高中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大全(语文知识20条).docx





《高中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大全(语文知识20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大全(语文知识20条).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大全(语文知识20条)中学语文考试必备学问点大全(写作手法26个学问点) 中学语文考试必备学问点大全(写作手法26个学问点) 写作手法26个学问点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争论 二、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 比方、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依次: 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
2、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详细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 正面(又叫干脆)、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微环节描写 十二、说明依次: 时间依次、空间依次、逻辑依次 十三、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详细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争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 十九、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方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对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争论文的文章的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经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 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 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
4、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争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方、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概、加强语气、一挥而就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留意和思索;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留意和思索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方、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
5、为该词精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特别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精确地说明白的状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依次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相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样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晰(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晰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争论
6、文:回答清晰争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白(论证了)论点 中学语文考试必备学问点大全(修辞手法讲解) 中学语文考试必备学问点大全(修辞手法讲解) 修辞手法讲解8个手法 一、比方 1比方的特点及作用: 比方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像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方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方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方词(比方关系的标记)构成。构成比方的 关键:甲和乙必需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需有相像点,否则比方不能成立。比方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邃为浅显;化抽象为详细;化冗长为简洁。 2比方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7、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方词“像、似、仿佛、如同”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耸立的小山。”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方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干脆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像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博喻。连用几个比方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像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方。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怯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
8、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调显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物。例如:咱们醇厚,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干脆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详细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专
9、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须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结果代缘由。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四、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运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加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张。
10、例如:望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五、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需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像、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行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11、 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允,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六、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像,内容相关、语气一样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成分排比。例如:似乎失了东三省,党国倒
12、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恒久“国”下去一样。 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净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毅,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漂亮和宽广。 七、设问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须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留意,启发人们进行思索。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气、技术的力气。 八
13、、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加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用确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傲慢的呢?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确定。例如:“莫非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建了人类世界吗?” 中学语文考试必备学问点大全(写作主要表达方式) 中学语文考试必备学问点大全(写作主要表达方式) 写作主要表达方式5类 一、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验和事务的发展改变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依次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
14、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晰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务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依次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务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减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溢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说明,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二、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
15、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殊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争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协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剧烈的艺术感染。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详细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详细
16、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干脆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微环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别的效果。 三、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经常把它作为重要的协助表达手段。 四、争论 争论就是作者对某个争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显明、深刻,具有较强
17、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争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协助表达手段。 五、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态、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晰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 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语文学习要注意总结,下面是几点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一、语文学问点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争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方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
18、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争论C抒情D说明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依次:A按时间依次B按空间依次C按逻辑依次10两种基本争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争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方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
19、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依次):A顺叙B倒叙C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说明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动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二、
20、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B看到lookC写到writeD说到speak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B找寻明暗线索C依据时空依次D依据逻辑依次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设置悬念,引发爱好(悬念句)D承上启下,自
21、然连接(过渡句)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侧面烘托,间接衬托(烘托句)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增加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B象征写法C烘托写法D以小见大写法E先扬后抑写法F虚实结合写法G夹叙夹议写法高考语文易错的108个多音字总结1、单:单(shn,姓)老师说,单(ch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n)车。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出售,严峻折(sh)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腾了。3、喝:武松大喝(h)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彩。4、着:你这着(zh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o动词)急,又无法着
22、(zhu)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5、蕃:吐蕃(b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n茂密、繁多)衍了几千年。6、量:有闲心斟酌(ling)她,没度量(ling)宽容她。野外测量(ling)要量(ling)力而行。7、沓:他把纷至沓(t)来的想法刚好写在一沓(d)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8、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9、载:据史书记载(z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i)歌载(zi)舞。10、曝:陈涛参与体育熬炼缺乏毅力、一曝(p)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o)光,他感到非常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考试 必备 知识点 大全 语文 知识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