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译文合集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译文合集 九年级上册 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遗忘咱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当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
2、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议,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苦痛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原因,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当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惜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许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
3、正确。(二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兴奋,(又)捉摸这“问问鬼神”的意思,最终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觉了鱼肚子里的绸条,原来已经觉得惊奇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做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其次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引点的,相互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常很关切四周的人,
4、士兵们大多情愿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有意一再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真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帮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莫非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肯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听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
5、义军的标记),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实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地。陈胜独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据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苦、柘、谯等县,都拿下来了。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复原楚国的社稷,
6、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护称王,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赐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情愿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兴奋。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办法。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
7、领土,但是他违反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气概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凡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
8、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生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如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日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致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缘由,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隆中对 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跨州连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同袁绍相比,名位低贱,兵力又少,然而曹操最终战胜了袁绍,以弱胜强的缘由,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谋划得当。现在
9、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限制着皇帝向诸侯发号施令,这实在是不能同他较量的。孙权占据江东已经三世了,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顺,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在这种状况下只能以它为外援,而不行以谋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个战略要地,而刘表却没实力守住它,这也许是形势给您供应的机会,莫非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广袤肥沃的土地,是个富裕的地方,高祖凭借着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软弱,张鲁又在北面威逼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疼惜,有才能的人都盼望能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著名天下,广泛接
10、纳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假如能占据荆、益二州,守住险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各少数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内部革新政治;一旦形势发生改变,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中原进军,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打出秦川,百姓谁能不拿着饭食水酒来迎接您呢!假如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胜利,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出师表 臣诸葛亮上表进言: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日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乏累、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紧急、存亡难料的时刻。但是,宫廷里侍奉保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别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原因。陛
11、下的确应当广开言路听取群臣看法,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激昂鼓舞志士们的志气,绝不应随意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处,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当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恳、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们的看法,然后再去施行。这样肯定能够补正疏失,增益实效。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了
12、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先帝曾加以赞扬,说他能干,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看法,就肯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谐,德才凹凸的人各有合适的支配。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缘由;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缘由。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坦直,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
13、介意我的卑贱,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看法,因此我深为感谢,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只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化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足够,应当激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歼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掂量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进
14、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董允的责任了。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假如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假如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怪郭攸之、费、董允等人的怠慢,公布他们的罪责。陛下也应当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谢不尽了。如今正值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烈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学问点复习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学问点复习整理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22.邹忌讽齐王纳谏 23.愚公移山24.诗经两首 教材精梳理 1.重点字音 曹刿()又何间焉()玉帛()车辙()登轼()
15、旗靡()邹忌()昳丽()朝服()衣冠() 窥镜()期年()间进()万仞()山北之塞() 迂回()魁父()荷担()箕畚()孀妻() 始龀()智叟()穷匮()雎鸠()窈窕() 好逑()荇菜()寤寐()萋萋()蒹葭() 溯洄()未晞()湄()芼()厝() 惩()跻()坻()涘()沚() 提示 gujinbzhshmzuyzhogunkujjinrnsykuhjbnshungchnsukujjiyotioqixngwmiqjinjishuxmimocuchngjchszh 2.重点词义 (1)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 (3)何以战 (4)弗敢专也 (5)弗敢加也,必以信 (6)公将鼓之 (7)遂逐齐师
16、 (8)一鼓作气 (9)夫大国,难测也 (10)望其旗靡 (11)邹忌修八尺有余 (12)朝服衣冠 (13)孰视之 (14)臣之妻私臣 (15)王之蔽甚矣 (16)能谤讥于市朝 (17)时时而间进 (18)皆朝于齐 (19)年且九十 (20)惩山北之塞 (21)杂然相许 (22)且焉置土石 (23)寒暑易节 (24)其如土石何 (25)何苦而不平 (26)帝感其诚 (27)君子好逑 (28)寤寐思服 (29)左右芼之 (30)宛在水中心 (31)道阻且长 (32)白露未已 提示 (1)间:参加。 (2)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3)以:凭,靠。 (4)弗:不。专:个人专有。 (5)加:虚报
17、。信:实情。 (6)鼓:击鼓进军。 (7)逐:追逐,追击。 (8)作:振作。 (9)测:推想,估计。 (10)靡:倒下。 (11)修:长,这里指身高。 (12)服:穿戴。 (13)孰:细致。 (14)私:偏爱。 (15)蔽:受蒙蔽。 (16)谤讥:指“争论”。 (17)间:间或,偶然。 (18)朝:朝见。 (19)且:将近。 (20)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堵塞。 (21)许:赞同。 (22)焉:疑问代词,哪里。置:安放。 (23)易:交换。 (24)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5)苦:愁。 (26)感:被感动。 (27)逑:配偶。 (28)思服:思念。 (29)芼:选择。 (3
18、0)宛:仿佛、似乎。 (31)阻:艰险。 (32)已:止,这里是“干,变干”。 3.一词多义 间 朝 服 之 且 4.古今异义 (1)臣之妻私臣。 私:古义,偏爱;今义,与“公”相对,私下、暗地里。 (2)白露未已。 已:古义,这里是“干,变干”;今义,停止,已经。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加;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6)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7)小大之狱,虽不
19、能察,必以情。 狱:古义,诉讼案件;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8)弗敢加也,必以信。 加:古义,虚报;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东西和在一起,增加。 5.通假字 (1)始一反焉 “反”通“返”,返回。 (2)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慧。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 “厝”通“措”,放置。 (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普遍。 6.词类活用 (1)公将鼓之。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3)帝感其诚。 感:动词被动用法,被感动。 7.文言句式 (1)倒装句式 何
20、以战(就是“以何战”,这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别句式,疑问代词作宾语,通常提到动词或介词前面) 且焉置土石(就是“且置土石焉”) 甚矣,汝之不惠!(就是“汝之不惠,甚矣”) (2)推断句 夫战,志气也 夫大国,难测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 (3)省略句 可以一战(应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词宾语“之,这一点”) 何以战(承前省略主语) 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动词谓语,应为“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8.理解翻译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夫战,志气也。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下册 文言文 知识 梳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