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docx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整理,娴熟驾驭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如何分析等量关系。 2.沟通学问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找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关键句所叙述的等量关系。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引入:前面我们复习了方程的意义和依据等式关系解方程,现在我们接着来复习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1.自主分析,解决范例。 出示教材第101页的第10题: “银虎”牌西装每套价
2、格是800元,裤子的价格相当于上衣的3/5,。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 (1) 出示自主探究提纲: 你怎样理解这个“各”字? 题目中的关键句有两句,你认为这两句的作用各是什么? 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你认为应当是怎样的? 方程怎样列? (2)互动沟通,展示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沟通,说说探究题纲的探讨内容。 预设:其中的第个探讨内容,小结一下:其次个关键句是用来解设未知数 的,第一个关键句是用来找等量关系并列方程的。 (3)展示小组解决问题方案,并要求学生说出列方程的数量关系。 (4)学生自主尝试解方程,并口头检验方程的解。 2.共同整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想一想在做列方程解应用
3、题时,应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学生回答、沟通。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并板书: 审题,设未知数X; 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写答句。 (2)追问:其中哪一步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第2步,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依据你的做题阅历,你有什么好方法找到等量关系? 学生汇报后小结:找关键句子进而分析等量关系。 3.依据关键句子分析等量关系。 导入: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水果店也有我们学过的数学问题。请看这些水果多簇新呀!小玲的妈妈买了三种水果,它们的价钱有什么关系呢?依据妈妈给出的信息,同桌说一说它们的等量关系。 (1)出示关键句子,说等量关系。 买来4千克苹果和2千克的橙子共
4、用34元。 2千克的橙子比4千克苹果便宜6元。 买苹果和桃子各1千克共用11元,每千克桃子的价钱是苹果的1.2倍。 1千克的桃子比苹果贵1元,每千克桃子的价钱是苹果的1.2倍。 买橙子的价钱比苹果的3倍多5元。 3千克的桃子比6千克的香蕉贵9元 (2)小结: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这些关系,很快地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很快写出数量关系,并列方程不解答。 1.一只蜜蜂每小时飞行19.2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4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妈妈和小东年龄相差26岁,妈妈的年龄是小东的3倍,小东和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3.
5、王师傅要生产195个零件,已经生产了3天,还剩15个没生产。王师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 4.海龟能活180年,比大象存活的年数的2倍还多20年,大象能活多少年?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做第101页的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沟通。沟通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依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再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启发思索:用方程解决问题,比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有什么优点? 小结:用方程解决问题,能使较困难的思索过程变得简洁。 2.做第5题。 先让学生说说这道题
6、的等量关系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要在关注方程法的同时,用算术法加以对比,使学生看出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时,思索过程是顺向的。 3.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学生是如何确定这道题的单位“1”的。 4.做第11题。 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索过程,进一步突出要依据题中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小红和小阳同时从学校背向而行,30分钟后,两人相距3960米,小红每分钟走60米,小阳每分钟走多少米? 2.师徒两人共同加工63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54个,7小时后完成任务,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先让学生设想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
7、成并沟通。沟通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依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今日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你在哪个方面表现最棒? 小结:我们在做题时要依据题仔细审题,依据题目中关键句子所表示的意思,找准等量关系,从而精确的列出方程解答。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审题,设未知数X; 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写答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稍困难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稍困难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验稍困难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进一步驾驭分析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会列方程解决稍困难的“已
8、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索实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实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阅历,增加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学、沟通、反馈、应用的学习方式,逐步培育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实力,获得一些胜利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问铺垫 1、解方程:+60%=48-25%=27-35%=0.52 2、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1)六年1班有学生5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六年1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2)六年1班有男生比女生多11人,男生人数是女生
9、的。六年1班男、女生各多少人? 【设计意图】:旨在唤起学生解形如ax+bx=c、ax-bx=c方程的方法,解决其次题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式,为新课的教学环节中解决重、难点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5:出示例5: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2)引导学生画图:提问:假如画图,应当先画一条线表示哪个量?然后呢?你是怎么想的?如何画? 追问:怎样表示36人? 引导得出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 【设计意图】:画线段图是
10、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思索策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启迪学生的思维,本环节通过追问“怎样表示36人?”让学生思索两个部重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引导出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为列方程解决了难题,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3)确定解题策略: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合适?你是怎么想到的? 追问:假如用x表示男生的人数,那么女生人数怎样表示?(逐步完善线段图) (4)组织学生列方程、解方程。 (5)沟通解答过程及结果。 (5)检验让学生尝试检验; 沟通总结:看男生+女生是不是等于36人
11、,并且还要看女生除以男生是不是等于80%。 【设计意图】:以上几个步骤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依据前面读题画图的体会,自主确定解题策略,驾驭分析数量关系、设未知数、解方程以及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学生在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不仅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数量关系有了相识。教学时,沟通“问什么想到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体会数量关系式对于列方程的重要性。 2、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问:刚才我们是经验怎样的过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你觉得关键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虽然短,但很重要。有效地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理清列方程解决实
12、际问题的步骤,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索特点,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相识。 3、出示例5的比较题:朝阳小学美术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女生比男生少4人。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4、教学“练一练” (1)学生练习 (2)沟通探讨两点:一: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二: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3)比较两题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追问:你觉得怎样的问题适合列方程解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设计意图】:比较是人脑把各种相关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本环节的设计有助于突出找寻等量关系解答这些题的关键,有助于提高学生找等量关系的实力,有助于进
13、一步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索特点。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2、3两题。 四、用百分数表示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拓展到用整数和分数 做练习四第4题。 1、引导学生理解“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3倍”和“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的含义,再解答。 2、联系。 3、小结: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整数、分数和百分数都能表示,这两个问题与例题的解题思索方法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学问,本环节的拓展不是单纯的依靠仿照与记忆,而是通过与书本有联系的学问与实力的拓展,把用百分数表示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拓展到用整数和分数表示,以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沟通新旧学问之间的联系。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哪
14、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稍困难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36人 x人 男生 ()人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 解:设美术组有男生x人,女生就有80%x人。 x+80%x=36 1.8x=36 x=20 80%x=20x0.8=16 答:美术组有男生20人,女生16人。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解决稍困难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学生已有的基础是解决稍困难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和简洁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由于这套教材在六年级上册没有支配稍困难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这节
15、课的教学就有了难度,也更显得重要。教材选择了已知总数和两个部分数之间用百分数表示的关系求这两个部分数各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作例题,这种结构的问题基本数量比较明显,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教材先用线段图使数量关系直观化,然后引导学生填写基本的数量关系式,继而呈现了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的全过程,为学生示范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教材还支配了检验。“练一练”第一题是与例题结构相同的题目,其次题与第一题情节紧密联系但数量关系发生改变,支配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练习四第1至4题支配解方程和解决问题的练习,巩固所学学问,并把用百分数表示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拓展到用整数和分数表示,以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沟通新旧
16、学问之间的联系。 学法指导:例5是较困难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列方程解答。例题把相并关系作为列方程的相等关系,虽然相并是学生早就相识的数量关系,但在困难的百分数情境里不简单看到。为此,例题利用线段图赐予直观帮助,让学生在例5 的线段图右边的括号里填“36”,体会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合起来是美术组的总人数。教材完整地写出等量关系,让学生感受等量关系式右边美术组的总人数已知,在这样的状况下,列方程是解题的有效方法。虽然有了等量关系,但列方程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设男生人数为x。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已知的那个百分数,分析它的意义,体会这样的设句是合理的,不仅用x表示了单位“
17、1”的数量,还很简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女生人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1)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1)数学教案 其次单元 分数乘法 第2课时 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 课本第29-30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五第6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2.通过操作,视察,培育学生的推理实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课前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你想不想接着往下学?在学新课之前我们
18、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3/7 2 5/8 1 1/10 5 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教学例2 出示例2的图,然后出示条件: 小芳做了10朵绸花,其中1/2 是红花,2/5 是绿花。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12 “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是10朵中的1/2 ,然后出示问题 红花有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1/2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学问阅历解决。 学生可能列式:102=5(朵) 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中的1/2 是多少
19、,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老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解答。 在此基础上教学第(2)题,怎样解决 (2)绿花有多少朵?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圈一圈,借助圈的过程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把10朵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决。 1052=4(朵) 在此基础上告知学生:求10朵的 2/5 是多少也可以用102/5 来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出: 计算102/5 可以先约分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 小组探讨: 10朵的2/5 ,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 计算102/5 时要先约分,事实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苏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教案 方程 解决 实际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