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共8页).docx





《2017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共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共8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咅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潜伏(qin) 酒肆 面面厮觑(q) 消声匿迹 B.澎湃(pi) 慰藉 吹毛求疵(ch) 翻来复去 C.拮据(j) 磐石 断壁残垣( yun) 粗制烂造 D.黝黑 (yu) 凛冽 锐不可当 (dng) 再接再厉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 长沙橘洲音乐艺术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橘子洲头的 上空辉映得无比绚烂。 B. 湖南省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在长沙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
2、我们了解 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 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 的模式。 3. 下列句字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 )(2分) A. 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 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 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 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蔟,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4.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2分) 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时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 B. C. D . 5.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 古时候,用“令尊” “尊君”尊称对方的的父亲,用“家严”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4、B.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 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 “立”是幵始的意思,古代以立舂、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幵始。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4分) 一杯水的重量 老师拿起一杯水,问:“这杯水的重量是200克,各位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 很多人都笑了 :“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老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小时,可能觉得手酸: 拿一天呢? 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老师继续说道:“一杯水,随着所拿时
5、间的延长,它的重量也在发生变化,其实这杯 水很轻,但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重。所以,我们必须适时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会儿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杯“水”,我们该怎样对待呢? 6. (4分)只有会适时释放压力的人才能更好地承受压力。(评分说明:只要能从“适时释放压力能更好地承受压力”或“会释放压力才能避免小压力变大压力”的方面回答即计4分。如果只答到“要学会释放压力”,计2分。 7.综合运用(共6分) 某班拟幵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班上准备创办一份班刊,请你给班刊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 2分) (2)
6、班级文学社幵展“重新设计作品人物命运”的活动,请你仿照例句的形式,重新 设计孔乙己的命运。 (2分) 例句:假如范进没能考中举人,他最终的命运只能是穷愁潦倒,饥饿而死。 假如孔乙己考中了举人,他 (3) 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 宾至如归,稍安毋躁 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7. (1) (2分)评分说明:要求符合班级情境和有“文学韵味”两点要求。如“青青草”、“尖尖荷” “春蕾”等计2分,而“优秀作文选” “xx班作品集”等刊名计1分。 (2) (2分)评分说明:句子结构与例句
7、相似、人物命运设计合理各1分。如“他最终的命运很可能会扬名天下,尽享荣华富贵”。意思相近即可。 (3) (2分)C。(只有C的“室雅”和“书香”能体现文学社阅览室的特点,体现文学青年与书籍相伴的高雅情趣。) 8. 古诗文默写填(共5分,每空1分) (1) ,千树万树梨花幵。(岑参白雲歌送武判官归京)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因而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正如 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 8. (1)忽如一夜春风来(2)千里共婵娟(3) 一览众山小(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评分说明:每
8、空1分,错一字则该空不给分) 9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历经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次磨难, 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B. 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京味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 D. 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 “农夫和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 伊索富言。 (2)分祈经典名著中文学形象的性格缺点,有助
9、于我们了解人性的弱点,也能促使我 们自我反思。请分别指出孙悟、猪八戒和林冲性格中的缺点。9. (1) A (A选项中的“格列佛”应该为“鲁滨孙”) (2)孙悟空的缺点:急躁(或鲁莽、易冲动、沉不住气等)(1分)(评分说明:答出一点即给1分。) 猪八戒的缺点:好吃懒做、贪恋女色、说谎、见识短浅、搬弄是非、爱占小便宜、 耍小聪明等(1分)(评分说明:答出一点即给1分) 林冲的缺点:懦弱、过于循规蹈矩、忍辱怕事等(1分)(评分说明:答出一点即给1分。) 二、阅读(共60分) ()古诗文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题至第11题。 折 杨 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
10、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0. 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 10.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评分说明:只要写出了此两者就给2分)。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意思相近便可。) (2分) 11. 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11. 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 (2分)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
11、感。 (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题至第15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 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 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
12、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 【:主释】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囊箧萧然: 这里是“钱物都用空里”的意思。铨:作者蒋士铨自称。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戚党:亲威和乡邻。吟哦声:读诗的声调。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2. 下列咅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2分) A. 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B.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 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13.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
13、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例句: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B.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C. 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D.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每小题3分) 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14: (1)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 (3分,评分说明:采分点为 “辄” “低吟之”“以为戏”。) (2)(母亲)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 (3分,评分说明: 采分与为“跪读” “已” “未尝”
14、15.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6分) 15. “垂涕”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怜爱(1分),“扑之”表现出母亲对孩子要求的严格。 (1分)文段中母亲不畏贫穷、教子读书、劝夫改过、严格要求孩子等行为值得称赞。 (4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说明文阅读(共S分) 民以“食”为天 俞水生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 究色、香、味、形俱佳。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侯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
15、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 北方气侯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 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 “八大菜系”。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放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关系。 比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
16、驱寒去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杷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注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 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美味哇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 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 。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
17、化始于食”的现念。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 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沄动。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既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的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 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车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 和“怎么吃”讲究起来s显然,这已不单是为满足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每的一项是( B )(2分) A.中国人在
18、饺食文化上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B.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 C.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D.中国饮食的美味,在于把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调料相调和,使之达到中和之美。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本文主要绍了南北方和“食”相关的饮食结构特征以及饮食礼俗文化。 B.第自然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 一起的饮食习俗。 C. 第段“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加点词“相对的”不能删 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 本文介绍汉民族的饮食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年长 沙市 中考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