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其次课时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根据巡游的依次,移步换景,用生动的语言、精确的词汇、恰当的比方、贴切的过渡,呈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颐和园作为本组文的一篇精读课文,其编排的意图如下: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漂亮的景色,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爱好,感受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根据巡游依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这是一篇培育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加学生
2、的民族骄傲感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实力基础:四年级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已有肯定的基础,但在词义句意的理解上还欠缺; 2.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感受美景的实力不够完善。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实行的各种学习策略: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借助工具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与同学老师沟通探讨。 教学目标: 1.相识个生字,会写“殿、廊”等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的美景和课文美丽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爱好。 4.理清课文的叙述依次,学习巡游依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
3、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感受颐和园漂亮的景色和课文美丽的语言,培育学生审美爱美的情趣,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课时:2课时 资源打算:PPT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运用方式 媒体来源 导入新课 视频 播放 下载 理解课题 图片+文字 播放 下载+自制 检查字词、理解词语 文字 播放 下载+自制 理清依次 文字 播放 自制 学习长廊美 图片+文字 播放 下载+自制 学习万寿山景色美 图片+文字 播放 下载+自制 学习昆明湖 图片+文字 播放 下载+自制 拓展资料 文字 播放 下载 教学过程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
4、课文,了解颐和园的漂亮景色:万寿山、昆明湖。 2.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漂亮景色,学习作者根据视察依次,抓住每处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育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课时重难点 1.了解颐和园的漂亮景色:万寿山、昆明湖。 2.学习作者根据巡游依次,抓住每处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了漂亮的大公园颐和园,初读课文后,我们知道了作者的巡游依次是:(先巡游长廊,然后来到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我们还领会了长廊的长而美(板书) 走完长廊后,就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好宏伟啊,究竟看到什么呢?这节课,
5、我们就接着学习第18课颐和园,我们赶快翻开书第88页,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吧。 二、领会“佛香阁”壮丽美 1.抬头一看,我们看到了什么?(板书:佛香阁、排云殿) 2.佛香阁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能找出有关句子跟我们读一读? 3.课件出示句子: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屹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指读再指读谁再来读一读(你读得真流利) 4.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佛香阁的特点吗? 佛香阁: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很高的宝塔(屹立)闪闪发光 5.课件出示: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屹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带括号的词显示不同颜色) 从“屹立”一词,我们感受到了佛香阁的壮丽,整个佛香
6、阁是多么壮丽呀!(板书:屹立) 6.那排云殿是怎么样的? 课件出示: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7.这排云殿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请自己再读读。 一排排,金碧辉煌。(板书:金碧辉煌)“一排排”,可见排云殿的占地面积之大。“金碧辉煌”可见排云殿是那么的华丽,那么的光芒耀眼。请带着你的感受,再把这句读一读。 8.比较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屹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佛香阁是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它屹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排云殿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 同学们请看,这两句话在写
7、法上有什么不同吗?书上那样写有什么好处?(让人产生悬念,很想知道是什么,感爱好。也突出了佛香阁、排云殿的美。) 9.课件出示仿写句子: 政务大楼中心屹立于石泉县城的春潮广场上,是一座15层的高楼。 仿写:,那就是政务大厅。 10.想象我们此刻正在万寿山脚下,让我们把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美读出来吧。(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师生合作读) 三、对话文本,细品语言 佛香阁、排云殿可真美呀,那登上万寿山,又将会有什么样的美景呈现在眼前呢?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把作者描写的景色用“”画出来。 (树丛,琉璃瓦屋顶、宫墙、昆明湖、游船、画舫、城楼和白塔。) 1.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望,看到了这么多的
8、美景,你最喜爱哪一处的景色?重点品读第2、3、4句。 2.课件出示其次句:(1)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1)还有谁喜爱这句,请你读一读。 (2)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带括号的词显示不同颜色) (葱郁:说明树木茂密,很绿。有黄色、绿色的屋顶,朱红的宫墙,五彩缤纷,色调斑斓,很美。) (3)请带着你的感受,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幻灯片出示: 师小结:要把句子读出美感来,我们应当在朗读时一边想象画面,一边留意“美”的词语。语速和语调还要有快慢、凹凸之分。 (4)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9、3.还有喜爱的景色吗?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4.课件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1)、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从这个比方句中,你感受到昆明湖的什么特点?(静、绿、)(字体显示不同颜色) (2)、还有哪一句话也体现了昆明湖静的特点? 课件出示:游船、画舫在湖面渐渐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3)静是怎么样的?你能想象读一读吗? (4)谁能感受到昆明湖静静的美?请你读一读。 (5)谁还能带我们再次观赏这静静的美?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来到了静静的昆明湖。书上的黄色泡泡提示我们,“滑”字用得好,能把它改为“划”吗?(同桌探讨) (滑:游船
10、、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速度特别慢,使湖面保持安静。突出了昆明湖的静。划:用力挥浆使船前进,水漾起水纹,打破了昆明湖的安静。) (6)、指读课文。 谁能带领我们观赏这样的美景,把第4自然段读一读? 5.从万寿山下来,我们就来到了昆明湖,在湖上,我们看到了一座特殊的石桥,这石桥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同桌合作读第5自然段,把描写石桥的句子用“”画出来。 (1)课件出示: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指读再指读 (2)、这座桥有什么特点? 十七个桥洞上百根石柱上百只狮子姿态不一 (
11、3)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这座桥很美,古代劳动人民特别宏大,充溢着才智和才能) (4)请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把这两句话再读一读吧。 (5)现在,让我们观赏一下各种姿态不一的狮子图片吧。 你能够想象出这些石狮子各种不同的姿态吗? 课件出示: 拓展练习: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学们,在颐和园里,除了精致的长廊、壮丽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外,还有很多的景色,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颐和园到处有漂亮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7.回顾巡游依次,理解移步换景法。 课件出示五句话,让学生找出动词。 四、拓展延长
12、1.拓展资料。(课件出示) 2.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颐和园真是太美了,作为中国人,我感到傲慢、骄傲) 五、总结: 今日,我们在颐和园里作了一次免费旅游。颐和园那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我们祖国有这样秀丽的景色、奇丽无比的历史文化,真让我们感到傲慢骄傲。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真正去颐和园游赏一番。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学习按巡游依次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写一处后柳的景点。 3.搜集更多的有关颐和园的资料,感受颐和园的美。 板书设计 长廊:长、美(抓特点) 颐和园(漂亮大)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高美 游记昆明湖:静绿比方 巡游依次十七孔桥 移步换景 教学反
13、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猫其次课时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猫其次课时教案设计 其次课时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会了老舍先生笔下那特性格怪异的大猫,那么谁能用概括一下大猫的性格特点? 填空:它既(),又();既(),又();既(),又()。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由复习导入新课,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学问,又可以引起学生的主动思索,利于学生将新旧学问学问间的连接起来,从而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品读观赏,体会小猫的可爱。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索:哪句话最能概括小猫的性格? 课件出示:“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学生读这一句 这一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过渡句,也是
14、本段的中心句。) 为什么用了一个“更”字?这说明白什么呢(小猫更惹人宠爱) 【设计意图】(要培育学生发觉、探究、解决问题的实力,就要使教学过程应由传统的传授学问变为学生发觉信息、捕获信息、探讨问题、增长学问的过程。)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从哪看出刚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呢?划出文中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汇报,沟通 出示重点词句:玩鸡毛、线团-没完没了 摔跟头-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 【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采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境况学生语感,让学生在合作与沟通中渐渐驾驭语文的学习方法。) 4、课件出示:小猫玩耍里的场景。多调皮
15、的小猫啊!面对这只小猫作者没有责打而是满心的宠爱,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了?理解“生气勃勃”并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画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了最佳的求知看法,能主动主动把爱好、留意力投入到学习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篇,情感升华。 1、结合板书,梳理全文。 作者在写大猫和小猫的时候,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了哪些事例来写详细的呢? 2、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小练笔。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一堂课的结尾不止是画上了一个句号,而是寻求一种延长和开放。学以致用,课文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本,在结尾之处,设计课堂小练笔,既
16、能增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的理解,又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学生的实力得以运用和提高) 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其次课时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蝙蝠和雷达其次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品尝精炼精确的语言。 2、理解飞机夜间平安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酷爱科学,乐于阅读科普文章的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2、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三、教学打算: 三次试验表、仿生学小资料。 四、课时设计:2课时。本节为其次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课文主要讲解并描述了科学
17、家通过(),解开了蝙蝠隐私,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解决了飞机()的问题。 二、细读第三段,体会蝙蝠灵活的飞行本事。 过渡语:同学们,连那么先进的飞机都是从蝙蝠的身上得到启示,才解决了夜间平安飞行的问题,那蝙蝠的本事肯定很厉害吧!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蝙蝠飞行本事超群的句子。 2、蝙蝠在夜间是怎样飞行的?(指生汇报) 3、边边说明什么?你能说个句子吗? 4、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活地避开。这里用到即使也,你知道它强调了什么吗?你能试着说一句话吗?在说完之后同学们说一说它强调了什么。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获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
18、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活地避开。) 5、指导朗读。 蝙蝠夜行的本事真厉害!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钦佩、佩服)全班齐读 6、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生说)莫非他的眼睛特殊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晰全部的东西吗? 三、小组合作,解密科学家的试验 过渡:是呀!蝙蝠真是太厉害了!蝙蝠原委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大家拿出上节课的预习作业,把你填好的试验报告单在小组内沟通一下,有问题的地方大家再探讨。 1小组探讨并填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探讨完成) 试验次数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3汇报沟通。 (l)第一次试验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白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
19、(2)其次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 (3)依据表格说一段完整的话,说清晰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试验的。 (4)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白什么? 生: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 (5)仅仅这三次试验能证明这个结论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6)老师稍稍地修改了一下这个结论,你们发觉少了什么? 你能说出协作在字典中的意思吗?在这里去掉行吗?为什么? “协作起来”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行的。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解决蝙蝠探路的隐私 过渡语:现在,我们明白了,蝙蝠是用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究竟它们是怎样协作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齐读
20、第7自然段。 1生齐读第7段。 2现在知道了吧,究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协作的?哪位同学来说说。 3、提问,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探路飞行的。出示文字片段,口头完成填空: 蝙蝠的()里发出_;_一遇到_就_蝙蝠的()里,蝙蝠就立即变更飞行的方向。 老师边听学生填空,边在黑板上画出简洁的蝙蝠飞行原理图。 4、哦,原来蝙蝠夜间飞行的隐私就是用嘴和耳朵协作,通过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飞行的。为了解开这个隐私,科学家简单吗?(不简单)文段的哪一句让你体会到这一点的? A指名答。你的回答很精彩,我们看看这两个句子: B比较句子: 科学家经过探讨,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
21、的隐私。 科学家经过反复探讨,最终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隐私。 C从“反复、最终”你感受到什么? 5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用语言来把科学家的艰辛读出来啊。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解决二者联系。 过渡:科学家发觉了蝙蝠飞行的隐私,并仿照它,给飞机装了什么?(雷达)那么,雷达原委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我们来学习第八自然段。 1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边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边用“”划出重点语句。 (2)、仿照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的原理图,并口头说出雷达的工作原理。 2、他画得对吗?那请你说一说雷达是怎么工作的?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夹竹桃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课时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