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周邦彦《望江南·游妓散》宋词鉴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周邦彦《望江南·游妓散》宋词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周邦彦《望江南·游妓散》宋词鉴赏.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周邦彦望江南游妓散宋词鉴赏望江南游妓散周邦彦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这首咏情小调,以暮春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物动作的描述,写出了词中主子公心情的郁闷孤凄。上片写词中人孤独地在大雨欲来的气氛中行走。首句“游妓散,独自绕回堤”便指出,酒尽曲终宴游之人已经散去,词中人独自绕行在迂回萦曲的堤岸上。“游妓”,是特地陪伴达官贵人、官家子弟游乐宴游的风尘女子。同游人已散,而词中人未去,是他兴犹未尽,还是想作独自排遣?伏下了一个未知的谜,下面写他放眼望去,只见“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
2、一派大雨欲来的景象:如茵的芳草慢慢被雾气覆盖,迷失在曲曲折折的河道之内;密布的乌云含着山雨,已经把整个城西变得黑暗阴沉。这雾中的绿色原野,浓云带雨的天气,尽管“九陌未沾泥”,道路上还没有泥水,但是山雨欲来之势已成。这种景象对孤独的人来说会感到更加失落与压抑。“九陌”,本指京城内的大街小巷,如汉代长安市有八街九陌;但此处都泛指原野。下片通过自然景色与典型动作的描写,揭示词中人心绪的迷茫不宁与孤寂。“桃李下,春晚未成蹊”是说:春已暮,桃、李树上早已是繁花谢尽,子实初结还未成果儿,所以树下也还没有被摘果人踩出路来。这句话是翻用前人现成典语,史记李将军列传篇后“太史公曰”中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句
3、子,是说桃李不会夸赞标榜自己,然而累累的果实却诱引人们纷纷走到它们身边,便踩出一条一条的路来。因为桃李果实成熟是夏天的事,而这里只是写春末的实景,未必涉及典语中的实意。接下去则抓住人物的一两个动作进而摹写他的痴迷情态,“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是写:他见到别家墙内的花枝伸出墙外,便急连忙忙弯转寻路想入园探花,而后又缓缓放马徐行在绿柳浓荫之下,入迷地倾听黄莺的宛转娇啼。上述动作的描写好像显得词中人很消闲、很潇洒,好像纯粹是在入迷地追逐快要老去的春光!其实不然,下面尾句“无处不凄凄”便作了回答。为什么在词中人眼内无一处风物景色不呈现着令人哀楚的凄凉?答案只能是词中人内心悲凄。这便是“游妓散”而不去,仍在“独自绕回堤”的缘由。至于他悲凄的内容,虽没有正面点出,但也有侧面泄露,从“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二句,好像可见端倪:是为了爱情的纠葛缠绵。文学作品中的花、柳、莺啼均与美女、恋情有关,诗词中更甚。该篇采纳“万物皆着我色”的“移情”手法,抒写的全是情中景色,含蓄蕴藉,写炽烈的情爱而未露市井俚俗之气,自然中透着高雅。(韩秋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望江南·游妓散 2022 年周邦彦 望江 游妓散 宋词 鉴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