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用米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用米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用米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用米量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相识米 用米量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相识米 用米量数学教案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第2课时 相识米 用米量 【学习内容】:课本第4页。 【学习目标】: 1初步相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育合作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驾驭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课前打算】: 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 【学习过程】: 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
2、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留意事项。 二相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便利了,也不简单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1视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 2视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老师米尺的刻度是
3、不是一样的? 3那么1米究竟有多长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绽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4)两个人相互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 (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当留意什么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那么今日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
4、体或距离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 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肯定要从物体的一头起先,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精确的长度。 三巩固反馈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 四扩展练习 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相识米 用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相识长度单位
5、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 教学重点 驾驭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用米尺较精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学具和教具 投影片、1米长的卷尺、皮尺或折尺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学问?( 1上节课我们相识了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 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 新授 1相识米 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学问驾驭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情愿到黑板前面
6、来解决这个问题? 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打算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 A请你用老师供应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知大家。 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4)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s (5)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日我们学习相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6)出示米尺,视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7)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
7、卷尺到讲台前来和老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视不计) 2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相互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相互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初步质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相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老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 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 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老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
8、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老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5)老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肯定要从物体的一头起先,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精确的长度 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课桌高90( ) 2操作性练习 (1)两人相互量身高
9、,是_米_厘米 (2)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爱好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沟通(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相识米 用米量 1厘米长的线段 1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探究活动 测量与统计 活动一: (1)量一量家人的身高,记录下来 (2)沟通每个家庭的身高 (3)把各个家庭成员的身高分类汇总制成统计表(老师要加强指导) 表一:学生身高统计表;表二:妈妈身高统计表;表三:爸爸身高统计表 (4)综合分析三个统计表,看有什么发觉? (可能:父母身高越高,子女的身高相
10、应的也越高) 活动二: (1)测量学生们的体重,制成统计表; (2)与身高统计表一起进行分析,看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身高与体重呈正比,即身高越高,体重也相应的越重) (3)依据统计数据可以提出一些什么建议? (建议超重的同学减肥;建议不达标的同学留意饮食习惯,不挑食) 相识米、用米量(参考教案二)具体介绍: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相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二)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驾驭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和学具 教
11、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打算 1提问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留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便利,不简单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日我们学习相识米、用米量 (二)学习新课 1相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视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 让学生视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
12、的卷尺,和老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 那么1米究竟有多长呢?老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视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视察1米有多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相互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的车门口有一个1米的标记,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老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
13、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老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时,老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如图11) 同时板书:1米=100厘米 3用卷尺量较长的距离 老师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肯定要从物体的一头起先,由学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
14、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精确的长度 (三)巩固反馈 1两人相互量身高,_米_厘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每组量一项):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沟通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相识长度单位“米”是在相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米”比“厘米”机会少,度量时也比较困难 教学一起先,在复习厘米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测量较大的物体课桌的长度,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厘米”去测量,特别不便利,使学
15、生体会到须要较大的长度单位,从而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分三个层次,首先相识米,通过看米尺,用米尺量出物体的1米高,1米长,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让学生用自己的米卷尺,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相互量身高,1米高在自己身体的什么部位,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量出2米、3米、的绳子来 其次层次,依据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探讨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在1米的直尺上、折尺上,和学生自己的卷尺上,找出1厘米,再数一数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并通过1厘米、1米线段的对比,学生清晰地了解“1米=100厘米”,为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供应显明的表象 第三层次,指导学生用米
16、尺量较长的物体,由于距离比较长,所以采纳小组合作测量的方法,帮助学生驾驭测量要领最终通过选择合适单位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米、厘米两个长度单位空间观念形成的程度 相识米、用米量(参考教案二)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相识米 用米量 教学目标 1、相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米尺、绳子、学生尺、等 教学过程 嬉戏导入,引起认知冲突请学生用厘米量黑板
17、。(课独自探究,也可与他人合作) 相识米 提问:这样测量你感觉怎样?(麻烦) 要想便利的测量就要相识另外一种尺子米尺。 介绍米尺 展示米尺,告知学生从1100厘米着一段正好是“1米”。 建立表象 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获蒋两臂张开伸平凡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用米量 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的绳子长是多少厘米? 汇报方法(得出1米就是100厘米) 实践活动 测一测,你跳远的距离是多少米? 四人一组,分组操作。 每人量一物,其他同学监督帮助。 量一量:黑板长、宽,教室长、宽及教室门的高和宽。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1、小华用一根3米长的竹竿量水深,竹竿露出水面1米。水深多少米? 2、找一根绳子和
18、一把米尺,去量一课树干四周有多长。想一想,应当怎样量?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事?1米究竟有多长?怎样估测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上册相识厘米和米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相识厘米和米教案 教学打算教学目标1、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3、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厘米”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生沟通引入老师:同学们,在古代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指生说,然后出示资料: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19、,要用统一的单位长度。下面,请同学们用拃相识厘米和米wbr教学设计wbr教案作单位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学生量。指生说是多少?生:5拃生:3拃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感受。(有大有小,测量的不精确)老师说明:在测量课桌的过程中,我们采纳了同样单位拃,虽然得出了结果,但测量的不精确,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便利的。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了精确、便利地表示物体的长度,还有什么好的便利的工具?生:.师:为了精确、便利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独创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实物演示)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在不同位置的两张纸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虽然统一了单位长度,但用同一物
20、体作标准摆放时受到限制。激发学生想用比较便利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的欲望。二、探究新知1、介绍相识尺子。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细致视察过尺子吗?(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学问。(2)全班进行沟通。老师小结结题:刚才,你们对刻度尺的相识还真不少,今日就让这把尺子帮助我们相识一个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到的较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板书:相识厘米,用厘米量)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3)全班沟通,老师小结:尺子上的这些线叫刻度线。(课件演示,相识刻度线)指出0刻度线在哪儿?标有5的刻度线在哪儿?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21、,1厘米可以写成1cm。(课件演示)设计意图学生现有的数学阅历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也是探究、建构新学问的“支架”,介绍相识尺子提高学生的学问面,老师了解学生对刻度尺的相识程度,为下面的学习作打算。2、相识长度单位“厘米”。(1)1厘米有多长?: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表示出来。沟通得出: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课件演示)师: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沟通得出: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课件演示)(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师:“请小挚友拿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认识 米用米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