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汇总.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汇总.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汇总二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学问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学问点汇总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干脆用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然后在乘积末尾加0即可。例如:2350=?先用235=115,再在115后面添0,得到2350=1150。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5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精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估算时,横式
2、要写“”(约等号),答句中要加上“大约”。如: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乘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乘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计算、比较、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7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乘数同其次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其次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8相关公式:乘数乘因数积积乘数另一个乘数 9运算依次: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依次进行计算;假如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10乘法计算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例如:234=92,若23这个乘数不变,另一个
3、乘数4扩大10倍,则积也扩大10倍,为920。 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进一步相识图形的旋转,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加空间观念。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老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2)风车。提问:视察课件的演示,想到了
4、什么?学生在沟通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围着一点转动;(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围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状况?图形的运动教案3、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二、民主导学1、相识旋转的含义视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细致视察指针的旋转过程。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视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
5、旋转的?视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相互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提问:假如指针从6接着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老师:依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晰,应当从哪些方面去说明?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晰,不仅要说清晰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晰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3)完成做一做2、相识旋转的特征(1)老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老师:刚才视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觉了什么?你怎样推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改变?小结:通过视察,我们发觉
6、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老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改变,那什么是没有改变的呢?(三角形的形态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假如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接着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当转到什么位置?三、检测导结(1)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2)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二年级数学学
7、问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学问点汇总 一、米和厘米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
8、宽大约1厘米;小挚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房间高3厘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挚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角和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的画法:先画顶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3、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4、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
9、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二年级数学下册应熟记学问点汇总二年级数学下册应熟记学问点汇总1.有加有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有乘有除,从左往右依次计算。3.有加有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4.有减有乘,先算乘法,再算减法。5.有加有除,先算除法,再算加法。6.有减有除,先算除法,再算减法。7.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算式。8.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9.除法的两种意义。例如:153=5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也表示把15,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10.123=4,读作:12除以3等于4,也读作:3除12等于4。11.乘法的两种意义,
10、例如:34表示3个4,也表示4个3。12.34=(12)想:三四(十二),123=(4)想:三(四)十二,124=(3)想:(三)四十二。13.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例如:11=1,22=1,33=1,44=1,14.11=1,21=2,31=3,91=9,15.11=1,22=4,33=9,44=16,99=81,16.锐角直角钝角17.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8.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19.个位满10向十位进1,表示一个十,十位满10向百位进1,表示一个
11、百,百位满10向千位进1,表示一个千,千位满10向万位进1,表示一个万。20.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的计数单位是(万)。21.数的组成。例如:32418是有3个(万),2个(千),4个(百),1个(十),8个(一)组成的。2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于位数少的那个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起先比较。23.自然数中,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大的
12、四位数是9999,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24.五位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四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位,三位数的最高位是百位,两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位。25.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万位是几就读几万,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还读几。读数时中间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出来。26.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27.1两=50克,1斤=500克,1公斤=2斤,1斤=10两,1公斤=1千克,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分析 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分
13、析 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例4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借助剪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对称、平移等现象。2通过用轴对称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动手操作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数学美。教学重点:利用轴对称的学问解决剪出给定图案的问题。教学难点:驾驭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打算:课件、剪刀、手工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一)观赏作品,回顾旧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观赏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美。 2找出剪纸作品中的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二)引发思索,揭示课题。1这些美丽的作品
14、是怎样做成的?你也想剪一剪吗?2这节课我们就来“剪一剪”。(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观赏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作品,自然过渡到找其中的对称图形、指对称轴,既复习了旧知为新知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剪纸作品中蕴含的数学学问,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美,激发剧烈的探究欲望。】二、动手实践,探究规律(一)提出问题。1出示例4:你能剪出像下面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 2视察思索:这些小人有什么特点?(对称、平移)3渗透思想:要剪出4个连续的小人,要从剪1个小人起先探讨。(二)解决问题。1探究剪1个小人。(1)自主操作,剪一剪。(2)组内沟通,展示作品。(3)畅谈体会,感知剪法。胜利者谈剪法:先
15、对折,再画出小人的一半,最终剪。失败者谈留意事项:如画半个小人时应从纸的闭合处画起。为什么?2探究剪2个小人。(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讨:怎样折、怎样画、怎样剪?(2)汇报沟通,探究折法预设折法:方法一: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人。方法二: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方法三: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方法四: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优化折法:不同的折法都能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但方法一更简便。(2)探究画法,质疑剪法。思索: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了两个半个小人?画时要留意:从对折的闭合处画。质疑: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两个小人是分开的?剪时要留意:剪小人的
16、胳膊要始终延长到纸的边缘,不能断开。3探究剪4个小人。(1)独立思索,动手操作(2)汇报展示,沟通剪法一折:对折三次。二画:从闭合处画半个小人。三剪:连接处不能剪断。(三)总结规律。1发觉规律,体会平移。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假如要剪8个小人要对折几次?对折5次可以剪出小人?【设计意图:学生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全过程,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等活动中,运用轴对称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动手操作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从“剪1个小人”到“剪2个小人”再到“剪4个小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决问题水到渠成。最终通过发觉总结规
17、律,深化思索解决“剪8个小人”等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三、实际应用,提升相识(一)教材第36页练习七的第12题。1你能剪出右面的图吗? 2视察思索:怎样折、画、剪?3动手操作,汇报沟通。4课件展示,体会旋转。(二)发挥想象,自主创作。你还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学问,剪一个新的剪纸作品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剪连续对称图形的方法,沟通对称与平移、旋转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育学生的视察力、想象力和创建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四、课堂总结,拓展延长(一)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学问?(二)走进生活,观
18、赏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出的漂亮图案。(课件配乐展示)【设计意图:回顾所学的学问,沟通本单元所学学问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享受学习胜利的喜悦。同时,伴着美丽的音乐走进生活,观赏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出的漂亮图案,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领会图形的变换之美。】 2022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重要学问点汇总 2022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重要学问点汇总 学问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
19、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非常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状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
20、: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需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需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
21、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00(积) 14.16的乘法口诀 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5.79的乘法口诀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 19=929=1839=274
22、9=3659=4569=5479=6389=7299=81 16.万以内的数的相识 100=10个10(10个10相加的结果等于100) 1000=10个100(10个100相加的结果等于1000) 17.克 克为质量单位,符号g,相等于千分之一千克。一克的重量大约相于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温的质量,大约有一个万字夹的质量。 1吨=1,000,000克(一百万克) 1公斤(1千克)=1,000克(一千克) 1市斤=500克(1克=0.002市斤) 1毫克=0.001克(1克=1000毫克) 1微克=0.000001克(1克=1000000微克) 1纳克=0.000000001克(1克=10000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形的运动 年级 数学 下册 图形 运动 知识点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