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docx
《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运动教案 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运动教案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机械运动是本章的第一节,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直线运动的基础。 学习本节学问之前,学生需积累较多的相关生活阅历,知道生活中关于运动和静止的一些自然常识,如地球会绕太阳转等。本节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设计从“手抓子弹”的小故事引入。通过对生活中的多个实例沟通并归纳出机械运动概念。通过动手试验和小组探讨的方法归纳出要推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必需先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即得出选取参照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终通过对生活中典型实例的说明,进一步巩固参照物的概念,同时解决
2、“如何选取合适参照物?”的问题。 本节课的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加,使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亲密相关。通过探讨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状况的描述可能不同,相识到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进而初步体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肯定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4)学会用参照物说明物体的运动状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试验建立参照物的我概念,形成探讨机械运动时如何选取合适的参照物的方法。 3、看法、情感与价值观 (1)能用所学的学问说明与生活有关的机械运动状况,感受物理与生活亲密相关。
3、 (2)通过探讨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状况的描述可能不同,相识到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进而初步体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四、教学资源 1、器材:磁带盒,白纸。 2、学习活动卡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械运动的概念。二是参照物概念的建立。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生活中的详细例子和体验得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当推断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状况时出现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试验、举例和探讨得出要推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时,必需先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即得出选取参照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设
4、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方法是:当推断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状况出现冲突时,通过动手试验和小组探讨的方法得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要推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前,必需先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方法是:通过对几个典型例子的说明的手段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本设计强调学生的主动参加,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方法的教化。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1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情景 小故事 2、流程图说明 情境一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不经意间竟徒手抓到一颗子弹! 问题设问1 我们如何推断一个物体是
5、否运动? 活动1举例、沟通、探讨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沟通、探讨并归纳得出推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依据是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问题设问2 如何科学地推断物体的运动状况?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2试验、探讨、举例 带着问题做白纸拖动磁带盒的试验并推断磁带盒是否运动?对试验结果进行探讨分析得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再分组探讨推断物体运动状况的依据究竟是什么?从而得出参照物选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活动3说明、应用 训练用物理语言来科学地说明生活中物体的运动状况。然后通过对几个典型例子的分析学会依据详细状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唐老鸭”,提出思索题:假如你是导演,你将
6、如何设计唐老鸭从空中坠落的镜头? 3、教学主要环节本设计可分为二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对生活中的多个实例沟通并归纳出机械运动概念: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其次环节,当推断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状况出现冲突时,通过动手试验和小组探讨的方法归纳出要推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必需先选择合适的参照物。通过对生活中典型实例的说明,进一步巩固参照物的概念,同时突破“如何选取合适参照物”的教学难点。 七、教案 (一)机械运动 1课题引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觉身边好像有一条“小虫”在蠕动着,他伸手一抓,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这是怎么回事?子弹
7、的运动应当是很快的,为何在这位飞行员眼中,它的运动是如此缓慢?这颗子弹的运动状况该如何科学地描述呢? 2机械运动 生活中我们如何推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 (1)黑板擦运动了吗?你的推断依据是什么? (2)教室内正在走动的老师运动了吗?你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3)树木、房屋呢?地球呢? 学生通过对实例的沟通探讨得到:物体是否运动的推断依据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二)参照物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那我们就用这个推断依据来推断一下四周物体的运动状况: (1)教室内正在走动的老师运动了吗?为什么? (运动了,因为老师相对
8、于讲台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2)讲台运动了吗?为什么? (没有,因为讲台相对于教室的位置没有改变) (3)教室运动了吗?路边的树木呢? (没有,因为他们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改变) 我们生活的地球运动了吗?为什么?那教室和树木呢? 同一个物体(教室或树木)的运动状况得到相反的结论而引发冲突:物体的运动状况究竟该如何推断? 好,接下去,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做一个小试验(活动卡42页) 问题:磁带盒运动了吗?你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边试验边探讨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即磁带盒相对于桌子运动了,但相对于白纸没有运动。再引导学生重新描述一下刚才各个物体的运动状况,从而得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参照物 当我
9、们要推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总要有个大家都认可的统一的说法,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接下去就请大家就刚才所做的试验再探讨一下,根据怎样的推断依据来确定磁带盒的运动状况。 学生分组探讨,老师巡察点拨。 (以桌子为标准,磁带盒是运动的;以白纸为标准,磁带盒是不动的) 看来推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一个标准。 参照物:推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学生相互提问、说明(留意训练规范的物理用语)。 那大家能否找到一个肯定静止的物体? 通过探讨得:运动是肯定的,静止是相对的。 3参照物的选取 要推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确定参照物,那这个参照物该如何选取呢? (1)手抓子弹 (飞
10、行员推断子弹的运动状况时以自己为参照物) (2)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 (路人推断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以车或驾驶员为参照物) (3)铁路职工被一馒头砸到,“中弹”昏倒 (铁路职工推断馒头的运动状况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而火车上的人推断时以火车为参照物) 所以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随意的,但需依据详细状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学生做活动卡上的图片解读。 思索题: 动画片中,唐老鸭从悬崖边坠落,假如你是导演,你将如何设计拍摄这个镜头? 高一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复习学案高一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复习学案动能和动能定理三维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动能的定义式,能用动能的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动能;(2)理解动能
11、定理反映了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的改变之间的关系;(3)能够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4)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运用归纳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2)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理解理论探究的方法及其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对比牛顿运动定律,驾驭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特点。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动能定理的归纳推导培育学生对科学探讨的爱好;(2)通过对动能定理的应用感悟量变(过程的积累)与质变(状态的变更)的哲学关系。教学重点: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的推导和理解。教学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
12、过程: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1、对“动能”的初步相识追寻守恒量中,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大家先猜想一下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应当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有关。你能通过试验粗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吗?(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什么关系)。方案1:让滑块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静止的木块相碰,推动木块做功。试验:(1)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2)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现象:(1)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2)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试验结果:(1)高度越大,滑块滑究竟端时速度越大,在质量相同的状况下,速度越大,对外做功的本事越强,说明滑块由于
13、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越多。(2)滑块从相同的高度滑下,具有的末速度是相同的,之所以对外做功的本事不同,是因为滑块的质量不同,在速度相同的状况下,质量越大,滑块对外做功的实力越强,也就是说滑块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越多。归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方案2:被举高的锤子下落可将铁钉钉入木板中,高度越高,锤子越重具有的动能越大,钉铁钉得越深。2、对“动能的改变”缘由的初步探究前边我们学过,当力对物体做功时会对应某种形式的能的改变,例如: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改变,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性势能的改变,那么什么缘由使物体的动能发生改变哪?(1)多媒体演示试验:试验1:小球在空中下落过程,重力
14、做正功,动能增大。试验2:沿粗糙平面滑动的小车由运动到静止,由于摩擦阻力做负功,小车的动能减小。(2)学生视察试验现象(要求学生视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各力做功,及物体动能的改变状况?(3)得出结论:外力做功(牵引力、阻力或其它力等)是物体的动能变更的缘由。3、定量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改变之间的定量关系(1)就下列几种物理情境,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改变之间的定量关系。用多媒体展示:情境1: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情境2: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受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
15、,速度由V1增加到V2情境3: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外力F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按学生基础状况分组推导,将结论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并用语言表述本小组的结论:物理情境结论12-3老师在学生表述自己得出的结论(各组的分结论)后,引导学生得出动能定理的详细内容。及其理解动能的概念。结论:合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分析总结、讲解规律1、动能(1)“”是一个新的物理量(2)是物体末状态的一个物理量,是物体初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其差值正好等于合力对物体做的功。(3)物理量定为动能,其符号用EK表示,即当物体质量为m,速度为V时,其动能:EK
16、=(4)动能是标量,单位焦耳(J)(5)含义:动能是标量,同时也是一个状态量(6)动能具有瞬时性,是个状态量:对应一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就有一个动能的值。计算: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质量是173,运行速度是7.2/S,它的动能是多少?答:EK=mV2/2=4.48109(J)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动能的物理意义。2、动能定理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前面推出的W=mV22/2mV12/2就写成W=EK2EK1师生探讨、的物理意义,最终得出: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能改变。这个结论叫动能定理。(1)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能改变量。(2)表达式:W=EK2
17、EK1(3)探讨:当合力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何改变?当合力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如何改变?当物体受变力作用,如何计算物体动能的改变?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如何计算物体动能的改变?答案:当合力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增加。当合力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减小。当物体受变力作用,可把过程分解成很多小段每一段根据恒力运动是直线分段求解。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可把过程分解成很多小段每一段根据恒力运动是直线分段求解。3、应用练习例题: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为5.0103,起飞过程中从静止起先滑跑,当位移达到L=5.3102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18、。思索:(1)该题中叙述飞机的一个什么过程?答:飞机的起飞过程。(2)飞机的初速度多大?末速度多大?做功的位移多大?V初=0V末=60m/sL=5.0103(3)起飞过程中有几个力?大小方向如何?答:四个力。重力、支持力、牵引力、阻力。其中牵引力和阻力做功。牵引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4)如何求解合力做功?答:两种方法:W分=F合LW分=F牵L-fL解:飞机起飞初动能EK1=0末动能EK=mV2/2合力功有W=F合L依据动能定理:F合L=mV2/2-0,依据飞机起飞时受力F=F牵-f阻F牵=mV2/2Lf阻=1.8104(V),飞机受到的牵引力是1.8104(V)。4、拓展训练:(1)该题中飞
19、机起飞过程中牵引力的功转化成什么了?(探讨完成?)答:牵引力做的功转化成了飞机起飞的动能和飞机与地面摩擦的内能(即摩擦力做的功)。(2)本题是否可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与上面解法有何不同?(用牛顿运动定律重解例题)(3)物体的运动为多段运动组成,是否可用动能定理来解?如何来解?(举个例题)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机械波的运动教案 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机械波的运动教案 目标: 1驾驭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和机械波的传播特点(规律); 2驾驭描述波的物理量波速、周期、波长; 3正确区分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并能运用两个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4知道波的特性:波的叠加、干涉、衍射;了解多普勒效应 教学重点: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20、,机械波的三大关系(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空间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波形图、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波的图象及相关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协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机械波 1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波源(机械振动)传播振动的介质(相邻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机械波的分类 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 (1)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如:绳上波、水面波等。 (2)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叫纵波,如:弹簧上的疏密波、声波等。 分类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关系形态举例 横波垂直凹凸相间;有波峰、波谷绳波等 纵波在同一条直线上疏密相间;有密部、疏部
21、弹簧波、声波等 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3机械波的传播 (1)在同一种匀称介质中机械波的传播是匀速的。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满意公式:v=f。 (2)介质质点的运动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旁边的简谐运动,是变加速运动,介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3)机械波转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4)机械波的频率由波源确定,而传播速度由介质确定。 4机械波的传播特点(规律): (1)前带后,后跟前,运动状态向后传。即: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起振方向由波源来确定;且其振动频率(周期)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周期),但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越滞后。 (2)机械波传播的是波源的振动形式和波源供应的能量,而不是质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能和势能 沪科版高一 物理 下册 动能 势能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