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下:《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数学四下:《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四下:《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数学四下: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冀教版四下: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安排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育学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实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二、编排特点 1.有关运算定律的学问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学问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分,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学问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
2、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显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觉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识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学问阅历,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支配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相识运算定律。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敏捷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本单元的第三小节,变更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留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的实力,都有肯定的促进作用。 三、详细编排 1. 加法运算定律。 (1)主题图。 旅行途中记录行程的情景。考虑到学生对自行车上的记录仪表比较生疏,所以画了一个仪表表面的放大图,并让小精灵做提示性介绍。 (2)例1。 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解答并沟通;并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例2。 加法结合律。理解了题意,并搞清了条件和问题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接着,还可让学生视察比较教材供应的另两组算式,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出像例2这样的例子,再视察、比较。 (4)例3。 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
4、际问题的计算中。 2. 乘法运算定律。 (1)主题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主题图,说说图中告知了我们哪些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看到的说,也可以把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复述一遍。再依据这些信息引导学生发觉可解决的一些问题。 (2)例1。 让学生自己发觉乘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进一步,可让学生在主题图中,找出可用乘法交换律解决的其他问题,并列出算式。 (3)例2。 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得到乘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引导学生视察、比较、概括得出乘法结合律。小结时,让学生进一步思索小精灵提出的问题: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觉了什么?要引导学生
5、通过视察、比较明确: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在这一活动中,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自己的发觉。 (4)例3。 通过比较、概括得出乘法安排律。小结时,老师有必要指出乘法安排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最大区分,在于乘法安排律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个规律,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只是乘法一种运算内部的规律。 3. 简便计算 (1)例1。 探讨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教材展示了三种算法,同时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给出两个问题:他们都是怎样计算的?你喜爱哪种方
6、法?明显,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思索、理解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和其中的算理;后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思索它们的适用范围。 (2)例2。 画面是书店的一角,题中包含两个须要综合应用加减计算的实践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较大的敏捷性。 (3)例3。 探讨可用连除计算解答的实际问题。教材给出了两种解法,引导学生思索两种解法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通过小精灵的提示比较两种算法,说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4)例4。 以王老师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为题材,提出了三个问题。整个例题具有肯定的综合性。例4的三个问题,可以一次给出,或依次给出,也可以先出示插图和四个已知条件,让学生说说一打装是什么
7、意思,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5)例5。 教材介绍了按月计算、按周计算的两种思路,以及相应的列式计算过程。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安排律。然后通过小精灵,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和同学沟通。最终让学生依据例题的内容,接着提出其他问题,作为练习题。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相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肯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相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相识。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学问的理解与应
8、用。 如前分析,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来社会、回来生活的愿望。因此,领悟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学问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特性化的学问意义。进而,凭借学问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3.留意体现算法多样化、特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育学生敏捷、合理选择算法的实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肯定的敏捷性,对数学实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育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供应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留意让学生探究
9、、尝试,让学生沟通、质疑。相应地,老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细致视察,仔细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赐予适度启发;当学生沟通时,耐性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一、本单元学问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学问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殊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阅历构成了学习本单元学问的认知基础。 2. 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虽然系统性很强,但是老师教学难
10、度增大,部分学生接受学问有困难,学问内简单混淆,课时支配也显得比较紧。例如乘法运算定律,支配3课时,其中乘法安排律就是一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见的就有安排混乱或不完全安排等现象,虽然例题以现实的情境为背景,学生比较简单理解,但在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仍旧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一点我们在备课中应有所意识,适当调整课时支配,并充分考虑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强易混学问的辨析练习。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安排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 培育依据详细状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实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3.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
11、联系,能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安排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培育依据详细状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实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安排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 培育依据详细状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实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七、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视察、比较,发觉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 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
12、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育视察、概括和语言表达实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视察、比较,发觉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预料教学时间: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4836 7529 213 526 )884 6070 15090 40005 3000140 6080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学校里原有77棵梨树,12棵杏树,又栽了23棵桃树。现在有多少棵果树?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 创设情境,引入例1。 2. 探究规
13、律,解决例1的问题。 (1)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沟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3.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问: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把加数换成其他随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怎样表示随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沟通。) 沟通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挚友是怎么说的。 【小结】加法交换律:随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4. 创设情境,引入
14、例2。 5. 探究规律,解决例2的问题。 6.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运用加法结合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 147) (2347)5623( ) 654(97a)( 654 ) 2. 课本31页第4题。 3.课本28页做一做。 4. 课本31页第2题。 【提高练习】 5. 课本31页第3题。 6. 连一连。 83+315 64+(73+37) 87+42+58 315+83 (64+73)+37 87+(42+58) 56+78+44 78
15、+(56+44) 【拓展练习】 7.动动脑筋,看谁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 165+204+335+96 78+53+47+22 36+18+64 8. 新星小学26年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状况:去军营 114人,去儿童福利院 76人,去敬老院 86人 , 去社区服务站124人。 (1)请依据上面的数据完成表格 (2)一共有多少人参与此次活动? 9. 李庄小学今年栽树92棵,比去年少栽28棵,两年一共栽树多少棵? (四)全课总结 加法交换律:随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
16、加法交换律验算。 72+568 803+275 5147+723 2.某修路队安排修路1560米,第一周修了567米,其次周修了483米,第三周全部修完。第三周修了多少米? 浙教版数学四下:乘法运算定律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P19练习五 教学目标: 进一步驾驭乘法的运算定律,会依据题目的特征,敏捷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实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课本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二)揭示课题。 上面这组口算25400、425等题目,你认为这些题目还在哪一类计算题中常常出现?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应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计算练习。通过本节课的练习,
17、要进一步搞清三个运算定律的意义,并敏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三)分类练习 1、 回忆乘法运算定律的意义。 乘法运算定律有哪些?用文字叙述并用字母表示,回答后 完成书本其次题。 完成后四人小组沟通批改,老师巡回检查。 2、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 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书本第3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先视察,提问:这组题目的简便计算要应用什么定律?把 怎样的数结合在一起计算比较简便?中间两题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后,同桌合作。 (2) 应用乘法安排律为主的简便计算。 书本第4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视察,依据题目的不同特征,你能把第4题分成不同的几 类?学生回答,老师板
18、演。同时说明应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特殊 强调4(2530)不要与运用乘法安排律进行简算的题目相混淆,老师补充一道对比题:4(25+30)。 接着由学生按分类的依次进行计算,完成快的同学自批后再列举同一类中不同形式的题目。 全部学生完成后校对,同时请编题的同学汇报。如; 第一类:24125 其次类:9956 第三类:125(8+10) 第四类:19956+56 每类中各选择1道典的题目,由学生完成。 3、 综合练习 (1) 课本第5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先视察、质疑:上面6个题目中你对哪些题目的解法还有 疑问?同学之间相互质疑、释疑,老师适当引导。然后计算各题。全部学生完成后校对。 (2)
19、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333774+113666 999999+999 学生依据板演讲解思路与理由。老师反馈出示1442+1458,思索:把这题改编成第1题的形式。(2821+1458或1442+7116) 4、 应用题。课本第6题。 (四)总结 (一) 作业作业本15 数学四下: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案 课题 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验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究过程,驾驭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育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实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人教版 数学 四下 运算 定律 简便 计算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