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黄鹤楼》精品教案.docx





《语文八年级上册《黄鹤楼》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八年级上册《黄鹤楼》精品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八年级上册黄鹤楼精品教案语文八年级上册黄鹤楼创新教案 黄鹤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领会韵律之美。(重点)2.知人论世,领悟主旨情感。(重点)3.体会意境,积累美丽诗句。(难点)二、教学设计1.设置情境,激趣导入弗朗西斯培根说:读诗使人灵透。唐代是诗的时代,王绩闲逛山野之秋,在惆怅与孤寂中上演一场逃离;王维失意问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虽美,却无法得到安慰(ji);李白意气风发远渡荆门,品咂(z)大自然的奇幻与浪漫;白居易不负春光,西湖之行美不胜收。今日,我们要与崔颢同游黄鹤楼,登高望远感受别样情怀。2.出示目标,明确目的a.诵读诗歌,领会韵律之美。b.知人论世,领悟主旨情感。c.
2、体会意境,积累美丽诗句。3.出示问题,引导自学a.听录音,听清字音空(kng)余芳草萋萋(q)b.本诗是七言律诗,富有韵律,自读诗歌,划分朗读节奏。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指名范读、学生齐读c.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作者简介:崔颢(约公元704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朝诗人,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他秉性耿直,才思灵敏
3、,其作品激扬豪放,气概雄伟,著有崔颢集。背景简介:崔颢中进士做官,从开元年间后期出访河东军幕始,他一生基本远离京城长安外放做官,他宦游天下,四处漂泊,这一漂泊就是20年。这种漂泊无定的生活,使崔颢惦念安定的生活,惦念起家乡来。在这种背景下,崔颢途经武昌而登临黄鹤楼,目睹黄鹤楼胜景,望夕阳在水气中欲坠,触景生情,写作了黄鹤楼这一千古一绝的七律诗。请大家带着情感再读本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语文八年级上册黄鹤楼教学设计 语文八年级上册黄鹤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相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孤帆”、“唯”的意思。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创设的意境中
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4、拓展练习,激发学生积累诗歌的爱好。 教学重点 1、创设意境走进诗歌,理解诗歌,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2、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诵读法 教学打算 1、学生充分预习,查找诗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送别,谈话。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2、引题,板题。 3、齐读课题,正音。 二、新授 (一)引导自学 围绕诗题中的“送”字引发学生质疑,提取重点,板书。 “在哪送”“谁送谁”“送到哪”“何时送”“怎么送” 出示自学提示: (1)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节奏。 (2)结合
5、注释插图,读懂诗意,想象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生自学,老师巡察指导) (二)引导汇报 1、检测朗读 2、理解前两句 同学们读得很好,那你从中读懂了哪些问题?解决“谁送谁”、“何时送”、“送到哪”等问题。 重点理解“西辞”(借助地理位置示意图)、“烟花三月”(借助图片发挥想象) 指导朗读阳春三月的美。 3、理解后两句 正犹如学们所读所感,三月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也是最该携友同游的季节。可是诗人沉醉于这样的景色当中了么?为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 谈话引导生谈体会,创设意境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诗,赛读。 三、解诗意、悟诗情
6、1、下面谁能把黑板上的六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说?留意要先想好怎么说,要说得美一点。每个同学在下面自己练,相互说一说。 2、评价 四、拓展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离别简单相见难,很多好挚友一别就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再见一面,所以古代送别诗有许多,同学们平常是不是也收集积累了一些送别诗呢?跟大家一起共享一下吧! 今日,老师也带来几首表达友人送别的古诗,这些古诗可以说是千个传唱,喜闻乐见。 五、小结 对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间一壶酒,友情是江上一叶舟,这些古诗,历经千年而不衰,我想不仅仅是因为是本身,更主要的是人们透过这短短20几个字,见到诗人与挚友的真挚的友情,感受到他们为挚友担忧,替挚友祝愿的那颗真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鹤楼 语文 年级 上册 精品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