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一物理《功》五一练习及答案(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高一物理《功》五一练习及答案(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一物理《功》五一练习及答案(共11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阅读材料: 全方位“扫描”功在 “功”一节的新课中,虽然我们学习了功的要素、计算公式,以及功的正负和功的标量性,但在解决功的实际问题时,还是有一些情景让我们频频错误。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进一步丰富对功的认识,以提高我们求功的能力。一、求哪个力的功求功时须首先看清楚是哪一个力的功。物理情景变化了、某一个力做的功变化了,对另一个力的做功不一定会发生影响。例题1:在图1中,地面粗糙,左图是使拉力F使物体向右前进位移s;如果把拉力F换成推力F(右图),向右的位移相同,则在这两个过程中F的做功是否相同?在这两个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合力做的功是否相同?解析:根据功的表达式W=F
2、Scos可知,两个过程中力F的做功都是W=FScos,故两次做功相同。根据摩擦力公式求得:第一次摩擦力的大小为f1=(mg-Fsin), 第二次摩擦力的大小为f2=(mg+Fsin), 根据功的表达式W=FScos可知,第二次摩擦力做的功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第一次合力的大小为F1=Fcos-(mg-Fsin), 第二次合力的大小为F2=Fcos-(mg+Fsin), 根据功的表达式W=FScos可知,第一次合做的功大。可见,在此过程中,力F的做功相同,摩擦力做的功、合力做的功都不同(前者绝对数变大,后者变小),而它们对F做功不构成影响。因此,我们在求功时一定要弄清楚是哪一个力的功。二、
3、用哪个的位移在功的表达式W=FScos中出现的是力F,位移S应该是对应力的位移,可是高中物理教材中出现是物体位移,两者难道是等同一个意思?仔细体会,我们发现教材中的物体多理解为理想抽象的质点,这样物体位移与力的位移没有什么区别。当两者不同时,我们计算功时应该用对应的力的位移。例题2:如图2(甲)所示,恒力F通过细绳使物体运动的位移为l,求恒力F所做的功;若恒力F通过细绳和滑轮使物体运动的位移为l,如图2(乙)所示,则恒力F所做的功又是多少? 2解析:甲情况中,力F作用点的位移就是物体的位移,因此功;乙情况中,由初中动滑轮的知识,我们清楚力F作用点的位移是物体的位移的2倍,所以功; 三、是哪个夹
4、角在功的表达式W=FScos中角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常被忽视的一个因子。它是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而不是题目中的某一个以命名的角。例题3:如图3所示,三个物体均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了一段位移s,分别计算这三种情形下力F对物体做的功。设这三种情形下力和位移大小都相同:F=10N,s=2m。角的大小如图所示。解析:由上图可以看出,甲图中对应公式的角度应为30,乙图对应公式中的角度为150,丙图对应公式中的角度为30。甲图:W=102cos300J=17.32J乙图:W=102cos1500J=-17.32J丙图:W=102cos300J=17.32J在用功的表达式计算时的角并不一定是
5、题目中出现的哪个值,而是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四、哪个过程的功在公式W = Fscos中,如果F和s不在同一个物理过程,则代入公式计算是没有意义的。例题4:运动员用200N的力把质量为1kg的球踢出去,球滚动了50m停下来,则运动员对球所做的功为( )A、500J B、10000J C、15000J D、无法计算解析:在本题中200N的力和50m的位移并不在同一过程,故用功的公式计算20050 = 10000J是错误的。鉴于在200N作用时球的实际位移不祥,故应选D 。五、功的计算中的易错题辨析有些同学由于对功的有关知识理解不准确、不全面,甚至错误地理解因此,在功的计算中经常出错,现将几种
6、常见错误列举如下:错误一:不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对变力做功不能用它直接计算有些同学在用公式计算功时,不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产生错解例1: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到落回原点的全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功为 A BFh C2Fh D4Fh 错解: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点的全过程中,位移,由公式得:空气阻力做的功评析:错认为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点的全过程中,空气阻力的位移为零,因而得出错误结果事实上小球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的空气阻力的方向不同,空气阻力是一个变力,不能用直接求解正解:把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点的全过程分成上升
7、和下降两个阶段分别计算,每一阶段都可以看作是恒力做功把两个阶段空气阻力做的功相加得出全过程的功。上升阶段:W1=Fhcos1800=-Fh下降阶段:W2=Fhcos1800=-Fh=-2Fh故正确答案为C 。错误二:误认为S就是物体的位移公式中的S是指力的作用点的位移,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位移,误认为S就是物体的位移会造成错解FA图11例2:如图11所示,恒力F拉细绳使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产生位移S,恒力F的方向与水平面成角,求此过程中恒力F对物体做的功错解:物体A的位移为S,力F 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所以力F做的功为评析:对中S的物理意义理解错误,F 的位移错认为就是物体的位移O
8、SSLOF图12正解:物体移动位移S的过程中,力F的作用点由O移到O点,所以本题中物体的位移S与恒力作用点的位移L是不同的,根据功的定义需要确定恒力F作用点的位移L,由图12中的几何关系可知:,所以恒力做的功为错误三:参考系的选取不正确导致错误位移是一个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的物理量,没有特别声明的情况下,在功的计算中通常选取地球为参考系F图2例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车上用力F拉物体,物体和人相对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所示,当汽车通过的位移为S时,F做的功为:A零 BFS C可能是零,可能是FS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错解:因为物体相对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位移为零,故选取
9、A评析:功的计算式中的S是一个相对量,所以功也是一个相对量在计算时要明确是求相对于哪个参考系的功通常情况下,S均是指相对于地面的位移所以本题应以地球为参考系正解:物体和人相对于汽车静止,所以汽车通过的位移为S时,物体的位移必然也为S,则力F做的功为选B错误四:误认为功是有方向的,需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几个力的总功F1F2v图3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但在具体计算中,往往受到力的合成的知识的干扰,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去求几个力的总功例4: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如图3所示物体通过一段位移,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F1、
10、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7J B1J C5J D35J错解:参照力的的合成知识得选C评析:由于受到力的合成知识的干扰,求总功总认为同求合力一样,都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结果造成错误正解:几个力的总功应等于各个力的功的代数和所以F1、F2的总功为: 故选A错误五:误认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总是大小相等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也一定大小相等,这就难免出现错误ABF图5例6:如图5所示,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A相对于地面运动了01m时,B对A
11、的摩擦力做的功为10J,则A对B的摩擦力做功的大小可能是:A0 B10J C小于10J D无法确定错解:B对A的摩擦力做功为10J,则反作用力即A对B的摩擦力做功也为10J,所以选B评析:简单地理解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相等是导致错解的罪魁祸首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二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相同,在相互作用力方向上的位移也不一定相同,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不一定相等正解:本题有三种可能:B静止,则A对B的摩擦力做功为零;B运动,且A和B间有相对运动,所以:,而SASB,A和B相对静止一起运动,因为SA=SB,所以 故选ABC练兵操场: 动能定理 一、基础训练之选择题1.若物
12、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则:A.物体的动能不可能总是不变的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化C.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D.物体所受合外力做的功可能为零2.假设汽车紧急制动后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与汽车所受重力的大小差不多.当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制动.它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约为:A.40m B.20m C.10m D.5m3. 一个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经过位移s1时,速度达到v,随后又经过位移s2时,速度达到2v.那么,在s1和s2两段路程中F对物体做的功之比为:A.12B.21 C.13D.144质量为m的滑块沿着高为h,长为L的粗糙斜面恰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物理 五一 练习 答案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