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孟浩然(下)诗歌理论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孟浩然(下)诗歌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孟浩然(下)诗歌理论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孟浩然(下)诗歌理论研究孟浩然:五言律诗又三首 洞庭湖寄阎九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 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湖连。 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都下送辛大之鄂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余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家乡去,遥寄式微吟。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今去,朝夕见乡中。 余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孟浩然专作五言诗,现在全部的孟浩然诗集中,共收诗二百五十七首,五言诗占了二百二十首。五言四韵的律诗又占了五言诗中的大半。开元时期五言律诗的各种篇法、句法、调声、对偶
2、的形式,都可以从孟浩然诗中见到。这里又选了三首孟浩然的诗,它们不是名作,从来也没有选录,宋元以来的诗话里,也没有人提到过。我现在选取这三首诗,目的是想讲一讲初、盛唐五言律诗的格律,用它们来作例子。 这三首诗都简单了解,不过我们还是先约略说明一下。第一首是以洞庭湖为题,寄给一个挚友阎九的。阎是姓,九是排行。中国学问分子,大约从春秋时代以来,每人都有一个名,一个字。名是正式公文书上用的,长辈叫小辈,可以称他的名,平辈之问,就不能直呼其名,只能称他的字。例如王维,同时友好都叫他摩诘,而不能叫他王维。但是,唐代人连字都不常用,一般熟人都以排行相称呼。排行是从祖父算起的,阎九不是他父亲的第九个儿子,而是
3、他祖父的笫九个孙子。例如祖父有三个儿子,不管那一个儿子,首先生的孙子就是老大。以后其次,第三排下去,诗人高适的排行是第三十五,所以李颀的诗题有答高三十五留别。这种诗题在唐人诗集中常见,后世读者往往不知这高三十五是谁。史学家岑仲勉费过一番功夫,把全唐诗中用行辈称呼的人名大都考查出来,写了一本唐人行第录,对探讨唐诗的人,很有帮助。 此诗大意是说:洞庭湖到了秋天水涨,很阔大了,我也想乘船回襄阳去。接着就用二联描写湖水之空阔,只见水天一片,分不清那儿是楚,那儿是吴。这地区是古代是楚接境,一直称为吴头楚尾。江水和树木都隐没在空虚渺茫之中,湖与海好象也合并为一了,这一句的意义是说湖广阔得象海了。最终二句说
4、:等你来做我的船,大家一起渡过这个大湖。这一联的意义和赠张丞相诗一样,用一个双关的“济”字,用舟楫作比方,就从写景转入为抒情。大约作者希望等阎九回来,给他做一个介绍人,向达官贵人举荐一下。末句说“相将济巨川”,可知是双方有利的事。 其次首是在长安送辛大回鄂州去的诗。前四句叙述辛大,后四句叙述自己。南方的辛居士,要回家乡去了。他空有“济川”之心,而没有发挥“调鼎”之用。信佛教而不出家的称为居士。“济川”,在这里也是求官的比方。“调鼎”原来是宰相的职责,这里用来比方做官。这两句诗,写得很堂皇,说穿了,只是说;他想求个一官半职,可是竟没有到手。有人把“济川心”讲做“救世济民的心”,未免抬得太高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百话 2022年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孟浩然下诗歌理论研究 2022 年施蜇存 唐诗 浩然 诗歌 理论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