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能》期末知识点整理.docx





《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能》期末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能》期末知识点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能期末知识点整理高一物理机械能和能源考点分析及公式汇编高一物理机械能和能源考点分析及公式汇编一本章考点l功的简洁计算;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动力做功为正功得到能量;阻力做功为负功消耗能量);总功的计算(两种思路:先分再总、先合再总)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考试指数90)l动能定理的应用。(合外力所做的总功变更了物体的动能)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考试指数100)l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条件:只有重力做功时,初末状态的机械能不变)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考试指数100)l平均功率、瞬时功率;以及有关机动车(肯定要将牵引力带入计算)功率的有关计算;汽车的最大速度问题。选择题、
2、填空题、计算题(考试指数100)l验证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试验题(考试指数100)二本章公式1功:W=Fscosq(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理解正功、零功、负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改变WG=mgh=EP=EP1-EP2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改变W合=W总=DEk=Ek2一Ek12动能和势能:动能:Ek=重力势能:Ep=mgh(具有相对性,其大小与参考面的选择有关)3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增量)。公式:W合=DEk=Ek2一Ek1=4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公式:mgh
3、1+或者DEp=DEk5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总的削减的能量=总的增加的能量该定律适合自然界中的全部运动形式。公式:或者DE减=DE增、或写成DE1=DE26功率:P=(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FVcos对于机动车,F表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若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若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机动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maxP0/f(P0表示额定功率)高三物理机械能学问点总结 高三物理机械能学问点总结 1.功(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定义式:W=Fscos,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是力与位
4、移间的夹角。(2)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恒力的功可依据W=FScos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依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利用动能定理计算力的功,特殊是变力所做的功。依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3)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的计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的这一对相互摩擦力做的总功:W=fd(d是两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且W=Q(摩擦生热)2.功率(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求功率时肯定要分清是求哪个力的功率,还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2)功率的计算平均功率:P=W/t(定义式)表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不管是恒力做
5、功,还是变力做功,都适用。瞬时功率:P=FvcosP和v分别表示t时刻的功率和速度,为两者间的夹角。(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功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实际功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它可以小于额定功率,但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4)交通工具的启动问题通常说的机车的功率或发动机的功率实际是指其牵引力的功率。以恒定功率P启动:机车的运动过程是先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以最大速度vm=P/f作匀速直线运动。以恒定牵引力F启动:机车先作匀加速运动,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时速度为v1=P/F,而后起先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终以最大速度vm=P/f作匀速直线运动。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
6、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表达式:Ek=mv2/2(1)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2)动能和动量的区分和联系动能是标量,动量是矢量,动量变更,动能不肯定变更;动能变更,动量肯定变更。两者的物理意义不同:动能和功相联系,动能的改变用功来量度;动量和冲量相联系,动量的改变用冲量来量度。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EK=P2/2m4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表达式: (1)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状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变力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状况。(2)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重量式。(3)应用动能定理只考虑初、末状态,没有守
7、恒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质和物理过程的改变的影响。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时间的动力学问题,都可以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简捷。(4)当物体的运动是由几个物理过程所组成,又不须要探讨过程的中间状态时,可以把这几个物理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探讨,从而避开每个运动过程的详细细微环节,具有过程简明、方法奇妙、运算量小等优点。5重力势能(1)定义:地球上的物体具有跟它的高度有关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之分。(2)重力做功的特点
8、:重力做功只确定于初、末位置间的高度差,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WG=mgh。(3)做功跟重力势能变更的关系: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7机械能守恒定律(1)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E=Ek+Ep。(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4)系统机械能守恒的三种表示方式:系统初态的总机械能E1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E2,即E1=E2系统削减的总重力势能EP减等于系统增加的总动能EK增,即EP减=
9、EK增若系统只有A、B两物体,则A物体削减的机械能等于B物体增加的机械能,即EA减=EB增留意解题时原委选取哪一种表达形式,应依据题意敏捷选取;需留意的是:选用式时,必需规定零势能参考面,而选用式和式时,可以不规定零势能参考面,但必需分清能量的削减量和增加量。(5)推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用做功来推断:分析物体或物体受力状况(包括内力和外力),明确各力做功的状况,若对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没有其他力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用能量转化来判定:若物体系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
10、等问题,除非题目特殊说明,机械能必定不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机械能也不守恒。8功能关系(1)当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2)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削减:WG=Ep1-Ep2。(3)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W合=Ek2-Ek1(动能定理)(4)除了重力(或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改变:WF=E2-E19能量和动量的综合运用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问题,是中学力学最重要的综合问题,也是难度较大的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应首先建立清楚的物理图景,抽象出物理模型,选择物理规律,建立方程进行求解。这一部分的主要模型是碰撞。而碰撞过程,一
11、般都遵从动量守恒定律,但机械能不肯定守恒,对弹性碰撞就守恒,非弹性碰撞就不守恒,总的能量是守恒的,对于碰撞过程的能量要分析物体间的转移和转换。从而建立碰撞过程的能量关系方程。依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关系分别建立方程,两者联立进行求解,是这一部分常用的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高考物理学问点速查复习机械能、功机械能1.深刻理解功的概念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计算功的方法有两种:根据定义求功。即:W=Fscos。在中学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当时F做正功,当时F不做功,当时F做负功。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用动能定理W=Ek或
12、功能关系求功。当F为变力时,中学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假如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3)会推断正功、负功或不做功。推断方法有:1用力和位移的夹角推断;2用力和速度的夹角推断定;3用动能改变推断.(4)了解常见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和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始末位置的高度差h有关:W=mgh,当末位置低于初位置时,W0,即重力做正功;反之则重力做负功。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当某物体在一固定平面上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肯定值等于摩擦力与路程的乘积。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做功与始末状态弹
13、簧的形变量有关系。(5)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1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2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行能为正。2.深刻理解功率的概念(1)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功率的定义式:,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3)功率的计算式:P=Fvcos,其中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取瞬时值,对应的P为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当v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必需为恒
14、力,对应的P为F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4)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PG=mgVy,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和物体在该时刻的竖直分速度之积。2、斜面上的弹力做功和摩擦力做功问题3、滑轮系统拉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当牵引动滑轮两根细绳不平行时,但都是恒力,此时若将此二力合成为一个恒力再计算这个恒力的功,则计算过程较困难。但若等效为两个恒力功的代数和,将使计算过程变得特别简便。4、求某力的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方法平均功率的计算:5、机车的启动问题问题1:.机车起动的最大速度问题问题2:机车匀加速起动的最长时间问题问题3:.机车运动的最大加速度问题。功和功率的计算1、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功的计算在中学物理中占
15、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学阶段所学的功的计算公式W=FScosa只能用于恒力做功状况,对于变力做功的计算则没有一个固定公式可用,本文对变力做功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下:(1)等值法等值法即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则可以同过计算该恒力的功,求出该变力的功。而恒力做功又可以用W=FScosa计算,从而使问题变得简洁。(2)、微元法当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作曲线运动时,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且力与位移的方向同步改变,可用微元法将曲线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一小元段可认为恒力做功,总功即为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三、平均力法假如力的方向不变,力的大小对位移按线性规律改变时,可用力的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能 物理 下册 期末 知识点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