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生易错点的分析及对策.docx
《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生易错点的分析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生易错点的分析及对策.doc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生易错点的分析及对策四年级上册数学栽蒜苗导学案 代家湾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栽蒜苗(一)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1、通过处理试验数据的活动,体会以统计图一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必要性。2、理解条形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3、会将试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学习重难点:绘制条形统计图学法指导: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探讨沟通导学活动一:本节的难点是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这个问题要依据数据的多少来确定,通常是数据多,一格表示的单位就多;假如数据少,一格表示的单位就少。导学活动二:1、提前亲自栽一盆蒜苗,2、记录好蒜苗15天的生长状况。导学活动三:看图回答问题某校老师退休人数统计表
2、人数/人20222022202220222022年份/年1、一个方格代表几个人?()2、哪年退休人数最多?()3、哪年退休人数最少?()4、退休人数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多少人?()5、五年共退休多少人?()探究点一小组合作活动要求:1、将个人视察、记录的蒜苗生长状况在组内与同学沟通2、将组内同学记录的蒜苗第15天生长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并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阅读课本内容,完成94页练习)3、想一想:条形统计图上,1格表示1厘米不够画怎么办?探究点二: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发觉了什么?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当堂检测:1、看95页“试一试”第1题,完成相应练习。、你能说出各个爱好小组的人数吗?项目舞蹈乐器体育科
3、技数学人数依据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完成课本95页试一试第2题。2、完成数学课本96页练一练说说你是怎样画条形统计图的?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与同学进行沟通?课堂小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课后反思:代家湾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课题:栽蒜苗(二)年级:四年级授课人:谢小莉学习目标:1、通过处理试验数据的活动,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3、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得数据改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简洁预料。学习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学习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得数据改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简洁预料。导学
4、活动一:仔细阅读课本97页至99页。思索:1、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导学活动二:下面是某市2022年各月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和统计图月份/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月平均气温/351015.520.7243033.32920220依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2022年的月平均气温从()起先上升,()月的月平均气温最高。2、2022年的月平均气温从()起先下降,()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3、()月至()之间的月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4、()月至()之间的月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探究点一:阅读课本97页的内容,依据笑笑内容的蒜苗生长状况,绘制折线统计图。1、怎样绘制折线
5、统计图2、观测折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哪几天蒜苗生长的最快?(2)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生长到多少厘米?探究点二: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折线统计图的优点:课堂检测:1、完成课本98页“练一练”第1题。(1)从图中你能说说“非典”新增病人改变趋势吗?(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改变趋势的缘由吗?2、完成课本98页“练一练”第2题。3、教材链接(完成课本第99页练一练第3题)4、教材链接(配套练习第58页第1题、第2题)课堂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1亿有多大亿以内数的相识亿以内数的读法亿以内数的写法
6、练习课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亿以内数的改写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读法亿以上数的写法及改写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计算工具的相识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单元综合训练第一单元 归纳总结其次单元 教材分析公顷的相识平方千米的相识其次单元 归纳总结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画角第三单元 归纳总结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笔算乘法(1)笔算乘法(2)练习课积的改变规律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第四单元 归纳总结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平行与垂直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画垂线画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相识梯形的相识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第五单元 归纳总结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口
7、算除法商是一位数的除法(1) 练习课商是一位数的除法(2)商是一位数的除法(3)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练习课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1)练习课(2)商的改变规律(1)商的改变规律(2)第六单元 单元综合训练第六单元 归纳总结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2)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条形统计图(3)第七单元 归纳总结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1)数学广角(2)田忌赛马第八单元 归纳总结多位数的相识公顷和平方千米乘法和除法图形与几何统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案(四)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平均数第49页50页例1以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
8、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洁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洁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 1、平常你们都喜爱玩什么嬉戏啊?(请2、3人说) 2、师:昨天啊,四年级的小挚友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套圈竞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1、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竞赛规则。(请一个学生读) 2、师:这场激烈的竞赛结束了,你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请2、3人说) 生:男生赢还是女生赢? 3、师:看来我们都比较关注究竟是男生赢还是女生赢,那就让我们首先看看男生的竞赛状况吧!(出示男生成果统计
9、图)。 师:细致视察这张统计图,你看到了哪些信息?(请2、3人说) 你发觉的真准,你一眼就看出来了,你视察地真细致,真棒。 4、看完了男生套圈的成果,想不想看看女生的成果。(出示女生成果统计图)。细致视察这张统计图,也请你说说看到了哪些信息?(请2、3人说) 5、师:看了这些信息,你能不能说说究竟是男生赢了还是女生赢?(请2、3人说) 6、师:同学们说的都可真好,各有各的道理,老师都不知道听谁的了,你还有更好的方法介绍给老师吗? 7、生1:看他们一个人套中了几个圈,(答案接近了,但是我们这是男生和女生进行的竞赛,所以我们可以分别求出。谁能说的更清晰一些)生2:求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圈。
10、师:这是一个好方法。那你会求吗?拿出课堂本请你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圈。做好的同学抱臂坐正。 8、好,下面我们请同学先来汇报你是怎么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的。 学生说,老师板书。那我们一起来看,他第一步求的是什么?(4个男生总的套圈数)他其次步表示什么意思?(把总数平均分成了4份,再求平均数)那谁来说说女生第一步求的是什么,那其次步呢? 9、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们,为什么第一个除以4,其次个要除以5呢?(男生是4个同学,用四个同学的总数平均分成4份,所以要除以4. 女生是5个同学,用5个同学的总数平均分成5份,所以要除以5)你说明的可真清晰,真好。 10、那现在你能来说一
11、说平均数是怎么一步一步求出来的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多请几位同学)(假如学生说不出来,可适当指着两个算式,提示) 11、那你能不能总结一下平均数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公式表示出来。平均数= (请学生说,板书:平均数=总数个数)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请个别学生说。 12、刚才我们通过这个(平均数=总数个数)公式求出了平均数,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求平均数。(先请学生说,学生说不出,那老师来介绍移多补少的方法) 13、老师这里有一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多的是谁,他套中了几个(请1人说)最少的是谁,他套中了几个(请1人说)。我们把张明的2个分一个给李小刚,再分一个给陈小杰,你们发觉了什么?(4人同样多了)
12、那4个人都是多少个?(请1人说)。那平均数是几呢?把多的分一些给少的,最终使得它们一样多,在数学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14、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把男生移多补少的过程再说一遍?(请2人说) 15、看黑板,我们刚才用了这2种方法求出了男,女生套中的平均数,那现在你知道谁赢了吗?(生:男生赢了)为什么男生赢了?那为什么平均数大的就赢呢? 16、师:男生的平均数比女生大说明男生的整体水平比女生高。全部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数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出示课件(整体水平) 17、现在回头我们再来看男生的成果,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7个圈,是不是就是说每个男生套中的圈数都比7多,为什么?(假
13、如都比7多的话,那平均数还会不会是7?比7大)是不是就是说每个男生套中的圈数都比7少,为什么?(假如都比7少的话,那平均数还会不会是7?比7小)那当平均数是7的时候,说明有的数(比7大),有的数(比7小),那这题中平均数比谁小,比谁大?(平均数7比6大,比9小)。换句话说,平均数在什么和什么之间。(多请几个学生说)(出示课件: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同桌相互说,再请2、3人说。 18、我们再来看女生的成果,你觉得女生套圈的平均数在谁和谁之间(10和4)(请2个学生)为什么? 19、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学问来解决谁赢这个问题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看来平均数的学问在我们生活中用处还是很大
14、的。 三、练习巩固 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用处特别大,那我们下面就用平均数的学问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一起来看。做练习时,小挚友可要开动小脑筋哦! 1、数学书第94页第1题。 小丽的书桌上有3个笔筒,学生读题,该怎样移动呢?你来说说看。看看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刚才我们通过移动和计算的方法都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比较一下,对于这题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洁? 2、小丽还有3条美丽的丝带,(1)老师想知道这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你会求吗。(2)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这题你为什么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比较麻烦)看来啊,我们在计算平均数时,要依据题目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一眼看出来的比较简洁的题
15、目我们就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看不出来的困难的题目我们就用计算的方法。 3、为了使同学们对平均数的学问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片。(出示火箭队几个队员的合影)画面中的人,信任大家肯定不生疏。生:姚明! 师:没错,这是姚明所在的火箭队。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个数据,火箭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02厘米。请同学们下面的话是否正确(1)火箭队全部队员的身高都是202厘米。(2)火箭队队员的身高有可能比202厘米高,也可能比202厘米矮。请学生说说理由。(3)老师选取了2个队员的身高,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跟我们刚才说的那样(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另一名178厘米)虽然平均身高是202厘米,但是并
16、不表示每个人都是202厘米,有的比202厘米(高)有的比202厘米(矮)这都是有可能的。 4、师:看来,相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当然,假如不了解平均数,闹起笑话来,那也很麻烦。这不,前两天,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份资料。 (师出示30年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68岁,学生读。 2022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 师:比较一下,发觉了什么?生: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原来长了。 师:是呀,平均寿命变长了,当然值得兴奋喽。可是,一位70岁的老爷爷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不兴奋,反而还有点难受。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老爷爷今年已经70岁了) 生:
17、我想,老爷爷可能以为平均寿命是71岁,而自己已经70岁了,看来只能再活1年了。 师:老爷爷之所以这么想,你们觉得他懂不懂平均数。生:不懂! 师:你们懂不懂?(生:懂)既然这样,那好,假如我就是那位70岁的老爷爷,你们准备怎么劝劝我? 生:老爷爷,别难受。平均寿命71岁,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只能活到71岁。 生:老爷爷,我觉得平均寿命71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一般水平,这些人中,肯定会有人超过平均寿命的。弄不好,你还会长命百岁呢!师:感谢你的祝愿!不过,光这么说,似乎还不足以让我彻底放心。有没有谁家的爷爷已经超过71岁的?假如有,那我可就更放心了。生:我爷爷已经78岁了。生:我爷爷已经85岁了。
18、师:真有超过71岁的呀!猜猜看,这一回老爷爷还会再难受吗?生:不会了。 师:探讨完男性的平均寿命,想不想了解女性的平均寿命?(师呈现相关资料: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4岁) 师:发觉了什么?生: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 师:既然这样,那么,假如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着,老奶奶的寿命肯定会比老爷爷长?生:不肯定!说说理由。 生:虽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但并不是说每个女性的寿命都会比男性长。万一这老爷爷特殊长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长些。 5、下面还有一题,开动你的小脑筋好好想一想。学生读题。(1)平均每个盒子里放了6个球,1号放了4个,2号放了7个,3号放了几个?
19、 (2)平均每个盒子里放了6个球,这三个盒子可以分别放几个球?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图形的旋转) 课题图形的旋转课型新授课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1、通过对实际图例的视察,了解一个简洁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困难图的过程。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的图形旋转90。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观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建出的美,培育学生的审美实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习重点1、通过视察,使学生发觉一个简洁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改变规律。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洁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学习难点能清晰的描述一个简洁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的旋转过程。预
20、习打算方格纸,几何图形纸片。学习过程环节学案导案以旧引新(5分钟)出示一个风车实物,老师前后拉动,使得风车依次顺时针、逆时针的转动,问同学们这两个方向分别叫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归纳。 (9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上面的图案),这些图案美丽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这两组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很简洁的小图形构成的。你能找出是由哪个小图形变换构成的吗?用彩色笔把它圈出来。 3、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动一动,看看这个简洁的图形是怎样变换的。4、视察方格纸上所画图形位置的关系,并填空。 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图形D可以看
21、作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1、学生独立思索后,同桌相互沟通,师生共同归纳。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索;小组沟通,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3、老师巡察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加度。展示沟通(16分钟)我情愿把我的探究结果展示沟通,在展示时,我会把内容说清晰;别的同学展示时,我会仔细倾听,并能补充和质疑。指导沟通,适当纠错、点拨。 总结巩固(7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都知道了:指导学生归纳叙述图形旋转的三要素,并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验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和驾驭归一问题的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数学 学生 易错点 分析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