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珍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珍藏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珍藏版)最新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十年期末考试选择题库(珍藏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7月1日;收集了2007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心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根据(B)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洁客体和困难客体。B.犯罪行为干脆侵扰的详细社会关系的单复 根据(D)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干脆客体。D.犯罪行为所侵扰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年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后,可以假释。B.十三年 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惩罚。A.减轻或者免除
2、 对犯罪分子判惩罚金,应当依据其(B)确定罚金数额。B.犯罪情节 对于被判处(AB)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A.无期徒刑B.死刑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根据(D)全部罪行惩罚。D.集团所犯的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D.严峻危害社会的行为 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A.行为犯B.危急犯C.结果犯D.举动犯 犯罪既遂是指(D)。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犯罪中。B.干脆有意 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犯罪中。B.干脆有意 犯罪行为的两
3、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C.作为与不作为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接着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终了 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ABCD)。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爱护原则D.普遍原则 依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依据刑法规定,对于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殊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对于(ABD)也不适用死刑。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来源于(BCD)。B.职务上或者
4、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急状态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主动行为的义务为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BCD)。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急状态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 缓刑适用于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B.拘役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盲人犯罪后可以(B)。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惩罚 某甲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C)。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某甲被判处无期
5、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 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B.十年 某甲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惩罚情节,但是依据案件的特别状况,对其判处法定最低刑还是过重,经(D),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某甲有意用言语和行动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D)。D.防卫挑拨 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事实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状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A.想象竞合犯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
6、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CD)时,应当负刑事责任。C.放火罪D.抢劫罪 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B)惩罚。B.从轻或者减轻 某甲在行车中不当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B)的犯罪。B.间接有意 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D.间接有意犯罪 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D.间接有意犯罪 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7、(A)。A.从轻或者减轻惩罚 判惩罚金,应当依据犯罪分子的(C)确定罚金数额。C.犯罪情节 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A.完全刑事责任实力人 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C)。C.三年 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有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AD)。A.没有有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BD
8、)。B.确有重大立功表现D.没有有意犯罪 我国刑法典分则“侵扰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详细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扰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同等原则 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同等原则 我国刑法分则中“侵扰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详细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扰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我国刑法分则中“侵扰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详细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扰的客体属于(B)。B.同类客体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
9、惩罚。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B)惩罚。B.从轻或者减轻 吴某因犯有意损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确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实行(A)。A.汲取原则和并科原则 下列情形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AD)。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D.有意损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状况属于(B)。B.立法说明 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ACD)。A.对前段的补充C.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 已满l4周岁不满l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惩罚。C.从轻或者减轻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C.一年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C)。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惩罚 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A.危害行为 在刑法理论上,以(B)为划分标准,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干脆客体三种。B.犯罪行为所侵扰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ABD)。A.时空性B.自动性D.彻底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