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常见的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课常见的教学模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思想政治课常见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课“导行教学模式”探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常识和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更应是由知到行的逐步转化过程。“导行”就是指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并解决问题,明确各种状况下应实行的行为对策,促使学生主动践行的过程。这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向更高层次的延长,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假如思想政治课教学达到辨析导行、学以致用的境界,学生知行一样、言行统一,也就实现了应试教化向素养教化的转变,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所以,“导行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课又一重要的教学模式。一、理论和实践依据1、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论。陶行知先生提出以
2、生活为中心并通过生活来表现的生活教化思想。为了实现生活教化的目的,陶行知又提倡了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论,即“教学做合一”。作为教学方法就是要解决“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达到“学用一样。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化要与生活亲密联系,教学内容及方式要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其二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活动,即“做”,老师引导活动即“教”,学生参加活动即“学”,师生在活动中国共产党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做合一”原则。其实,我国几千年来,历史上的不少思想家、教化家都力主知、行合一。孔子提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荀子也提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
3、成”,“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汉朝王充,宋朝朱熹、张戴,明清的王夫之等更明确地把学习过程分为学、思、习、行四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阶段。陶行知先生则以生活为核心,将学习过程四个阶段融为一体,提出“教学做合一”,进一步强化了教与学的实效性,为思想政治课“导行”教学模式的建立供应了依据。2、现代心理学关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理论。现代心理学强调,思想品德整个形成过程须要完成两个转化:一是社会思想、社会道德内化为受教化者的思想观点、道德信念;二是受教化者的思想道德观念、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皮亚杰认为主体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内化的;班杜拉认为,个体道德规范是通过仿照、认同和强化的途
4、径将外在文化规则内化的。皮亚杰更多的强调内部过程,而班杜拉虽然考虑了内部过程,但他的着重点则放在外界榜样的仿照上,认为新行为就是榜样化,他强调“替代强化”,认为替代过程能产生大量的行为效果。这些理论表明,思想品德的教化不能脱离外部的行为而只求观念的获得,相反,必需在知与行的相互转化中,内化思想道德,呈现思想道德,从而为思想政治课“导行模式”的建立供应了心理学依据。3、马克思主义相识论关于相识的辨证过程的理论。人的相识过程包括感性相识到理性相识,理性相识到实践两次飞跃。也就是说,从感性相识到达理性相识,相识的过程并没有完成,相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只有从理性相识再回到实践,相识达到了自身的目的,才
5、算实现了一个完整的相识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导行模式”是符合相识的辨证过程的教学模式,通过“导行模式”可以使思想政治课最终实现教与学的目的。4、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实要求。应当看到,思想政治课在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冲突中取得了肯定的成效,而知与行冲突的解决还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多地强调认知部分的灌输教化,忽视了情感熏陶、行为的引导,知与行两张皮的状况在肯定程度制约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所谓行,即指人们的行为习惯,它是在肯定的政治观点、道德信念和思想感情指导支配下形成的,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的优劣和政治觉悟凹凸的重要标记。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行是转化的归宿,是教化的终
6、极目的。只有当学生自觉地将他所获得正确的道德观、政治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付诸行动,并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倾向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算是真正取得了胜利。可见,思想政治课“导行模式”的探究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实须要。二、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导行模式”的教学目标是由知、信、行三个维度构成的多维结构。与之相适应包括由知到信的内化环节和由信到行的外化环节,最终落脚于行为目标。知,即老师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内容,明白道理,形成观念,解决学生不知与知的冲突,不仅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而且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做。信,即老师引导学生内化学问,不仅认知理论而且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对理论的真理性确
7、信不移,从而让学生知道“必需做什么”,“自觉做什么”,“坚持做什么”。行,即老师引导学生外化学问,用形成的观点、信念激发情感,指导行为,付诸行动。通过指导实际行动,相识行为的意义,提高调整行为的实力,进一步深化认知,坚决信念。三、实施条件导行模式的关键是导。如何导?受导对象的行必需在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下实现,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相互作用构成了其行为的动力系统。所以,导行一方面要系统供应充分的外部刺激,以引起受教化者内部思想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也要充分了解其内部冲突,引发内部行为须要,通过强化主动反应,进行教化引导,使其在所学理论指导下,自觉确立行动纲领,选择行为方式,将内化的学问外化为
8、言行。为此,导行模式必需要有三个条件:1、了解学生的行为须要。导行的切入点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冲突,这就要求老师课前要深化学生,调查了解学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认知困惑和行为须要,以便引导和激发。2、供应学生行为的参照系。假如说前者是内部引导的条件,那么供应学生行为参照系就是外部引导。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人的认知、行为和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过程,即通过视察他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谛视他人所接受的强化,把他人的示范作为媒介的仿照活动。因此,导行模式的其次个基本条件就是要给学生供应行为参照系,主要是树立具有典型意义的示范榜样,可以是现身说法;可以是传媒演示,包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电视卡通片、
9、多媒体等等;也可以是想象模拟等内隐的示范形式。示范的榜样行为若能被认同,产生“认同感”,就会使学习者情愿主动去操作榜样的行为。在这里,供应的榜样示范必需与所学学问相关联,与学习者相识水平大致相匹配,这样一方面简单使学习者产生仿效的心理倾向,同时也使学生的行为仿照有理论学问的依托,使教与学在导行中得到了统一。3、创设学生知行转化的外部氛围。其一是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多种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手段,为学生知行转化创设条件。如角色小品,模拟法庭等是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其二师生要建立同等融洽的交往环境,才能为老师的导行供应有效的环境基础。4、拓宽学生行为的外部空间。导行模式是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课堂
10、教学的空间终归狭窄,学生在课堂的活动行为在肯定程度上还带有“试验”的成分,假如导行仅限于此,就会中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堵塞知行转化的途径。所以,老师在导行过程中要为学生供应更大的行为空间,让它延展到学生的家庭、社会中去。如提出明确的课外行为要求,参加社区活动等,把课堂的导行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导行模式真正取得实效。四、教学程序思想政治课导行教学模式一般由5个环节构成,其操作程序如下:老师行为=导入目标启发感染 范型提示 情景引导 点拨指引教学程序 激发动机 感悟明理 仿照领悟 变式延长评价践行学生行为 产生行为须要 明确行为要求 仿照示范榜样比较思索迁移 参加评价提升1、激
11、发动机:这是教学的导入环节。老师依据教材内容的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肯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目标导向,引发学生的行为须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行为动机。导入的方法可采纳影视导入、情景导入、故事导入、热点导入等。2、感悟明理:这是教学的启发环节。老师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内容,解决学生“不知”到“知”的冲突。即明白“行为”的道理。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同样是师生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解疑释难,启发引导;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自学自问自议自辩,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达到理解教材,感悟明理的目的。3、仿照领悟:这是教学的导思环节。仅仅明白了行为的道理还难以导入行为。
12、老师还要进一步树立榜样,激励仿照,引导学生在仿照中思索,质疑,深化,领悟,解决信与不信的冲突。4、变式延长:这是教学的内化环节。明理领悟还只是认同,要变知为行还必需使学问内化。这就须要老师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化环境,化境为情,融情入境,以理激情,以情激情,使师生产生剧烈的情感共鸣,由情入理,变式迁移,使学生内化学问,形成观念,达到辩析导行,学以致用的境界。5、评价践行:这是教学过程的践行环节。思想政治课的导行模式是开放型模式,因为真正的行不是在课堂而是在课外,因此,作为教学过程的延长,必需进入这第五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老师点拨导引,师生共同评价,提升相识和情感,并乘势拓展,布置课外实践活动,延
13、长课堂教学,形成辐射力,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由知到行的转化。五、教学策略思想政治课“导行教学模式”的相关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互动策略:胜利地实施思想政治课的导行模式的过程,应当是既充分地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老师的导,没有学生作为主体的参加,既难实现学生学问的内化,更难实现学生知行的转化。因此,导行的过程应当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在师生互动中,老师的导是关键,首先,老师要导出学生的主动自学和思索,要导出师生的共同探究,相互沟通,实现认知层次上的互动。其次,老师要极力营造宽松的氛围,创设和谐的情境,情境交融,情感互动,以实现通情达理,促使内化,为导行作好铺垫。2
14、、示范策略:班杜拉通过大量心理学试验探讨发觉,学习者所视察到的榜样人物的行为后果乃是确定仿照学习的重要因素。班杜拉还发觉其他很多影响仿照的因素,如榜样人物在学习者心目中地位高易被仿照;榜样人物与学习者两者特征越相像越易仿照等等。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先进人物的行为作示范;更要以自身的规范行为方式作示范;还要用学生的规范行为作示范。为了使榜样教化取得更好的效果,给学生树立的示范榜样,其形象应具有典型性,事迹要有突出性,既要有感染力,又要有思想性,既要有详细行动,又要有高尚情操。同时还要擅长运用榜样呈现的不同方式,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仿照特点采纳不同的榜样教化策略。奇妙地运用榜样示范是导行模式
15、的重要策略。3、活动策略:强调实践、强调现实的感性活动的确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相识论的本质所在,也是导行模式的核心和落脚点。因此,在导行模式的运行过程中,老师要把活动作为联系学生本人与外部教化影响的中介,作为沟通学生主体观念和行动的桥梁和纽带。六、教学评价一个模式的教学价值只有通过科学的客观评价才能清楚地体现出来。对思想政治课导行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应当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用于评价该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导行模式的目标和环节,以及导行模式适用状况。其次部分是对学生的评价,须要从知到行两方面进行推断评价,并且要联系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表现作系统的综合评价。这种评价须要客观慎重,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对教学模式及其效果的评判和改进,更重要的是它将涉及到对学生思想行为现状的评判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的导向。因此,这种评价肯定要立足于学生的提高和发展,应是过程评价与终极评价相结合。七、教学说明1、思想政治课的导行模式侧重于在导行训练中让学生体会思想道德观点和情感,实践思想道德相识,从而实现知行的统一。因此,它对初、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都普遍适用。不过,它更适用于行为操练较强,而认知相对较浅的教学内容。2、思想政治课导行模式的诸环节是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依据教学内容的详细状况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可以敏捷运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