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戏剧界的一场“对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戏剧界的一场“对决”.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戏剧界的一场“对决”浪漫主义剧作家雨果、大仲马在巴黎戏剧界曾掀起一场“对决”。雨果和大仲马都诞生于1802年,他们相识于19世纪20年头初,分别写出戏剧作品艾那尼安东尼。他们的作品风格多少有些相像,同样都有大胆的文笔和精湛的写作技巧。正因如此,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19世纪30年头初,大仲马曾是雨果最忠实的崇拜者之一,但和其他一般文人不一样的是,他也期盼自己的作品能在戏剧舞台上获得胜利。写剧本比写诗更简单赢得公众的认可,因为劝服出版商出版一本诗集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即使能出版,读者也不会太多。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出版诗集的经济回报很少。至于小说,当时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低级文学,难以获
2、得文学界的认可,尽管写小说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从那时起,雨果和大仲马就成了干脆的竞争对手。谁能有幸毫无争议地获得“浪漫主义戏剧大师”的殊荣?历史最终选择了雨果,而不是大仲马。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事情并非如此明朗。尤其是在1831年,大仲马即便没有超过雨果,也至少和雨果打成了平手。雨果因玛利安德洛姆遭遇冷遇而生气不已,有人甚至指责他是受大仲马新近发表并大获胜利的安东尼启发,才创作出迪迪埃这个人物形象。大仲马很有大将风度,立即在两个世界评论上发表声明予以否认:“大仲马先生谨托付我们告知读者,在他本人构思安东尼一年前,玛利安德洛姆已创作完毕。因此,假如存在抄袭,也是他本人抄袭雨果,而非相反。”尽
3、管大仲马做出了表态,他个人的胜利最终还是导致浪漫主义剧作家之间的失和。两年后发生的另一件事让他们之间的争斗持续了很长时间。1833年夏,雨果看到一个叫卡萨尼亚克的职业评论家写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卡萨尼亚克对雨果大加赞扬,指责大仲马没有任何才华,只知道四处抄袭。雨果明显不会对有利于他的对比表示不满,但还是劝与他关系亲密的报纸主编不要予以发表。事实上,雨果的作品玛丽都铎立刻就要在剧场上演,大仲马及其追随者的支持对该剧的胜利至关重要,所以当时并非雨果表达对大仲马不满的好时机。尽管如此,危急时刻还是慢慢来临。大仲马创作的剧本安热尔被支配在玛丽都铎之后上演,剧院经理阿雷尔冒失地将海报词设计成:“第一天
4、演出玛丽都铎,接下来是安热尔。”其中好像示意雨果的作品难以获得胜利雨果很生气,坚信是大仲马在后面捣鬼。他当即示意报社主编发表一個月前拦下的那篇文章,卡萨尼亚克对大仲马的指责就这样出现在辩论报上。大仲马惊愕不已,马上写信给雨果:敬爱的雨果,很久以前有人告知过我,辩论报上会出现攻击我的文章,还说这篇文章虽然不是您写的,却是您授意的。我根本不信任挚友,怎么对您说呢,在我的戏剧即将上演之际,我的挚友,而非我的对头,却在辩论报上发表指责我的文章。莫非让我对此毫不在意吗?依旧是您忠诚的大仲马落款的这个“依旧”表达了深深的责怪之意,雨果的回应则很模糊,好像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意思:敬爱的大仲马,许多人在指责我,
5、有的您能想到,有的您根本想不到。作者是我的挚友,是我帮他在辩论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不要忘了,在这件事上,假如您产生一点儿怀疑我不是您友好、真诚的挚友的想法,您就是天底下最没有正义感、最忘恩负义的人。这件事很快被炒得沸沸扬扬。许多人支持大仲马,认为雨果在背后算计了他。剧院经理阿雷尔也支持大仲马,同时他也明白,这件事很有经济价值两位大家之间产生不和,这莫非不是剧院借机做广告的绝好时机吗?最终,玛丽都铎在这件事中受到很大影响,演出效果特别糟糕,雨果在剧场中被观众喝倒彩。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朱丽叶德鲁埃的表现很差,外界认为她应对剧本的失败负一部分责任。朱丽叶也因此抑郁成疾。雨果急于摆脱不利境地,想将自己写给大仲马的信公之于众,以求为自己辩护。大仲马极力劝阻,但未能奏效。雨果发表了亲笔签名信,否认自己和整件事有关。他们之间的关系由此进入长久冷战期,直到后来他们因共同反对拿破仑三世才有所缓和。(夕 梦摘自江苏文艺出版社法国文人相轻史一书,李 晨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