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和保留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观察-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前兆.docx
《中药内服和保留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观察-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前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内服和保留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观察-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前兆.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内服和保留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观察: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前兆 摘 要: 通过对本科50 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及护理分析,总结出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纳中药内服和保留灌肠液治疗以及在心理护理、操作护理等方面的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视察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4年8月2006年8月用中药内服和配制保留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1876岁,平均39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所选病例均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病例,无暴发型。且解除了细菌性痢疾、阿米巴
2、性痢疾、肠结核等特异性肠道炎1。 一般资料:患者临床症状有轻重不一的腹泻,轻者25次,重者10次以上,腹泻便秘交替出现2例,粪便糊状、黏液便18例,大便黏液脓血便30例。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36例腹痛位于左下腹或左腰部,2例腹痛涉及全腹,呈持续隐痛。 治疗方法:中药内服。发作期治疗以“清热祛湿、凉血止血、柔肝止泻”为原则,可用槐花散加减:黄连、黄柏、秦皮、槐花、炒白术、海硝等。如病程较长,宜采纳升补法,治疗用升阳去湿和血汤加减:升麻、黄芪、白术、生地、丹皮、甘草等。发热、舌红、脉急者,加吴茱萸、黄连。虚弱加党参。缓解期的治疗以健脾渗湿为原则,可用参芩白术散治疗,1剂/天,水煎分2次服。
3、中药灌肠液:大黄10g,白蔹10g,五倍子6g,仙鹤草,马齿苋各30g。每天1剂2煎,得药汁200ml滤过,灌肠前加温至3941,睡前嘱其排空大小便,取头低臀高左侧卧位,直肠病变者深约15cm,灌肠胜利后接着保持臀部抬高10分钟左侧卧位30分钟。已状结肠或以上部位深30cm,灌肠胜利后改胸膝卧位15分钟,左侧卧位30分钟,右侧卧位30分钟,使药液保持4小时以上。治疗前严格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治疗。6周后记录患者症状改善状况并复查内镜进行组织学检查。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逝,结肠镜检查发觉黏膜大致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逝,结肠镜检查发觉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
4、: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加强心理护理,常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思想、生活、工作状况,消退其不良心理,增加其信念,使其主动协作治疗与护理。灌肠后应尽量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不断与患者交谈以分散其留意力,消退惊慌心情。 灌肠护理:为患者供应整齐、宁静、舒适的养息环境,留意病室的温、湿度,灌肠时关好门窗或用屏风遮挡,留意保暖以免患者受凉。按医嘱备灌肠液,为保证药液的质量,药质宜煎浓并细致过滤,取灌肠液100150ml。如药液质淡量多会影响保留时间。灌肠前应嘱患者先行排便,保持肠道清洁。依据病变位置选择合适体位,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者取左侧卧位,病变在横结肠、升结肠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内服 保留 灌肠 治疗 慢性 溃疡性 结肠炎 护理 观察 癌变 前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