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六国论 导学案1 、诵读散文,了解作者和背景,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 、驾驭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别文言句式等文中文言学问点。3 、学习本文争论文的结构及对比论证, 方法驾驭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 本文的学习用 两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在早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本导学案。其次课按 时,按 271 课堂模式, 以 导学 案为序, 进行 学问积累, 探讨探究 , 展示沟通与点评。预 预 习 案1 1 、 作者简介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赵祯嘉佑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宋代都城衡论十篇,
2、举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举荐他作官,• • 一时名扬京师。• • 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成集就叫做嘉佑集。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2 2 、 写作背景六国论是一篇争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事实上讽刺的是北宋。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 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终灭亡的史实,示意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当对辽、夏的入
3、侵实行斗争的方式。1 写出加 横线 字的读音 率 赂 秦耶() 思 思 厥 先祖父( )暴 暴 霜露( )抱 薪 救火( )与 与 嬴 而不助五国也( ) 燕 燕 赵之君()洎 牧() 以 以 谗 诛( )革灭 殆 尽( )2 找出通假字 (1)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 找出活用字 ( (1 )李牧连却之( )(2 )以弱天下之()( (3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4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5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 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 (1 )
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 )思厥先祖父( )( (3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4 )可谓智力孤危( )( (5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5 一词多义。(1) 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 觉今是而昨非( )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 或: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或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 得: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此言得之() 至德不得()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饵()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4) 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相见恨晚( ) 死者相藉( ) 伯乐相马( ) (5
5、) 势: 其势弱于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6 特别句式 ( (1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3 )后秦击赵者再()( (4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7. 翻译 ( (1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 (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译文: ( (3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输赢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译文:探究案 小组合作,集思广益:1、 、 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别 是什么? 两
6、个分论点分别是怎样论证的?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一个分论点 是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其次个分论点是 不赂者以赂者丧。课文其次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 战胜而得 与诸侯 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 秦之所大欲 与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打算。接下来,从 思厥先祖父 到 而秦兵又至矣 几句,虽是想象之辞,• 但形象地说明白诸侯之
7、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 视之不甚惜 ,为苟 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 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 侵之愈急 ,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 故不战而强弱输赢已判矣 。而后下一确定推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定的。最终又引用古人的话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作比方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化浅出,明白易晓,增加了劝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干脆论证了第一个分 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8、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其次个分论点 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主要采纳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状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 第一层论齐国,虽 未尝赂秦 ,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 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定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 其次层分别论证 燕赵之君 的 义不赂秦 。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 但由于燕丹 以荆卿为计 ,因而 始速祸焉 ,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 邯郸为郡 ,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
9、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 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 智力孤危 没有救济,所以是在不得已的状况下 战败而亡 的。作者层层推动地从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缘由,有力地证明白 不赂者以赂者丧 的分论点,否定了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的疑问,• 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开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 无懈可击。最终从 向使三国 到 或未易量 几句,以假设的缘由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其次、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 开头。2、 、 结合写作背景谈谈第四、五段在论证中有什么作用? ?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
10、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见,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冲突,使人们在显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 豹尾 之妙。末段,作者又奇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 澶渊之盟 。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懦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事实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动身,借六国赂秦来指责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
11、,最终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如同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给予了剧烈的战斗力气和现实意义。3 、比较本文与李桢和苏辙的六国论(见课外拓展),说说三者对六国破亡缘由的分析有何不同? 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 弊在赂秦 的精辟论点 , 借古讽今 ,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苏辙的六国论则是 , 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
12、继灭亡的缘由是不能团结一样,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李桢:六国皆欲为秦所为,未及天助,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李桢观点中显著的局限性是认为 秦统一六国得天助 ,这是一种天命论思想。这种思想宣扬一切都是天生注定的,是不能靠自己来变更的。其危害性在于愚弄、奴役老百姓。六国论( 节选)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克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 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
13、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军。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英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 节选) 李 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 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 据有) 形便( 地理形势有利) 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
14、以卒自弱,而取夷灭。1. 下列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 窃怪天下之诸侯。 盖未尝不 咎其当时之士。 故莫如厚韩亲魏以 摈秦。 天下诸侯已自 困矣。A 私下 责怪排斥困乏B 私下 指责排斥窘况 C 偷偷的 过失解除困惑 D 谦词不译 指责摈弃困乏 2. 下列加 点 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以攻 山西千里之秦。 以为必有自安之计。 因得以自完于 其间矣。 而为 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若此 可以应夫无穷。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A B C D 3. 下列句子中的 乃 同 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 的 乃 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乃没水
15、而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陋者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A B C D 4. 翻译下面两句话。(4 分 )(1) 彼秦者将何为哉?(2)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1 读音 率(shuà ài )厥(ju é)暴(p ù)薪(x n )与(y )燕(y n )洎(j ì)谗(chá án )殆(dà ài )2 通假字 (1) 暴通曝,冒着 (2) 厌通餍,满意 (3) 当通倘,假如 3 词类活用 ( (1 )使动用法,使 退却 ( (2 )使动用法,使弱
16、 ( (3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月:名词作状语,一月一月地 ( (4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 ( (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究竟 ( (6 )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礼相待 4 (1) 古义:它事实上(的数量)今义:事实上 (2) 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 古义:到结局今义:连词 (4) 古义:智谋和力气今义:理解事物的实力 (5) 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人物 的事情 (6) 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 (7) 古义:不去行刺今义:: 实力、本领欠缺;水平不高 5 一词多义 (1) 非:不是 不对无,没有(2) 或:或许 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时(
17、3) 得:动词,得到 相宜,得当找到捕获看到 (4) 相:相互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他等递相,先后 亲自观看 (5)势 势 :势力形势 (6) 以:介词,因为 介词,凭借 连词,才连词,来介词,用 介词,用 介词,因为 介词,用 亡 连词,表结果,以致 介词,凭借 6 特别句式 ( (1 )被动句,为所式 ( (2 )推断句,也式 ( (3 状语后置句,即后秦再击赵 ( (4 )省略句,宾语之省略 7. 翻译:(1 )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2)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丢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丢失的土地,实际
18、也要多到百倍。( (3 )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如与秦国相比较,或许还不简单推断(出凹凸来)呢。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 弊在赂秦 的精辟论点, 借古讽今 ,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 ,以免重蹈覆辙。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苏辙的六国论则是 , 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缘由
19、是不能团结一样,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李桢:六国皆欲为秦所为,未及天助,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李桢观点中显著的局限性是认为 秦统一六国得天助 ,这是一种天命论思想。这种思想宣扬一切都是天生注定的,是不能靠自己来变更的。其危害性在于愚弄、奴役老 百姓。题 B 题 D 题 A 题】 那秦国将什么作为呢? 只是他们最终不能做秦国所做的事。解析: 题 本题考查实词的释义。结合语境,答案选 B 。题 本题考查实词的古今异义。 山西 ,战国时称崤山以西为 山西 ;不同于现在的 山西 省。 出身 文中指 自告奋勇 ;现在指家庭的阶级成分或个人早期的经验。 无穷 文中指 各种情形或势态 ;现在指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至于 文中指 到的结局 ;现在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题 本题考查虚词的一词多 义的辨析。 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 中 乃 作 却 ,表转折。 是; 于是,便; 乃至,甚至; 却,竟然。题 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 彼 ,那; 何为 即 为何。 克 ,能;第一个 为 ,动词,做;其次个 为 名词,做的事。题 本题考查对观点的理解概括实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