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名词解释.docx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名词解释.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名词解释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病变机制 探讨进展 文献综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削减,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骨骼的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类,其中原发性OP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原发性OP又分为绝经后OP和老年性OP。前者主要与绝经后雌激素不足有关,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后者主要与年龄有关,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OP1。 中医学中无骨质疏松症之名,但类似本病的症状早已散见于历代医书中。如黄帝内经中已有“腰痛”专篇,“精伤则骨酸痿
2、厥。”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行举,骨髓酸痛,气至,名骨痹。”素问•痿论云:“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因此,现多将本病归于中医的腰痛、骨痿、骨痹、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2。中医学认为,OP的病因与先天遗传、饮食劳倦、年老体衰、六淫、情志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对原发性OP的探讨不断深化,现从理论、试验及临床三个方面,对原发性OP的中医病变机制的探讨进展,作简要综述。 1 理论探讨 1.1 脏腑病机:肾虚是发病的根本。金珉廷等3依据中医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髓、其充在骨的理论,阐述了肾、骨、髓之间的病理联系,说明肾虚肾精不足,骨髓失
3、养可致骨骼脆弱无力,出现腰背酸痛、胫膝酸软等OP的典型表现。金甬4依据黄帝内经中“肾气平均,筋骨劲强”、“肾脏衰,形体皆极”的描述。认为OP是由于肾精亏虚导致骨髓化源不足,骨失所养,使骨骼变得脆弱乏力,以致骨痛,甚至骨折。有探讨表明5-7,肾虚可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特殊是下丘脑垂体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三个靶腺轴的功能紊乱,影响骨的代谢与合成,导致OP的发生。这是与中医理论相一样的。 脾胃虚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朱运平8认为,肾精依靠脾精的滋养才得以不断地补充,若脾不运化,肾精乏源,则骨骼脆弱无力,终致OP。朱小华等9从脾胃与肾、气血、肌肉骨骼、汲取消化等方面,系统论述了脾胃与老年性OP的关系,
4、并提出健脾益胃法是治疗老年性OP的一个重要方法。 肝失调达是发病的重要机制。诸病源候论•卷三•虚劳病诸候“肝主筋而藏血,肾主骨而生髓。虚劳损血耗髓,故伤筋骨也。”杜斌等10认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血气津液方能正常输布,脾才能正常运化,反之,肝失疏泄就会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从而影响筋骨的养分。 1.2 瘀血痰浊病机:素问•调经论曰:“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矣。”董滟11认为,肾虚精亏,痰瘀阻络是老年性OP的主要病机。OP中年起病,老年成疾,正是由于“肾气虚”、“天癸竭”。老年人活动削减,加之脏腑机能衰退,气血运行不畅,停滞为瘀
5、。肾虚精亏日久,必伤脾土,脾虚则痰浊内生,无形之痰留注经络关节,影响气血运行,血瘀痰浊相互交结,而痰瘀互结又可使肾虚进一步加重,影响筋骨的养分,导致OP的发生。 1.3 外邪侵袭:诸病源候论•虚劳候云:“肾居下焦,主腰脚,其气荣润骨髓,今肾虚受风寒,故令膝冷也。久不已,则脚酸痛弱。”老年人机体苍老,脏腑亏虚,气血不足,易受外邪,影响人体的气血津液,耗伤人体精气、肾气,导致OP形成12。 2 试验探讨 学者在OP中医病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探讨。倘艳锋等13在试验中发觉:中医补肾健脾法可以明显降低去势OP大鼠的破骨细胞活性,有效地防治OP发生。邹本贵等14发觉补脾制剂能显著增加OP大
6、鼠的骨小梁体积及表面积密度,上升成骨细胞并降低破骨细胞指数,有效地阻挡OP的发展。袁静等15的试验也表明:养血调肝方能明显地增加去卵巢后大鼠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上升其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或降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等的水平,延缓OP的发展。张荣华等16发觉,活血化瘀方药不仅可以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而且具有类性激素作用,对OP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3 临床探讨 3.1 流行病学探讨:谢雁鸣等17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初步确定原发性OP的证候因素为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7个常见证候为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方朝晖等1
7、8选择1000例老年性OP患者,依据中医理论分为4型,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发觉4个证候发生概率依次是瘀血阻络40.8%,脾肾阳虚38.5%,脾肾气虚35.3%,肝肾阴虚23.1%。并得出结论虚、瘀是发病时的主要病因病机。气虚、血瘀、阴虚在老年性OP发病时具有重要意义。 3.2 辨证探讨:关于原发性OP的临床辨证探讨,主要分宏观与微观两方面。 3.2.1 宏观辨证:目前,学者大多依据个人的临床阅历对原发性OP进行辨证分型,存在各种不同观点。王和群19运用中医辨证将OP分为:肝肾亏损型、脾肾阳虚型、脾气虚弱型和风寒湿盛型、气滞血瘀型5个证型。陈国全等20将OP临床辨证分为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肾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 骨质 疏松 中医 病变 机制 研究进展 名词解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