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docx
《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 - 1 - 阳西县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 (2019-2022年)(征求看法稿)为深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彻底打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通道,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我县乡村全面振兴,依据广东省商务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2018-2022 年)>的通知(粤商务建字20192号)和县委、县政府对乡村振兴安排的工作部署,制定本发展规划。一、发呈现状 (一)我县农村物流 发展 基础1.农村物流产业
2、基础发展良好。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在经济中占的比例较大。近年来我县主动发呈现代农业,致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8 年全县农业总产值 88.97 亿元,增长 2.5%。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全县粮食播种面积 34.57 万亩,总产量 12.81 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 30.98 万亩,总产 11.92 万吨;薯类种植面积1.29 万亩,总产 1.3 万吨;大豆种植面积 0.77 万亩,总产 - 2 -0.17 万吨;玉米种植面积 1.53 万亩,总产 0.46 万吨。全年落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22.46 万亩。其中,蔬菜 15.63 万亩,总产 18.87 万吨;西瓜 3
3、.08 万亩,总产 4.68 万吨;花生 3.41万亩,总产 0.5 万吨;甘蔗 0.34 万亩,总产 0.93 万吨。上洋西瓜、织贡蒲牌尖椒、溪头五彩番薯、东水山茶、上洋玉荷苞荔枝、儒洞妃子笑荔枝种植基地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全县肉猪存栏 19.96 万头,出栏肉猪 44.48 万头,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4.33%、4.77%;牛存栏 2.42 万头,出栏肉用牛1.65 万头,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4.72%、4.45%;家禽年末存栏 208.62 万只,出栏家禽 753.36 万只,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4.51%、4.58%;累计肉类总产量 4.7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4.43%。全年渔业总
4、产量达 48.50 万吨,同比增长 0.76%,占全市渔业总产量 41%(全市 2018 年渔业总产量 119.16 万吨),总产值 47.66 亿元,同比增长 0.26%。我县农产品大部分以供应本地市场为主,特殊是粮油产品基本在本地销售,外销量较大的农产品有水果、蔬菜、苗木、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其中水果、蔬菜、苗木、畜牧产品主要以国内销售为主。农村消费实力持续提升,2018 年我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5 万元,增长 9.7%。全县丰富的农产品产量、47.4 万常住人口的农副产品需求、宽广的供应外销市场渠道、持续提升的农村消费实力为农村物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农村物流基础设施
5、不断完善。目前,全县地方马路通 - 3 -车总里程达到 1760.28 公里(其中县交通运输局 1631.88 公里,马路局 128.40 公里)。其中国道 1 条 50.6 公里(马路局);省道 2 条共 77.84 公里(马路局);县道 11 条共 184.78公里;乡道及以下马路 1397 条共 1447.10 公里。截至 2018年底,阳西客运站共 11 个,其中一级客运站 1 个,程村、塘口、儒洞、沙扒、上洋镇各 1 个,新圩 3 个、溪头 2 个。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的农村客货运网络。江湛铁路顺当建成通车,阳西阔步迈入高快速铁路时代。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大力推动宽
6、带光网城市建设,4G 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3.农村物流服务实力显著提升。2018 年,全县完成马路货物周转量 8.4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3%。全县拥有冷冻企业11 家,冷链仓储 7.39 万平方米,冷库容量 6.55 万吨,冷链水车 180 辆。在县城设有网点的物流公司有顺丰快递、圆通、申通、邮政、中通、韵达、德邦以及农村客运班车,在我县部分镇或少量村设有物流网点的仅有邮政的邮乐购和阿里巴巴的天猫优品服务站。农村地区传统的邮政物流、商贸物流以及新兴的电子商务物流,共同构建了覆盖县、乡(镇)、村三级的农村物流体系。4.农产品物流集散地条件较好。我县共有大小农贸市场27 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中,年
7、交易额超过 1 亿元有 2 个。交易品种主要有水产品、家禽、蔬菜、日杂、肉制品等,交易方式以现货贸易为主,商品主要来源本土。我县农产品交易市场营业面积达 5.64 万平方米,有档口 2880 个,供应了近 - 4 -1 万个就业岗位,发挥着物流集散的重要作用。5.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蓬勃发展。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逐步增多,市场流通新业态发展快速。从销售渠道看,除传统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销售网点外,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发展快速。2018 年,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形成从农产品种植与采摘、分拣和加工、仓储至配送的科学、高效生产流程,有效削减了中间环节,用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实现了产销直达,全县设立农村淘宝店达 2
8、0 多家、邮乐购 45 家。2018年 12 月 26 日我县获得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授予兴农扶贫阳西县品牌站的称号,是全省获得授予该称号 10 个品牌站之一,也是阳江市唯一获得此称号的县。 6.农村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和销售,大大提升了农村物流发展质量和水平。目前获评国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 13家,市级以上农夫专业合作示范社 20 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3 家,市级示范社 7 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 10 家,红心鸭蛋、吊桩养蚝获评国家地理标记爱护产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集成生产模式,集合分散的农户产能,开展标准化生产,统一包销并进
9、行规模化运输,农夫创收保收取得良好效果,在肯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物流成本过高和网络渠道不畅问题。7.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了物流效率。信息技术逐步运用于农村物流。2018 年,冷链企业 9 间,冷链物流信息化助推 - 5 -全程冷链不断发展,不仅满意了农产品的保鲜需求,还降低了损耗率。通过运用物联网及卫星定位技术,实现了农资流通的在线监控,实现物流车辆即时定位、补货配货电子化等。全县标准化托盘逐步推广,车货匹配平台等才智物流技术加速运用,活鲜运输技术扩展应用,预包装冷却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产品损腐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二)发 展瓶颈 。1.部分地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不少农村地区
10、无法满意大型物流车辆通车要求,山区网络及移动手机信号不稳定,不能满意电子商务的基本要求;物流基础设施与自身需求不相匹配,快速及物流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意;共用型农村仓储设施缺乏,共享共用物流体系特别薄弱;单个农村小规模农业生产者没有财力建设仓储设备,造成大量农产品在上市时果贱伤农、丰产不丰收;缺乏集合快递、邮政、商超、便利店、物业管理等一体的商贸驿站,造成车辆载货率不高。 2.农村物流成本较高。我县农村多丘陵,农业种植分散和农村人口低密度分布,导致农产品运输和物资配送成本上升;农产品保鲜期短、运输要求高、价值低、重量大的特性,加大了运输困难,导致较高的物流成本严峻制约农村物流发展。 3.农村物流
11、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较低。由于缺乏物流信息平台、车货匹配平台等信息手段支持,农村物流企业多数以 - 6 -线下揽货方式为主,物流供需无法有效对接;规模小而散,托盘、笼车等专业物流设施应用不足,包装、装卸、分拣等作业流程尚未标准化,减弱了物流运行效率;普遍仅限于供应简洁的运输服务,不能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货物跟踪调配、物流信息查询、智能化配送等,经营模式低端粗放,无法满意现代化物流发展须要。一些大型农产品流通中心交易模式仍较传统,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产品集散实力不强,市场辐射范围较窄。农村小规模生产模式下品种选育、施肥施药、采摘分拣、包装标识等缺乏标准,难以达到农产品标准化流通要求。 4.多头管理缺乏整
12、合。长期以来,我县物流业存在多头参加、条块分割的状况。发改、交通运输、商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供销、邮政等部门职能与农村物流业务均相关,部门间既存在职责交叉又存在信息壁垒,每个部门均有涉农资金和政策,但资源分散,存在整合不够、效率不高的问题。现有农村物流节点由各快递、物流企业依据业务须要自发布局,都往经济旺盛人口密度高的镇村设点,偏远村庄物流网点则几乎空白,影响了农村物流统筹规划和科学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 2022 年,初步建成与农村居民生活、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相匹配,布局合理、高效畅通、特色突出、管理现代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 7 -推动构建完备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依托各镇
13、特色农产品,盘活、新建一批农村物流重要节点。谋划新建设项目,汲取国际先进的农业技术及国内外农副产品展示展销、冷链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功能,延长上下游产业,推动三个集中(集中生产、集中物流、集中选购),促进三化联动(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现代化),带动农夫增收致富。每个镇至少建设 1 个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每个村统一建成标准化的商贸驿站物流服务点。 推动农村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提高。大力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将农产品预冷保鲜比例提升至 30%,农产品物流费用占 GDP 的比重下降 10%左右,推动农产品损耗率下降。 推动农村物流经营主体运营规模化。推动各类物流主体上下游拓展经营实力提升,初步形
14、成一批智能化水平高、综合服务实力好、竞争力强的农村物流企业。推动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支持农村物流信息化平台发展,推动实现车货有效匹配。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构建以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为支撑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布局。县城内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或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建设或升级改造县级农村物流中心,整合县级商贸流通市场、干线物流、快递物流、农资配送等资源,强化县域农村 - 8 -物资下行配送和农副产品上行的物流服务实力。乡镇以商超、邮政、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客运站点、快递集聚点等为依托,设立乡镇农村物流综合
15、服务站,整合乡镇快递收发、农村电子商务、农资代购、农产品代销等资源,打造上接县、下联村的中间物流节点,支撑农村各类物资的中转仓储和分拨配送。行政村以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邮政及供销服务点、便利店、客运站点等为依托,建设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推动行政村实现各类物资最初一公里和最终一公里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同步构建县镇村三级农村应急物流体系。开展农村物流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阅历做法。专栏 1农村物流网络布局 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县域与外部区域之间物流交换的枢纽节点,作为县域范围内物资集聚和物流组织的中心。乡镇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上接县、下联村的中间节点,担当区域内物流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物流 建设 发展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