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不同]对马之魂.docx
《[马之不同]对马之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之不同]对马之魂.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之不同对马之魂 陈传席,博士,现任中国人民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别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法国Queens高校教授。曾任美国Kansas高校探讨员。南京师范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画马之历史沿革 中国绘画史中的马,成熟且有特色者,要追溯到汉代的画像砖和画像石。画像砖和画像石的马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但汉代绘画尚属不自觉状态,画马不是为了审美,完全出于政治和功利目的。 到了唐代的曹霸和韩斡,画马才达到一个高峰,这也是中国绘画史画马的最高峰。唐人画马画法比较工细,线条细而柔,比如铁线描或者高古游丝描,没有粗细改变。先用线条把形体骨骼刻画出来,然后用淡墨
2、渲染,再加上淡色一层层染,要染上好多遍。作品完成后,看上去很细润,这和当时人们极为推崇潇洒和文雅有关,但内在魄力也是自不待言的。 到了宋代李公麟那批人画马,也基本是唐代的风格。当然李公麟独创了白描,就是线条勾出来,再淡墨染染不着色。但基本方法还是源于唐代。始终到元,赵孟、任仁发等画马的画家,基本也还是继承唐代,画法也是一样的。尤其是赵孟画马成就最突出,而他主见复古肯定要学唐代,所以他画的马跟唐代是一样的。明清时代的画马没有多大独创,是学元的,又是学唐的。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美术史中的经典作品,唐宋元明清的作品,都是很文而静地勾出来,淡墨染再加一点颜色,很逼真很传神。格调的高下,就看线条和色调的功力
3、。线条功力深,色调淡雅,就高。当然马的神态也很讲究。宋代一个叫龚开的,他画瘦马,把肋骨都画出来。他的寓意是瘦马代表清官,清官自己瘦天下肥;肥马则代表贪官,自己肥而把天下搞瘦了。只有到了徐悲鸿,他那大写意的马才和历代画家的风格完全脱开。 徐悲鸿画马 徐悲鸿不是用细细的线条来勾写马,而是用书法的笔意来抒写自己的感情。马画得特别传神生动,主要强调气概。徐悲鸿把前人的方法和程式都打破了。他自己的造型实力强,素描画得好,还解剖过活马。我们看他在素描集里有许多画马的素描,他对马的骨骼肌肉结构都很了解。造型问题一解决,笔墨就洒得开。他用写意的线条勾出轮廓后,然后再挥墨。他不光烘托出马的气概,刻画出马的神态,
4、而且更重要表现在笔墨上面,使笔墨得到大的解放。以前画家画马,只着重表现马的形和神的生动,而徐画马不但强调马的形和神的生动,更着重笔墨的生动(传神)。这是他的重大贡献。应当说,徐悲鸿画马是中国绘画史的一个里程碑,是唐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此后画马几乎都学徐悲鸿,像尹瘦石、刘勃舒等等。刘勃舒早期的马基本是徐悲鸿的,后来年龄大了觉得该有自己的风格,他就变了。尹瘦石等人的马,也是学徐悲鸿的。事实上徐之后全国画家和学画的人,凡画马者,差不多都学徐悲鸿。 徐悲鸿与黄胄 受徐悲鸿影响的画家,黄胄最突出。黄胄和徐悲鸿不同的地方,是他采纳速写笔法,但论成就赶不上徐悲鸿。徐悲鸿的马有一种古君子的风度,看上去特别高雅。
5、黄胄缺少儒雅和名贵,他的笔下只是一只只动物。画的驴就是驴,马就是马,就是运输工具。这一点他远不如徐悲鸿,六朝时谢赫讲的“六法论”,最关键的“气韵生动”就是讲的气质精神状态。这一条黄胄就缺少。但他也有超过徐悲鸿的地方,他用笔更生动,有种透亮玲珑的感觉。黄胄用速写入画,速写本身就是生动的,他速写又好,速写入画笔墨更敏捷。这两点他比徐悲鸿强,徐悲鸿正因为没有这个,他才能以稳重的笔墨表现名贵的气质。绘画确定于意识,画家不自觉就将意识表现在作品里面了。徐悲鸿有君子风度,身份和修养非同一般,自然而然就表现在马的形态中。黄胄不像徐悲鸿从小四书五经都读过,受过传统的国学教化,又到西方留过学。这些经验黄胄都没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之不同 不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