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届山东省荷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费孝通先生在差序格局以及礼治秩序两章节中,向我们表达了一个以父 系社会为核心向外波纹式延伸的家族观念,为我们展示了其核心论点“中国的乡土社会 是一个极其稳定、变化很慢的熟人社会: 这一论点会使人联想到,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红楼梦中描写的不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稳定、变化很慢的熟人社会吗?贾史 王薛是红楼梦中具有稳固社会地位的结合体,是联谊关系盘根错节的命运共同 体。四大家族通过常年累月的经济、婚姻以及政治上的链接,建立了一个稳固家族联 盟。因为稳固,后来受到保护的子孙后代在“前人栽
2、树,后人乘凉的庇护下不思进 取,四大家族宅府的大门中,已经生出一种犹如“不知身外事”的境地。这与费孝通先 生在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文中所谈到的空间、时间尺度上文字在乡村的价 值有异曲同工之妙。乡土中国中提到的“文盲”,由于空间尺度上彼此之间联系过于 紧密而不需要多余的语言进行交流,或者是因为时间尺度上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 活定型,其历史轨迹也是一条直线,语言足以传递代际经验,不需要文字,导致文字 无法下乡,社会渐渐向原始部落“退化工 那么在四大家族间也是如此,他们由于联系 过于紧密而不需要因为对方做出任何多余的改变,渐渐地也步入了“退化的阶段。这 样,当面对外界突如其来的变故时,他们这一命
3、运共同体很容易就会乱了阵脚,而走 向衰败。当然,当事情变得更糟时,贾府也做出了努力。例如:在探春兴利除弊这一章回 中,探春发挥自己的商业头脑,实施了“开源节流的策略,将大观园中荒置的田地租 给嬷嬷们耕种收取地租,不仅将贾府中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还能“开源净赚了几 百两银子。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即使探春的努力能够为贾府带来巨大的优势,但也不 得不成认,探春自身存在的局限限制了她的思维,也限制了她的行动。由于自己“女儿 身的限制,探春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只是在贾府中进行,只是在大观园中进行,只是 熟人与熟人间的交易,没有打破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并没有进化到真正的商业思 维。在红楼梦中,最令人唏嘘的莫过
4、于宝黛的“木石前盟二 为了应对外界的冲 击,保住最后的地位,四大家族权衡利弊之后,不顾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感情,直接为 和液体小质点,而这些在空气中无处不在的物质正是气溶胶。气溶胶可自然产生,比 如云、雾、霾、飘在空中的灰尘,都是气溶胶。 ,人的很多行为都可以产生气 溶胶,比方呼吸、咳嗽、说话、吐痰、呕吐、大小便(水冲洗)等。这些行为产生的 飞沫有大有小,大飞沫很快落到地面或物体外表,微小飞沫可以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 间,。21 .以下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大约是取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之意,所以才把它翻译为“胶”B.这种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这
5、就是它被翻译为“胶”的原因C.之所以翻译为“胶”,大约就是取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之意D.被翻译为“胶”的原因,大约就是这种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七、材料作文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开始, 长征系列火箭实现第一个1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次发射用时7年多:第三个 100次发射用时4年多;第四个10。次发射仅用了 33个月。2021年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北斗卫星团队核心成员平均年龄36
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 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2022年4月25日光明日报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是我国科技和社会半个世纪以来开展进步的缩影,在这一波 澜壮阔的进程中,年轻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述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 cA2. C(1)首先由费孝通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的论述引出中心论点;(2)然后论证四大家族结盟 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3)接着以探春兴利除弊为例分析贾家应对变故的经济举措;(4) 最后以“弃黛保钗
7、,为例分析贾薛两家应对外来冲击在婚姻方面的努力。3. (1)从活动目的看,探春只是发挥自己的商业头脑,“节用、兴利”,以解决荣府的入不 敷出问题。(2)从活动范围看,仅局限于大观园熟人之中,不具商业的流通性。(3)从活 动影响看,成功是小范围的,并没有像商业思维那样给贾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消除贾 府大的宿弊。【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由于出身富贵,才得以清楚荣府入不敷出的危机“错。从原文“探春虽生于富贵之家,幼 时因为庶出,也许生活不如嫡出那样舒服,故能深知荣府的积弊“看,因为探春是庶出,幼 时的生活可能不如嫡出舒服,才清楚地了解荣府积弊。应选C。1. 此题考查学生对多
8、个信息进行比拟、辨析的能力。A.选项共两处错误:其一,文盲,因空间、时间尺度的紧密联系”分析错误,从原文看, “紧密联系”只指的是空间尺度;其二,“结盟后过于亲密的关系,导致”错误,从原文 看,导致四大家族走向衰落的原因是他们结盟后“联系过于紧密而不需要因为对方做出任何 多余的改变工 应选Ao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对应材料中“四大家族通过常年累月的经济、婚姻以及政治上的链接,建立了一个稳固 家族联盟的观点。B.对应“受到保护的子孙后代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珀勺庇护下不思进取”的观点。答案第1页,共12页C.写的仅仅是荣府内的家庭矛盾,在材料一中没有与此对应的观点。D.
9、对应薛宝钗与宝玉结婚是四大家族利益至上的表现的观点。 应选C。2.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首先展示了费孝通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的观点“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极其稳定、变化 很慢的熟人社会”,接着提出这一论点使人联想到红楼梦中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极其 稳定、变化很慢的熟人社会”,然后亮出观点“贾史王薛是红楼梦中具有稳固社会地位 的结合体,是联谊关系盘根错节的命运共同体”;第二段指出四大家族结盟的原因,“四大家族通过常年累月的经济、婚姻以及政治上的链 接,建立了一个稳固家族联盟”,并指出结盟的后果,“因为稳固,后来受到保护的子孙后 代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庇护下不思进取,四大家族宅
10、府的大门中,已经生出一种犹 如“不知身外事”的境地”;然后以费孝通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文中所谈到的空 间、时间尺度上文字在乡村的价值为比照,分析四大家族“由于联系过于紧密而不需要因为 对方做出任何多余的改变,渐渐地也步入了退化的阶段。这样,当面对外界突如其来的 变故时,他们这一命运共同体很容易就会乱了阵脚,而走向衰败”,进一步分析结盟的后果 很严重;第三段以探春兴利除弊为例分析贾家应对变故的经济举措,她实施“开源节流”的策略,虽 然看起来为贾府经济作出了努力,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探春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只是在贾 府中进行,只是在大观园中进行,只是熟人与熟人间的交易,没有打破根深蒂固的乡土观 念
11、,并没有进化到真正的商业思维”;第四段写“为了应对外界的冲击,保住最后的地位,四大家族权衡利弊之后,不顾宝玉与黛 玉之间的感情,直接为宝玉做出了弃黛保钗的选择”,这一选择是贾薛两家应对外来冲击 在婚姻方面的努力。3. 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信息分析解决问题、针对某一做法写评论的能力。针对结论“探春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并没有进化到真正的商业思维”,我们可以从探春开展活 动的目的、范围、影响等角度进行评论。(1)从活动目的看,材料二第一段末尾说“探春虽生于富贵之家,幼时因为庶出,也许生活不如嫡出那样舒服,故能深知荣府的积弊;而收入不敷支出,那么为荣府最大的危机”;为答案第2页,共12页了解决这个经济危机
12、,探春进行了改革,材料一第三段说“在探春兴利除弊这一章回中,探 春发挥自己的商业头脑,实施了开源节流的策略”,材料二第三段也有“计探春在大观园内 所作的改革,只有两件事。一是节用二是兴利即以大观园花卉、树木的收入,充 为购买这些物品之用: 可见探春只是发挥自己的商业头脑,“节用、兴利。以解决荣府的 入不敷出问题。(2)从活动范围看,材料一第三段说“探春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只是在贾府中进行,只是 在大观园中进行,只是熟人与熟人间的交易,没有打破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并没有进化 到真正的商业思维”,材料二第二段也说“探春行使权力只限于大观园之内,故其改革亦限 于大观园之内。探春的改革仅局限于大观园熟人
13、之中,不具商业的流通性。(3)从活动影响看,材料二第二段说“探春行使权力只限于大观园之内,故其改革亦限于 大观园之内。然而大观园乃是荣府的一部,整个荣府腐化到无法改革,那么只改革区区的大 观园,不但没有用处,而且大的宿弊每可助长小的宿弊,改革小的宿弊,绝不会使大的宿 弊因之消灭“,探春的改革只在大观园中进行,其成功是小范围的,并没有像商业思维那样 给贾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消除贾府大的宿弊。4. BD5. (1)照应题目及上文兄弟就义的情节,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整严谨。(2)表达了人们对 兄弟二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赋予“血灯”以“烈士精神不灭”“引导后人前行”等象征意 义,深化主题。6. (
14、1) “一二动作”例如:兄弟二人仰天大笑和深情相望的动作,既表现出他们对敌人的 蔑视,又表现出兄弟感情的深厚。兄弟二人双膝扎地、面向陈州叩头、再相望等动作表 现出他们深明大义又不忘孝道的思想性格。兄弟再相望、相视而笑、站起来等动作,一 脸“红牡丹”的特写,表现出他们不忘孝道、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等性格。(2) “片言只语” 例如:吴公干伸颈大呼,“杀,杀,杀!”,表现出他英勇豪放、视死如归的性格。兄 弟二人相互让对方动手的谦让之词,表现出他们重情重义、视死如归等性格。【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原文只是交代“吴公干闻讯,弃军投之,在书社做招待“,从文中看,受到革命思想
15、的熏 陶是在他进入书社和同盟会的领导人接触之后的事情,选项中“受到了兄长革命思想的熏 答案第3页,共12页陶”于文无据。应选Bo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小说夹叙夹议”分析错误,“真可谓无所畏惧了,仅仅这一句话构不成夹叙夹议手法。 应选D。6.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小说最后一段写一位画家以兄弟二人就义的景状创作了一幅名为血灯的油画。从结构上看,小说题目就叫“血灯”,结尾写画家的油画叫做“血灯”,照应了文章的题目; 同时,这幅画是以兄弟二人就义的场景创作的,这样也照应了上文兄弟就义的情景,“敌人 当然不允许他们磨磨蹭蹭,端来两盏灯,放在他们面前,先杀
16、吴公锦,鲜血扑灭了一盏 灯,再杀吴公干,鲜血扑灭了第二盏灯。兄弟俩的鲜血交叉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很大的红 色十字架! ,这样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整严谨。画家为兄弟二人作画,而画作是可以流传的,文章借此表达了人们对兄弟二人的怀念和敬 仰之情;画作名为“血灯”,“灯”有照亮黑暗的作用,正如吴公干所说“革命党的血,就是灌 溉自由的肥料“,吴氏兄弟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不灭,一定会像灯火一样引导后人前赴 后继参加革命,这样赋予“血灯”以“烈士精神不灭”“引导后人前行”等象征意义,深化主 题。7. 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塑造手法的鉴赏能力。抓住“一二动作和“片言只语”,举出相应事例加以分析。(1) “一二动作”
17、例如:敌人提出他们兄弟谁先杀了对方就可以活命,“公锦和公干二人一听此言,禁不住仰天大 笑,笑毕,兄弟俩深情地望着“,“仰天大笑”的动作是对敌人这种离间手法的蔑视;“深情 地望着”的动作那么表现出兄弟感情的深厚。临死前兄弟二人唯一牵挂的就是他爹娘,吴公锦提出给爹娘磕头,“言毕,兄弟俩双膝扎 地,面朝陈州方向给爹娘咚咚咚叩了三个响头”,“双膝扎地”“面朝陈州方向”磕头的动 作,写出兄弟二人对爹娘的愧疚,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只能抛小家为大家,兄弟二人双 膝扎地、面向陈州叩头、再相望等动作表现出他们深明大义又不忘孝道的思想性格。答案第4页,共12页 磕完头之后“兄弟俩再相望,都是一脸红牡丹。二人相视一
18、笑,站了起来”,“红牡丹”是 因为二人磕头很郑重和虔诚,说明他们对爹娘的感恩、愧疚,表达出他们不忘孝道;“相视 一笑”说明他们不惧死亡,大义凛然,“站了起来”是准备好英勇就义,写出他们视死如归的 英雄气概。(2) “片言只语”例如:敌人审讯吴公干时,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为革命而来,无所畏惧,朱元璋的天下,失之胡 儿,即不还之朱家,也应还之汉人!。敌人要将他斩首,他说“革命党遍天下,杀之难, 杀之尽更难!不杀革命党,革命党就不多!革命党不多,革命就不容易成功。革命党的 血,就是灌溉自由的肥料!杀,是我求之不得的! ”并伸颈大呼,“杀,杀,杀! ”,这些语 言描写虽然不多,但却表现出他英勇豪放、视死
19、如归的性格。敌人让他们互相杀死对方,他们在给爹娘磕头之后互相谦让,“哥说:兄弟,你动手 吧?弟说:哥,你动手吧?。在生死面前他们都愿意让对方活命,宁愿自己去死,相互 让对方动手的谦让之词,表现出他们重情重义、视死如归等性格。8. CD9. C(1)任城王李道宗在库山打败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把原野上的草全烧了,率兵轻 装逃入沙漠。(2)如果不趁着他们聚居在一起的时候攻取他们,一旦他们四处散开,怎么能够再捣毁他 们的巢穴呢?10. 敌军刚败,士兵逃散,战斗力减弱。敌人君臣父子离散,局势混乱。战机难得,不可错失。【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太宗派使者指责他,并征召伏允入朝,伏允假称
20、有病不来朝,还为他的儿子尊王求 婚。太宗容许了,让尊王亲自来唐迎娶,尊王又没有来,于是与吐谷浑断绝了婚约。“上”是主语,“遣使让之”是连动短语作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其子尊王是同位语,作“为”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答案第5页,共12页 应选c。10. 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文中指唐太宗之女弘化公主”错误,根据“吐谷浑王诺曷钵来朝,以宗女为弘化公主妻 之“可知,弘化公主不是唐太宗之女,是宗室女子。应选D。11.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一直到达吐谷浑西部边境于阑”错误,根据“闻伏允在突伦川,将奔于阑,契芯何力欲追
21、 袭之”可知,于阑并非吐谷浑西部边境,并且李靖军队也未到达于阑。应选C。12.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败吐谷浑于库山”,介词结构后置,在库山打败吐谷浑;“野草”,原野上的草; “走力逃跑。(2) “因”,趁着,趁机;“倾”,捣毁,毁坏;“岂邪”,固定格式,怎么能够.呢? 1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根据“今一败之后,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可知,当时吐谷浑刚败,士兵逃散,战斗力减弱 应乘胜追击。根据“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于拾芥”可知,敌人君臣父子离散,局势混乱,拿下他 们很容易。根据“此而不乘,后必悔之”可知,战机难得,不可错失,应
22、乘胜追击。参考译文:唐太宗贞观八年。当初,吐谷浑可汗伏允派遣使臣到唐朝进贡,使臣还没有返回,吐 谷浑就在都州大肆抢掠而去。太宗派使者指责他,并征召伏允入朝,伏允假称有病不来 朝,还为他的儿子尊王求婚。太宗容许了,让尊王亲自来唐迎娶,尊王又没有来,于是与 吐谷浑断绝了婚约。伏允年老,听信他的臣下天柱王的计谋,屡次侵犯边境。(伏允)又拘 捕了唐朝使者赵德楷,唐太宗派使者告诉他(放人),(使者)来回往返了十次才让赵德楷返 回。又接见他们的使者,亲自去前殿告诉他们祸福利害的道理,但伏允终究没有悔改的心答案第6页,共12页思。己丑(二十一日),唐太宗下诏大举讨伐吐谷浑。皇上想派李靖做主师,因为他年老,
23、难以烦劳。李靖听说后,主动请求出征。唐太宗非常高兴。十二月辛丑(初三日),任命李 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制管辖各路大军。(李靖)联合突厥、契芯的兵力攻打吐谷浑。贞观九年春天正月,党项原来已归附唐朝的各部,都反叛唐朝归附了吐谷浑。三月庚 辰(十四日)洗州的羌族人也叛变逃到吐谷浑,杀了刺史孔长秀。夏天闰四月癸酉(初八 日)任城王李道宗在库山打败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把原野上的草全烧了,率兵轻装逃 入沙漠。唐军将领都认为:“马没有草,疲弊瘦弱,不可深入。”侯君集说:“不是这 样。以前段志玄军队回师,才到都州,吐谷浑士兵就已到城下。因为当时敌人仍然完整充 实,他们部众愿意为他效力。现在被打败以后,他
24、的士兵都如鼠逃鸟散,连探听消息的侦 察兵都没有了,君臣离散,父子失散,攻取他们如同拾取草芥那样容易。不抓住这个机 会,以后是要后悔的。”李靖听从了他的意见。把部队分为两路,李靖和薛万均、李大亮 从北路,侯君集和任城王李道宗从南路追赶敌人。李大亮在蜀浑山打败吐谷浑,俘获他的首领二十人。将军执失思力在合茹川打败吐谷 浑军。李靖督率各路军队经过破石山黄河之源,到达且末,一直走到了吐谷浑西部边境。 听说伏允在突伦川,将要逃往于阅,契法何力想要追上去袭击,薛万均总结先前失败的教 训,坚持说不可。契芯何力说:“敌人不是定居有城郭,而是随水草迁移,如果不趁着他 们聚居在一起的时候攻取他们,一日他们四处散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菏泽市 高三二模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