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办法.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办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办法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方法 第一单元 打算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数一数10以内的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老师一方面给学生展示校内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化。另一方面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驾驭状况,让学生感知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驾驭状况。 在详细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视察,
2、充分地数。在学生数数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紧密相联,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在“比多少”的活动中,老师要给学生创建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视察、操作、尝试,帮助学生体验一些详细的比较方法,理解“比多少”的道理,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二、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数一数 结合详细的情景数一数10以内的数。 认一认10以内的数。 通过视察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至10的人和物体。 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1至10各数。 让学生尝试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数
3、量。 数数有多少颗爱心。 有( )颗 会认读1至10各数。 能用十以内的数说一句话,讲一讲教室里一些物品的数量。 比多少 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会推断数量的“多”“少”“同样多”。 依据“多”、“少”、“同样多”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能运用比多少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比一比,谁多谁少。 (1) 在少的后面画“”。 (2)在多的后面画“”。 (3)在少的后面画“”。 (4)在多的后面画“”。 画一画。 (1)画,比多。 (2)画,比少。
4、5个人来吃饭,椅子够坐吗? 每个杯子都有盖吗? 找挚友,把数量同样多的连起来。 其次单元 位置 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有:上下、前后、左右。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阅历,但不肯定能精确地加以推断。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相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在详细教学中,老师可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学问基础,对“上、下、前、后”等教学内容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要引导学生以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
5、标记为中心进行辨别。老师可以利用教材供应的资料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体验,避开抽象地让学生推断。二、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上下 相识“上、下”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结合实物和图形辨别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辨别三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会用语言描述物体上下的相对位置关系 猴灯笼在鸡灯笼的( )面。 鸡灯笼在狗灯笼的( )面。 狗灯笼在猴灯笼的 ( )面。 你能用“上、下”说一句话,讲一讲教室里一些物品的位置吗? 让学生视察生活,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常常用到“上”、“下”、“前”、“后”。 前后
6、相识“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结合实物和图形辨别两个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辨别三个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会用语言描述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 小羊在小鹿的 面,小羊在小猴的 面。 小鹿的前面有 和 。小羊的后面有 和 。你能用“前、后”说一句话,讲一讲校内里的一些物品或建筑物的位置吗? 乐乐从前往后数是第5个,从后往前数是第2个,这一队有多少人? 左 右 相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通过让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辨别左、右位置的关系 学生初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以自己为标准,推断左右;也
7、能够初步体会以对面人物为标准推断左右. 口令嬉戏:抬抬你的左手,跺跺你的右脚,用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右耳,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左耳。用一句话介绍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从左往右数你是第几人?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人? “上下楼梯靠右行”的实践活动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贝贝的左边是(爸爸 、 妈妈 )(要求:正确答案后打“ ”) 爸爸在贝贝的 边;贝贝在爸爸的 边。(左边 右边)(要求: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贝贝在爸爸的 边;妈妈在贝贝的 边。(左边 右边)(要求: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第三单元 1-5的相识和加减法 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有5以内各数的相识
8、、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学问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先。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验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二、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注及评价方法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5以内各数的相识 认、读、写5以内各数。 驾驭5以内数的依次和数的组成。 相识符号“>”、“<”、“=”的含义。 会认、读5以内各数并会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依次,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驾驭5以内数的依次。 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
9、内数的大小。看数划线。 1 2 3 4 5 (1)图中一共有( )个图形。(2)从左往右数, 是第( )个。(3)请圈出前3个图形;把第3个图形涂成红色。 填一填 53 24 2> =3 5以内各数的加法和减法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看图列出5以内的加减算式。 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2 4+1= 0+5 = 3-0= 第四单元 相识图形(一) 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相识图形(一)”这部分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学问领域,隶属于“图形的相识”。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起先,主要是从形态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相识物
10、体和图形。教材主要是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对几种基本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些感性相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分辨和区分,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基本的显著特征,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本单元是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起始,它是后面进一步相识图形、了解图形特征以及图形的测量和变换的基础。二、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相识图形(一) 使学生直观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分辨和区分这些图形。 让学生在很多立体图形(实物或透视图)中,能精确地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请把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编号写在相应盒子下面的横线上。 数一数。
11、 长方体有( )个 圆柱有( )个 正方体有( )个 球有( )个 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和用数学沟通的实力。 让学生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洁几何图形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相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哪组能站稳?在能站稳的下面画“”。 数一数 ( )块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态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利用这些图形进行简洁的拼搭设计。 第五单元 610的相识和加减法 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是在系统学习“15的相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相识和相应的加减法。本单元的内容包括:610的相识和加减法、求未知加数、
1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特别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相识和加减法计算最干脆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610的相识和加减法 使学生相识610各数。 使学生娴熟的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依次和位置。 (1)一共有( )只。 (2)把右边的6只圈起来。(3)从左边数起,把第7只涂上颜色。 使学生驾驭610数的依次,会比 较他们的大小,娴熟的驾驭10以内 各数的组成。细致视察,仔细
13、动脑,动手画画! 使学生进一步相识“”、“”、“” 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 的大小。 请你把这些小果子按从小到大的依次串成一串: 使学生能比较娴熟、正确的 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使学生能比较娴熟、正确的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 信任你能算对。5+5 2+8 8-3 8-7 10-4 6+2 9-4 0+7 5-5 10-7 4+4 0+6 7-5 6-4 10-1 5+4 = 9-4 = 4+ = 9- = 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求未知加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使学生能比较娴熟、正确的口算10以内
14、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使学生能比较娴熟、正确的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在数学学习中渗透思想教化。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酷爱家乡、酷爱自然、爱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化,促进学生在情感、看法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相识 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数、读、写1120各数,数的组成,1120各数的依次和大小,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板块的内容。1120各数的相识是在学生相识了610各数,是在十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对今后计算的精确和娴熟程度产生干脆的影响。小学一年级学生
15、的思维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学问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殊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要求学生能数、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驾驭20以内数的依次和大小,在此基础上能够娴熟地口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二、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相识1120各数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 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驾驭20以内数的依次和大小。 使学生初步相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 能够正确地、快速地读、 写1120各数。 使学
16、生能够娴熟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 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并能说 出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 一组成的。 知道1120各数的依次,能 按肯定的依次数1120各数。 会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 相识十位、个位,知道10个 一是1个十。 会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 能娴熟正确地口算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看图写数。 填空。 依据数画珠子,并比较大小。 根据从1-20的依次连线,看看得到的是什么。 按依次填一填。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能娴熟正确的口算十几加几 和相应的减法。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0+3=( ) 16 4=( ) 12+( )=18 17( )=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一年级 上册 学业 水平 达成 评价 标准 办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