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危害与灾害防治.docx
《煤矿职业危害与灾害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职业危害与灾害防治.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易产生种类众多的职业危害因素,会导致发生 大量的职业病。煤矿灾害众多,事故频发,事故会造成生产活动的暂 时中断或永久终止,并会引起人员伤亡或(和)财产损失。事故具有 因果性、条件性和规律性,还具有偶然性、必然性和可预防性。防治 煤矿灾害,最重要的是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后得到应急救援。为此, 要加强对煤矿职业危害和灾害防治。第一节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一、煤矿作业特点我国大多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而且绝大多数为井工开采。煤矿 井下作业环境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作环境特殊我国 95%以上的煤矿是井下作业,井深平均在400m以上。(1)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空间狭窄,活动受限,阴暗潮
2、湿,没有阳 光照射,能见度低,工作条件相对艰苦。(2)工作场所不固定,工作面不断搬迁,采掘设备要随着采掘工 作面推进而不断推移,并且地质构造常有变化,地下开采技术条件复 杂。(3)工作地点由于采深较大,受地热、人体和机电设备的散热、 水分蒸发等因素影响,井下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气候条件较差。(二)作业强度大煤矿工人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这种情况易使工作人员劳累 疲乏、体能下降、反响迟钝,极易产生焦躁情绪;在煤炭生产过程中, 作业人员还要随时随地与水、火、瓦斯、顶板冒落、掉罐和跑车等多种灾害事故作斗争。因此,煤矿生产是劳动强度非常高、劳动条件非常艰苦的工作之一。(三)生产系统工艺复杂煤矿井
3、下生产具有多工种、多方位、多系统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 特点,采煤、掘进、通风、机电、排水、供电、运输等各系统中,任 何一个工种、方位或细小的环节出现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问题都可能酿成事故,甚至造成重大、特大事故。(四)自然灾害严重(五大自然灾害)我国煤层赋存条件较差,大多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致灾因素多、 机理复杂,伴生的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矿井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水、 火、矿尘、破碎顶板、冲击地压及有毒有害气体威胁煤矿平安生产,易引发重大平安事故。煤矿是工矿企业中事故死亡人 数最多的行业。(五)职工劳动技能素质偏低煤矿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不高。我国煤矿用人多,人员 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自我保护意
4、识和能力,违章作业现象严重。(六)煤矿职业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煤矿尘肺病患者达30万人,占总尘肺病患 者的一半左右,每年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数十亿元。此外, 风湿、腰肌劳损等职业疾病在煤炭行业普遍存在。二、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防护(一)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 用并导致疾病的因素称为职业病危害因素。煤矿企业中主要的职业危 害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可产 生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如岩尘、煤尘、水泥尘和混合性粉尘等。生 产性
5、粉尘可引起矽肺病、煤矽肺病和煤肺病。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管理应采取三级防治原那么,其中一级防治指 杜绝或减少粉尘对人体危害作用的机会。(2)有害气体。在矿井空气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存在CH4、CO、 CO2、氮氧化合物及H2S气体等。这些有害气体能引起缺氧室息、 急性中毒及肺气肿、中毒性脑病等。(3)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煤矿生产性噪声和振动主要来源于机械 化生产。噪声可引起噪声聋,振动可引起局部振动疾病等职业危害。 煤矿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到达或者超过8h的, 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o(4)不良气候条件。矿井内气象条件的基本特点是气温高、湿度 大,不同地点风速大小不等和温差大等,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职业 危害 灾害 防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