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表格版(共10页).doc
《2019届高考《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表格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表格版(共10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生活与哲学基础原理第一单元 哲学概论:(一)1、哲学的起源和任务?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的含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二者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哲学与时代
2、的关系 时代的经济、政治决定哲学。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反作用于时代经济、政治。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二)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有二: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是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
3、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三)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1)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2)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3)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
4、有机统一;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性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复习必背第二、三、四单元: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个部分。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哲理的应用模式:先表述哲理(原理即世界观,这要求我们方法论。)再具体说明题目材料中哪些内容体现这观点。材料体现有几个哲理,答案就要分几点组织。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的唯物论原理名称原理内容(世界观)方
5、法论应用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一般用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帝、鬼神、观念等。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注:本条原理包括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两条哲理,一般分开用)1 物质决定意识(重点)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应用】这是常用的哲理,一定要记熟 一般来说,材料中出现“事实,现象现状,情况状况,国情,形势等词语”是关于物质具体形态的描述;判断“物质决定
6、意识”常用词句:因时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从当地(当时);根据情况;在形势下;符合实际;在现状上;各地各部门;适时等;可先找“名词性词语(状况,事实)”,接着找“意识”,材料中如有以下词语是反映意识的:思想、理论、主义、观点、观念,计划、方案、方针政策、路线,措施,科技文化,道德,精神,法律相关的词语。(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重点)分二哲理: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即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即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促错阻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
7、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当材料中有涉及“人们有能力认识事物或认识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制定了方案、计划;获得了认识上的什么理论与发展”时使用。3规律具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具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题目材料中特别强调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违背规律则受到了惩罚时,方可使用,否则只使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观点。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重点掌握】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这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8、;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应用】运用此原理分析我们认识、改选世界所取得的成就,重在怎样才能取得成功5、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6、运动
9、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什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
10、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为什么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1 么样1 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
11、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第二部分:认识论(涉及实践、认识、真理等概念)原理名称原理内容(世界观)方法论应用认识论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用时一般分为4点组织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先要能在材料中找到相关性的动词,如:深入(实际),走访,座谈,2.在材料中找内容: 在实际中得到了什么认识-来源; 认识进一步提高-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
12、识结果得到证实“对与错”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这认识应用到实际中-目的和归宿2真理观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在实践中坚持、检验和发展真理。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
13、就决定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认识,新探索,人类在认识和研究自然和社会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发展。 材料中一个认识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内容不断丰富完善。 第三部分:
14、唯物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发展;一个实质与核心是矛盾。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 联系观(总特征之一)原理名称原理内容(世界观)方法论应用系观1、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
15、观点看问题。2、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从固有事物联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先看材料中是否有两个以上事物(不同的主体)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要素:再找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一般有关连词连接。如有利于;影响;事关;结合:相协调、相促进等;个别材料内容可能没有明显的关连词,这要从其意思上把握。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
16、条件为转移。材料中说到事物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结果时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也不能离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首先在材料中要找到一个表示整体的词语,后要找到一个表示这个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个要素的词
17、,而且整体与部分是同性质的(要么同是抽象,要么同是具体),而矛盾的普遍性(抽象)与特殊性(具体)辩证关系则不属于整体与部分关系。一般模式:花与树;鸟与群;个人、民族、国家;万世与一时;农业与农民;工作全局、顾大局;全国一盘棋5、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与哲学 2019 高考 生活 哲学 原理 方法论 表格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