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流行病学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市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流行病学特征.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昌市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南昌市017岁儿童损害的流行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措施供应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南昌市住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共调查017岁儿童9 155名。结果 1 a内损害发生436例,发生率为4 762.4/10万。男性的损害发生率(5 600.8/10万)高于女性(3 679.6/10万,P=0.001)。发生率排在前3位的损害类型依次是跌伤(1 627.5/10万)、动物致伤(1 093.3/10万)和道路交通伤(644.5/10万)。结论 南昌市儿童损害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儿童自身的平安意识教化,并且供应一个平安的环境,以削减损害的发生。 创
2、伤和损伤;对比探讨;流行病学方法;儿童 R 179 G 479 R 641 A 1000-9817(2008)04-0316-03 近年来,损害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峻威逼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损害已成为青少年的首位死因1。我国因损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加2。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下,笔者于2005年对江西省南昌市儿童进行了损害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南昌市儿童损害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供应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纳3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正比的概率抽样方法进行抽样,选
3、取调查时已在南昌市户内居住(包括流淌人口和常住人口)超过15 d的全部人员,包括新生儿、短期出差1个月以内或去其他人家寄宿15 d以上、在校寄宿的中小学生,以及因病或损害长期住院者。共对南昌市各县区的9 155名017岁儿童进行了调查。 1.2 损害的界定标准 损害是指突然发生的事务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3。此次探讨的损害仅包括致死性或非致死性人体损伤的损害事务,造成了就医或误学/工1 d及以上或死亡。 1.3 方法 本调查所用问卷是在儿童平安联盟于东南亚国家和北京调查所用标准问卷的基础上,依据江西省城市、农村实施的预调查分析,经3次修改完善后,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疾
4、病预防限制中心认可的调查问卷。并由经过特地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问卷调查。为保证调查质量,成立了质量限制小组,在调查实施前对专职督导员和调查员进行严格培训。调查现场质量限制实行多级监督、复核和卷面审查的方法。调查资料由专业的录入公司采纳双人双机录入。所得数据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状况 见表1。 共调查017岁儿童9 155名,其中1 a内损害发生436例,发生率为4 762.4/10万。由表1可见,0、1岁组中,男女儿童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388,P=0.122;2=2.435,P=0.119),5、10岁年龄组儿童损害发生率均是男性高于女
5、性(2=6.799,P=0.009;2=5.377,P=0.02)。1517岁组男女儿童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104,P=0.147)。117岁儿童损害发生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降低(2趋=121.5,P=0.001)。 2.2 儿童损害类型分布 在调查的损害类型中,发生率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跌伤(1 627.5/10万)、动物致伤(1 093.3/10万)和道路交通伤(644.5/10万)。上述3类损害分别占损害发病构成的34.17%,22.94%和13.53%。其他损害分别为锐器伤(10.09%)、钝器伤(6.42%)、烧烫伤(5.50%)、扭伤(3.90%)、加害行为(1.8
6、3%)、被下落物击中(0.69%)、窒息(0.46%)、电击伤(0.23%)和溺水(0.22%)。 由表2可见,各年龄组儿童损害类型分布不同,0岁组主要损害类型是钝器伤、烧烫伤、跌伤、交通伤;14岁组的主要损害类型是跌伤、动物致伤、锐器伤;59岁组和1014岁组的主要损害类型是跌伤、动物致伤和交通伤;1517岁组损害的主要类型是交通伤、跌伤、锐器伤。 道路交通伤发生率为644.5/10万,在儿童损害中占第3位。以1517岁组最高,达715.7/10万,0岁组最低,为252.5/10万。男性交通伤发生率(639.5/10万)与女性的交通伤发生率(650.8/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3
7、1,P=0.362)。城市儿童道路交通伤发生率(786.4/10万)高于农村儿童(593.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75,P=0.006)。 道路交通伤发生时儿童所运用的交通工具最多的是自行车,占59.3%;其次是步行,占23.7%;再次是摩托车,占6.8%;其他如三轮车、公共汽车、农用车/拖拉机、卡车、电动车等占1.7%。 2.3 城市和农村各年龄组儿童损害发生率 城市和农村各年龄组儿童损害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组为59岁组(2=8.968,P=0.003)。农村儿童损害发生率(5 238.2/10万)高于城市儿童(3 435.4/10万),2=13.135,P
8、=0.001。 3 探讨 目前,损害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不仅加大了干脆医疗费用的支出,而且造成潜在生产力的巨大损失4。国外有关损害的探讨表明,青少年是损害的高发人群5。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南昌市儿童损害发生率为4 762.4/10万,男童损害发生率高于女童,可能与男童相对好动、顽皮和冒险等心理因素及行为特点有关6。各年龄组中,以14岁组的损害发生率最高,可能与14岁组的儿童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自我爱护意识且活泼好动有关。只要社会、学校和家长共同做好健康教化工作,消退损害隐患,损害是可以预防和限制的7。在0岁组中,男女儿童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各年龄组均是男性高于女性,而男性和
9、女性损害发生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降低。 农村儿童损害发生率高于城市,可能与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存在更多能导致损害发生的危急因素,如农村的猫、狗等均为放养,加大了发生动物咬伤的危急性;同时农村相对缺少平安教化,也是导致农村儿童较城市儿童更易发生损害的缘由。农村儿童损害的预防对策,主要应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损害的健康教化,提高人们的平安意识和自我爱护意识,同时应加强平安管理,严格规范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管理,削减各种损害的发生8。 在此次调查的12种类型的损害中,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跌伤、动物致伤和道路交通伤。跌伤居此次损害调查的第1位,该类损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其发生缘由多与玩耍和运动有关,只要多加防
10、范、变更危急环境可降低跌伤的发生率9。本次调查跌伤的儿童,主要为从楼梯上、窗台上甚至床上坠落而致,此类损害可以通过加强防护栏及变更坠落面的性质等加以预防。 道路交通伤中,以1517岁组发生率最高,与这个时期儿童好动的行为特点有关10。一方面他们已有了与成人几乎相同的走出家门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心理和生理上又不成熟,缺乏自我爱护的实力,因此,较易受到损害11。城市儿童道路交通伤高于农村,这与城市的道路困难、车辆多、人流多有着干脆的关系,而儿童又具有活泼好动、自我防护实力差的特点,所以应加强城市的交通管理,创建一个相对平安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应当加强儿童的自我爱护意识。国外也有不少降低损害胜利的例子可
11、以借鉴,例如日本每年2次在小学开展交通平安教化,教化主要采纳嬉戏的方式,儿童简单接受,也有爱好学习12。通过教化变更人们错误的相识,消退侥幸心理,使居民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爱护自己的人身平安,也爱护他人的平安。 在我国,损害也已成为儿童严峻的健康问题,由于我国的经济、文化、传统习俗的特点,使得儿童意外损害的发生水平处于较高状况13。损害作为一个常见、多发性损伤,已经构成了城市与农村儿童身心的严峻威逼。依据儿童损害相关行为发生特点,全社会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早期平安教化14,使儿童了解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类危急,开展生活技能教化,使儿童驾驭限制心情、沟通沟通技巧,完善自我教化,提高自我概念;同时,应增
12、加执法力度,削减交通和游泳场所存在的平安隐患,将儿童损害造成的危害限制在最低水平。 4 参考文献 1 王声.我国损害流行病学亟待开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131-133. 2 向伟,丁宗一.儿童意外损害的预防措施.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876-879. 3 张东,鲍晨辉,冯春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意外损害现况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 470-1 472. 4 刘婷婕,吕旺盛,张克明,等.高校生损害健康教化的需求评估.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498-500. 5 LAWERENCE RB,DINESH M.Injury co
13、ntrol.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6:1. 6 李炳雄,陈寿江,程梅月,等.永康市中小学生意外损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66. 7 林汉生,郭畅,王声,等.广州某中学学生常见损害类型及其缘由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513-514. 8 张乃杰,赵旭明,徐雪华,等.莱州市农村居民损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医学动物防制,2004,20(12):732-734. 9 肖艳杰,李锦伟,高献树,等.青年学生跌伤的回顾性调查分析.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24(4):30-32. 10李湘生,宣英琴,朱敏,等.中学生损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146-149. 11高爱萍,陆秀文.儿童交通损害相关因素分析与干预.南方护理学报,2005,12(2):17-19. 12徐浩锋,李剑森,马文军,等.广州市部分人群交通损害意识定性探讨.华南预防医学,2005,31(2):29-31. 13张立新.儿童意外损害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 048-1 049. 14星一,季成叶,白燕,等.北京市中学生损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14-115. (收稿日期:2007-08-08;修回日期:2007-11-0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