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音乐下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六年级音乐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音乐下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课、开心的感觉开心的感觉真好总1课时第1课时 20xx年 月日教学目标:会使用音乐标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教学重点:掌握四三拍歌曲的韵律特点并准确演唱。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七度音程音准的掌握,结束句的演唱。教学用具:录音机、歌盘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现代舞吗?学生:喜欢!教师: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好吗?教师:在跳舞的过程中你的心情怎么样?学生:很开心,高兴。教师:那么,你们开心的时候都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呢?学生:大笑、唱歌、跳舞设计意图:以综合的舞蹈艺术形式(学生喜欢的现代舞形式),让学生体验开心、愉 快的心情,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此环节教师和学生在
2、现代舞的音乐中共同进行表演) 二、新授环节1、学习舞步(在开心的感觉真好的伴奏音乐中,学习圆舞曲的基本舞步。)教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跳舞,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三拍子的基本舞步。先看 老师跳一下。(1)左脚上步原地踏步两次,右脚退步原地再踏步两次。舞步要轻盈、身体要随着音 乐起伏。(左二三、右二三)(2)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做一次。(3)这次我们加上手的动作,可以两三个人一起围成圆圈来表演。随音乐一起来跳一 跳,动作要优美,看看哪位同学的舞姿最美。设计意图:音乐具有弥漫性,在舞蹈的学习中,无意识记音乐的旋律,降低了歌曲学 习的难度,因为歌曲都是听会的,此环节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
3、效率。把舞 步学习放在前面,是为了让学生的身心、肢体与音乐密切结合。2、聆听歌曲:教师:刚才我们用舞蹈的形式来表达了自己开心的情绪,下面老师请大家安静的来听一 首歌曲,听听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学生:开心.高兴地情绪教师:歌曲是几拍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四三拍子、情绪是欢快、优美等教师:同学们听的真认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现在请同 学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分几个局部?(教师范唱)学生:歌曲分两局部。教师:回答的非常准确。设计意图:第一次听录音的范唱,让学生静听音乐,了解歌词的内容。第二次教师有 感情的演唱,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歌曲的节拍情绪的理解和感受。3、学唱歌曲
4、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 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将耙: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精耙。楷耙,名宇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 青棵炒面,藏族群众吃饭一一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 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酥油茶: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客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 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 都分不开。”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不一日喝完,热 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四、了解内蒙
5、:1、先我们启程去的是内蒙,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 地区。教师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天堂。你们了解的内蒙是怎样的?(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你们知道它的民风民俗吗?(比方平时的生活习惯、节日、活动之类)2、教师小结(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 “逐水草而 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局部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 被誉为“草原骄子”。)首先我们来看看内蒙古的服饰。(1)、洁白的蒙古包(2)、马奶酒与手扒肉(3)、草原“那达慕”(4)、成吉思汗陵教学札记:五十六个民族总12课时第3课时 20xx年 月日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各民族
6、的歌曲,体验、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 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风格。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各民族音乐风格。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民风民俗。教学用具:录音机、歌盘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绚丽多彩的各族民歌浩如烟海,民歌有如璀璨夺目的明珠, 闪耀着耀目的光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财富。中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 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 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 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
7、、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 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等。民歌反映着人民生活中种种真实的感受,让劳动 者得以吐露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愿望,因此一切欢乐和痛苦、无奈和愤怒、热烈和谐ag, 种种这些情感都会不可防止地反映到民歌中来,一首首歌向我们展示着人民的生活,引领着 我们走向民族灵魂的深处.二、新课1、复听,学生谈自己听完后的感受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是民歌的海洋,每一个蒙古包里,每一位蒙古族同胞 的口耳之间,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上辈人传给他们的歌。蒙古民歌洋洋洒洒,浩如烟 海,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无法估量的音乐宝库 蒙古人有 三件宝,那就是:草
8、原、骏马和蒙古长调2、你还听过哪些内蒙的民歌?3、实践与创作三、组织下课教学札记:第一课齐步向前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能积极参与歌表演活动;3、喜欢聆听铜管器乐曲,并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表达少先队员积极向上、朝气 蓬勃的精神面貌。4、听辨铜管乐器家族成员的不同音色。教学重点: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喜欢聆听歌曲红领巾进行曲教学难占:引导学易即兴创编表演教学用具: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1=C 2/41 2 3 4 5 1 5 5 6 3 3 5 4 3 2 1 小朋友们
9、好,你好 你好,何老师你好!二、基本训练1、发声练习1=F 3/45 3 5 3 2 1 6 3 2 5 3 53 2 1 6 31u 2、节奏练习:教参第2面要求:拍准休止符、附点音符,节奏稳定 三、新课教学1 老师范唱;3:引导学EM la音轻声模唱曲谱;4、按节奏读歌词;5、带唱歌词;6、跟琴唱歌;7、全班齐唱。四、参与表现师:既然我们都爱自己的红领巾,那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来唱?1、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请同学表演唱。五、总结下课,听音乐出教室。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练习1、发声练习2、视唱(1)、1=C 2/43 4 5 6 5 34 5
10、 6 5 34 51 7 6 5 (2)、1=C 2/41 71 6 77 67 5 6 5 6 3 44 3 5 2 1 3 5 1 1 7 7 65 6 5 j_0 3_6 50 2_4 3 2 1 三、新课教学师:上次课,我们学了红领巾进行曲,下面,我们再来复习一下。1、复习歌曲红领巾进行曲2、欣赏铜管乐器家族图片,并听辨铜管乐器家族成员的不同音色。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听辨是有困难的,因此学生要认真听辨音色。3、作品欣赏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当兵的人管选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四、总结下课师:费的音乐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听音乐出教室。第二课外国民歌集锦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
11、、能积极参与歌表演活动;3、能从音乐网站里找到歌曲的故事传说,准确把握歌曲的节拍韵律,深情 的演唱洛雷莱的歌曲。4、通过听名曲赏名画,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对伏尔加河船夫曲和 蓝色多瑙河的不同感受,并能哼唱其歌曲的主旋律。教学重点: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喜欢聆听歌曲伏尔加河船夫曲和蓝色多瑙河教学难占:引导学易即兴创编表演教学用具: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1=C 2/41 2 3 4 5 1 5 5 6 3 3 5 4 3 2 1 小朋友们好,你好 你好,何老师你好!二、基本训练1、发声练习1=F 3/45
12、 3 5 3 2 1 6 3 2 5 3 53 2 1 6 31u二 辛万里新学I、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师问:“歌名为啥叫老黑奴 ?2、老师范唱;带唱曲谱;3、引导学生用la音轻声模唱曲谱;4、按节奏读歌词;5、带唱歌词;6、跟琴唱歌;7、全班齐唱。第二课时1、教师拍击夏日泛舟海上的典型节奏型,学生模仿,找到3/4的韵律感。2、完整欣赏全曲,找出歌曲中用重复和摸进手法开展的旋律分析。2、老师范唱;带唱曲谱;3、引导学生用la音轻声模唱曲谱;4、按节奏读歌词;5、带唱歌词;6、跟琴唱歌;7、全班齐唱。8、欣赏伏尔加河船夫曲采取音画结合、听唱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歌曲的主题动机,并能随着音 乐感受
13、力度变化。欣赏是可以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音色进行分析。第三课时1、教师拍击洛雷莱的典型节奏型,学生模仿,找到6/8的韵律感。2、听古希腊神话洛雷莱的故事,完整欣赏全曲。2、老师范唱;带唱曲谱;3、引导学生用la音轻声模唱曲谱;4、按节奏读歌词;5、带唱歌词;6、跟琴唱歌;7、全班齐唱。教学后记:学生能按照教师指导认真学习,存在问题气息不够,高音音准有点 偏。第三课多彩的乡音(七)课题:陕西民歌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知识一一中国民歌,从而了解各地中国民歌的风格,为欣赏各 地民歌做好铺垫。2 .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拥军秧歌。初步感受陕西和陕北民歌的演唱 风格,并由此认识到风格
14、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作用。3 .通过欣赏一组不同地区的民歌,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歌风格,培养听辨民歌所 属类别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4 .通过活动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二、教学重点.学习音乐知识-中国民歌1 .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拥军秧歌.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三、教学难点.能让学生掌握各种民歌的风格特点1 .培养学生听辩民歌所属类别的能力四、教具准备钢琴、挂图、录音机五、课时安排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走进西部,放眼陕西,感受民歌,了解船夫利用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黄河和当地人民生活的情景,初步感受西部音乐、 陕西民歌高亢、粗暴、豪放的风格特点。2 .学
15、唱歌曲,合作表演歌曲节奏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歌曲的主题旋律重复了5次,教师指导学 生听唱,要使歌曲的演唱更加地道。3、比照拓展,把握风格把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和陕北拥军秧歌进行比拟,让学生发现这两 首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歌曲名称地区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拥军秧歌黄河船夫曲第二课时L学唱甘肃民歌刮地风山西民歌交城山a.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刮地风是一首流行于甘肃的著名小调。歌词简洁,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 下面乐句是由上面乐句音乐素材开展而成。因此,歌曲显得节奏鲜明,音调明快, 歌词简练,短小方整。这首歌曲是降b调,四分之二拍子,单乐段的山歌。教学重点是在演唱中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风格。该曲中衬词使声
16、音扬起来, 尾音往上甩,辅以稍快速度,表现了该曲的风格。c.让学生找出全曲中的几种主要节奏型,并用手拍出来。d.找出乐句中共出现的几个音1 2 3 6后进行视唱练习。e.重点唱熟第一乐句。其余的乐句只需找出与第一乐句不同处练习即可。f.反复聆听录音,指导学生掌握衬词唱法,从而把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学后记:这首歌音高较宽,学生演唱时,有较大的难度。跟着录音唱时, 难以把原调唱准,只有降调,才可以演唱。对山西民歌交城山中的衬词唱得 不够准,唱不出韵味来。第三课时1.欣赏东北民歌新货郎、河北民歌回娘家a.介绍歌曲的背景b.要求学生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歌曲的难点在二至七小节,要学生多练习。c.歌曲中装饰
17、音,要唱得连贯、圆润。2、复习陕西黄河船夫曲、拥军秧歌,甘肃民歌刮地风,山西民歌 交城山教学后记:学生基本能按照本歌的情绪演唱。但对切分音唱得还不够准确。第四课校园歌曲【教学目标】从学唱歌曲校园里的小白杨和外婆的澎湖湾中,用歌声表达自己对 童年生活的热爱和对校园学习生活无限留恋的情感。能用自己喜欢的音乐表现方 式体验歌曲中的意境。第一课时学唱校园里的小白杨1、说一说让同学们回忆一下六年级学习生活中记忆最深刻的人和事,唤起同学们对校 园、对同学、对老师的美好回忆。2、听一听聆听校园里的小白杨,讨论歌曲中同学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 校的眷恋与热爱,引出主题。再次聆听歌曲,分析歌曲的结构特点。
18、3、唱一唱先识谱唱,注意音准,特别是8度大跳。4、议一议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第二课时1、说一说让同学们说一说有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故事。同时用歌曲外婆的 澎湖湾的伴奏音乐作为背景于纽约播放。2、听一听聆听歌曲的范唱,聆听前可以设问:(1)作者怎样表达自己对外婆的思念?(2)歌曲可以分成几个局部?(3)情绪是怎样的?3、唱一唱重点练习切分节奏。4、总结教学后记:学生能按照教师指导认真学习,存在问题气息不够,高音音准有点 偏。教师:这次,我们轻声高位置的随着录音来学唱一遍歌曲。(注意声音位置教师指着歌 片)教师:刚才在演唱的过程中有几个地方唱的不够准确,我们一起随老师的琴唱一下。(教 师纠正
19、缺乏)A纠正音准(随琴完整视唱一下曲谱)B结束句的演唱教师:下面我们把这首歌曲完整的随琴唱一遍(注意声音位置),看看歌曲中都出现了 哪些音乐记号?学生:换气记号、跳音记号、重音记号教师:教师指导学生演唱带有音乐标记的乐句。及时纠正缺乏。教师:最后我们完整的随音乐伴奏有表情地来演唱一次歌曲。教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除了用齐唱的形式,我们 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演唱?学生: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教师:下面我们就来试着来唱一下,看看效果如何?(随伴奏演唱,教师参与)教师:你们觉得这样唱怎么样?学生:听起来感觉挺好。教师:还可以?(教师和学生分句接龙演唱)设计意图:音乐知识
20、技能的掌握以及歌曲演唱的处理都渗透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短时高效的学会歌曲。(注重学生的声音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音 乐记号进行歌曲的演唱。)三、(全班同学边唱边跳开心的感觉真好)结束本节课教学札记:祝你快乐总2课时第2课时 20xx年 月曰教学目标:在圆舞曲基本舞步的学习中、聆听体验中感受3/4的韵律特点及歌曲风格。 教学重点:聆听祝你快乐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教学用具:录音机、歌盘教学过程:1 .聆听乐曲。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2 .再细听乐曲。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
21、音乐再现 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3 .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4 .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如有条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谱)。5 ,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 舞动作。6 .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7 .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第五课走近音乐大师(三)课题: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欢乐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全体学生参与演奏,培养学生竖笛和其他乐器的演奏水平及 合奏的能力。2 .通过学生亲自演奏作品,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
22、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分析作品,模仿并实践演奏,完成教学。1 .发挥特长生的优势,让他们有更多的展示空间。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演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器乐演奏的兴趣。1 .通过分析演奏作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使学生 更加关注他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教学意图】复习上节课内容,并通过复习的内容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 作品,提高对作品的理解;通过实践演奏,可以进一步理解作品并对变奏 曲式这一创作形式有更深刻的体会。【教学分析】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通过音乐艺术实践,从而增强学 生对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
23、践过程,培养学 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 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各种演奏形 式,以学生普遍学习乐器的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 发,在普遍参与中开展自己的特长。【背景分析】欢乐颂是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其中以第四乐章最为著名。作品采用变奏 曲式。作品的主题并不难,在备课时,因为教材没有提供谱例,为了使学生能够 更好地分析、演奏作品,笔者通过屡次聆听作品,记录了作品的完整曲谱,并以 简谱和五线谱两种版本对照发给学生。不同的班级,演奏的形式也有所不同。课 下的练习,是完本钱节课的基础。课上,每一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六年级 音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