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地铁项目施工测量与监测施工方案50.docx
《大型地铁项目施工测量与监测施工方案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地铁项目施工测量与监测施工方案50.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型地铁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测施工方案9.1 施工测量方案施工测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其工作质量的 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与施工单位的效益。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监理工程师提供本标段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 点及书面资料,我单位在合同约定期内,按照上述基准点(线)以及合同工程精 度要求,测设施工控制网,并对测量过程和计算数据进行可靠的复核,确保放样 过程精度满足要求、数据计算准确无误,将相关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9.1.1 施工测量总体方案基本原那么和一般要求1、基本原那么(1)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进行校检,确保其精度满足测量要求,专人操 作,妥善存放。(2)实
2、行测量点位换手复核,未经复核的测量桩点一律认为是无效桩点。(3)及时准确建立施工场区内地面及地下导线网。(4)所有测量桩点设在地层稳固、便于查找和保护的地方。(5)及时进行测量平差,分析测量中产生的误差,开展QC活动,不断提 高施工测量水平。(6)对永久性测量标志和地质、地震观测桩等应予保护,未经有关部门同 意,不得损坏。(7)加强测量管理及技术工艺管理,严格监控建筑施工偏差,严禁侵入限 界。(8)支护结构的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均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施工前 应按各有关单位最后认可的施工图进行复核,并妥善保护,在施工期间应经常复 测,被损坏的测量点要及时补测。2、一般要求(1)工程现场控制桩,
3、由工程经理部技术部门负责接桩、使用、保管,交序号工程要点如果通视条件不允许,采用一井联系三角形定向+两井定向。一井定向法:在地面趋近导线点上测量竖井内悬挂垂球的两根垂线的方位 和坐标,在车站底部,将已布设的基坑底部控制点与车站中的吊锤线联测, 即可将地面坐标系中的坐标与方向角传递到地下去,经计算求得地下导线 各点的坐标与导线边的方向角,以组成地下控制测量的起始边基线点。一 井定向投点时,把点间距尽量拉大些,最好投三个点,保证始发井控制点 有检核条件,且尽量保证每次联系测量投点时都投在这三个点上。以便取 屡次联系测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控制点坐标。一井定向联系测量方 法详见以下图。联系三角形测
4、量基坑上下联系三角形应满足以下要求:竖井中悬挂钢丝间的距离C应尽可能长;定向角a应小于1,呈直伸三角形;a/c或a/c宜小于15 a、a 为近井点至悬挂钢丝的最短距离; 上、井下同时测量两垂球线间距较差W2mm;联系三角形定向推算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的较差应小于12%方位角平 均值中误差为8”。两井定向法:在地面趋近导线点上测量车站基坑内悬挂垂球的两根垂线的 方位和坐标,在基坑下,将已布设的始发基线边控制点与竖井中的吊锤线 联测,即可将地面坐标系中的坐标与方向角传递到地下去,经计算求得地 下导线各点的坐标与导线边的方向角,以组成地下控制测量的起始边基线 点。两井定向联系测量详见以下图。基坑上下联
5、系三角形应满足以下要求:竖井中悬挂钢丝间的距离C应尽可能长;定向角a应小于1,呈直伸三角形;a/c或a/c宜小于15 a、a 为近井点至悬挂钢丝的最短距离; 上、井下同时测量两垂球线间距较差W2mm;联系三角形定向推算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的较差应小于12%方位角平 均值中误差为8”。两井定向法:在地面趋近导线点上测量车站基坑内悬挂垂球的两根垂线的 方位和坐标,在基坑下,将已布设的始发基线边控制点与竖井中的吊锤线 联测,即可将地面坐标系中的坐标与方向角传递到地下去,经计算求得地 下导线各点的坐标与导线边的方向角,以组成地下控制测量的起始边基线 点。两井定向联系测量详见以下图。序号工程要点钢丝钢丝井
6、上、井下同时用1”级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角6测回,测边往返各测4测 回,测边相对中误差W 1/80000。每次定向测量独立进行3次,取3次平 均值为一次定向成果,点位中误差W 10mm,定向中误差W 4no高程传递测量包括地面趋近水准测量及地下趋近水准测量。测定近井水准点高程的地面趋近水准路线附合在地面相邻精密水准 点上。趋近水准测量执行精密水准测量标准。高程传递测量方法详见以下图。车站高程传递测量高程传递测量时,地上和地下安置的两台水准仪同时读数,并在钢尺 上悬吊与钢尺检定时相同质量的重锤。传递高程时,每次独立观测三测回, 每测回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地上、地下水准点的高差较差小于3mm。
7、三测回测定的高差进行温度、尺长改正,当井深超过50nl时进行钢尺自重 张力改正。3、车站地下控制测量地下结构在施工期间存在变形,埋设在结构上的测量标志也不稳定,另外在 施工中不慎会碰动或损坏测量标志。因此,需要经常复测和检查。地下平面和高程测量应包括地下施工导线测量、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和地下施工水准测量、施工控制水准测量。表车站地下控制测量序号工程要点1施工导线测量随着工程进展应首先布设施工导线,施工导线平均边长30m,角度观测 中误差应在6之内,边长测距中误差在土 10mm之内。2施工控制导线测 量当地下空间具备布设施工控制导线时,应选择稳固、标志完好的施工 导线点,组成施工控制导线。施工控制
8、导线测量采用LeicaTCRP1201+全站仪施测,左、右角各测二测 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小于4,边长往返观测各二测回, 往返观测平均值较差小于4mm。施工控制导线最远点点位横向中误差应在25mm之内。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前,应对已有的施工控制导线进行检测。检 测点如有变动,应选择另外稳定的施工控制导线点进行施工控制导线延 伸测量。施工控制导线在车站完工前应测量三次,其测量时间与定向测量同步。 重合点重复测量的坐标值与原测量的坐标值较差小于10mm时,采用逐 次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控制导线延伸测量的起算值。3地下高程测量地下高程测量应包括地下施工水准测量和地下控制水准测量。地下施
9、 工水准点每50m设置一个,地下施工控制水准点每100m设置一个。地下施工水准测量采用DSZ2水准仪和5m铝合金塔尺进行往返观测,闭 合差在20JLmm (L以千米计)之内。地下控制水准测量在车站完工前独立进行三次,并与地面向地下传递 高程同步。重复测量的高程点与原测点的高程较差应小于5mm,并采用 逐次水准测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下次控制水准测量的起算值。地下控制 水准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向地面精密水准测量。盾构段控制测量1、趋近测量平面控制点至洞口的平面过渡点不可超过两个,过渡点必须为固定观测平台, 相邻点间垂直角W30 ,采用一级导线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平面过渡点测量的 要求为:测角中误差W2
10、 ;地面高程测量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T50308-2017)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实施。2、联系测量表9. 1. 2. 2-1联系测量要点序号工程要点1联系测量筒介通过竖井将地面平面、高程点成果传递至井下,并依次作为地下控制网的 起始点,视需要确定起始点个数。传递到井下的平面控制点设置固定观测平台, 高程点设置标准水准点。方向传递精度W2,坐标传递精度W2mm。2平面控制 点传递用导线法和联系三角形法;选定长期稳定的起始点位置;导线法传递应尽量减少短边数;校正测量附件和测量仪器的各项指标;以提供的控制点为定向点进行传递测量,平面点传递的垂直角30。,导 线法采用左右角观测和往、返测
11、距取平均进行计算;保证地下起始点满足贯通的要求;地下起始点须经常检查(每次使用前)3高程传递采用两台精密水准仪加钢尺同步观测,钢尺必须施加鉴定时拉力,并进行温 度改正,高程传递应独立观测四组数据,四组高程传递数据较差3mm; 选定较为稳定和便于保护的起始点位置;保证地下起始点满足贯通的要求;地下起始点须经常检查(每次使用前)。施工放样测量9.1.3.1 车站放样测量1、围护结构测量对于成排或有规律分布的钻孔灌注桩位放样,首先根据场地周围施工控制点 放样其桩位的轴线控制点,轴线控制点至少放样三个,采用“十字交叉法”,将桩 中心引到四周。对于单个或极其少量无规律分布的钻孔灌注桩桩位放样,根据设 计
12、图纸计算出桩心坐标,将坐标直接输入全站仪,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 直接放出钻孔灌注桩桩心位置。施工过程中围护桩外放15cm,以满足施工需求。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T50308-2017)要求,基坑采用 围护桩结构,其施工测量技术需满足:放样允许误差纵向不应大于100mm、横 向为。+ 50mm,围护桩竣工后,应测定各桩位置及与轴线的偏差,其横向允 许偏差值为0+50mm。2、车站冠梁及钢支撑测量在围护桩全部施工完成之后,需对冠梁进行测量控制,依据本标段设计图纸计算出冠梁的坐标及绝对高程,并利用导线控制点放出冠梁平面控制坐标及绝对 高程,对于多余墙体进行破除;依据设计要求对需浇
13、筑混凝土的冠梁进行复核。当基坑开挖至钢支撑位置时,需对钢支撑安装进行控制,将支撑中线垂直投 影至冠梁上,打好钉子并做好油漆标记,在冠梁上部弹水平墨线,根据支撑与墨 线之间的高度差定位支撑高程位置,在支撑架设时,采用钢尺量测法加水准仪辅 助测量法进行,保证钢支撑位置安装正确。3、基坑开挖施工测量围护桩及冠梁施工完毕后,沿支护四周每隔5m在冠梁顶面上测设高程,并 将水准点进行附合线路闭合复测,保证测量精度控制在规范允许之内,以此高程 计算基底开挖深度,保证开挖尺寸正确。基坑开挖距设计面30cm时,用钢尺布 设5x5m的方格网,然后用水准仪测设各点的高程,以此指导人工拉线找平基坑 底面。基坑开挖至底
14、部后,采用附合导线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基坑底部线 路中线纵向允许误差为10mm,横向允许误差为5mm);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将 高程传入基坑底部(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见)。同时由工程测量负责人以及测量监 理对开挖基坑底标高进行确认,在得到确认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4、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测量利用从地上传到地下的平面控制点,以轨道中心线和结构轴线为依据,测设 出立柱中线、边墙内移500mm线控制点,利用所测设的控制点放样立柱中线和 边墙500mm线指导钢筋绑扎和模板施工。立柱中线或边墙500mm线放样示意 图见图所示。结构施工测量技术要求:(1)底板垫层钢筋摆放位置放线允许误差为10mm;(2)边墙内
15、侧和中墙两侧线放样允许偏差为0+5mm;(3)顶板模版安装过程中,模版高程测量允许误差为0+10mm,中线测量允许误差为10mm,宽度测量允许误差为-10+15mm。柱子中线放样示意图边墙500mm线放样示意图说明:图中尺寸标注单位为mm。图中表示在底板或中隔板碎上放样的柱子中线点或边墙500mm点。图车站主体放样示意图5、车站高程控制以加密水准点为基准高程点来进行抄平,并在底板和中隔板上埋设水准点。 经常以高等级水准点来复核基准高程点、底板和中隔板上的水准点。抄平常用的 方法为往返测或变动仪器高法(变幅范围要大于50mm以上)。施工测量中,记 录要清晰,准确,互相检校,以确保本标段准确无误的
16、按设计施工。9.1.3.2 盾构区间放样测量区间隧道施工测量是控制盾构成洞精度、保证区间隧道顺利贯通的重要环节, 为满足施工要求,拟投入1台1级全站仪、1台精密水准仪和1套投点仪,对施 工测量工作实施全过程控制。盾构施工主要测量工作包括:1、始发托架、反力架安装定位测量2、掘进测量主要进行盾构机自动导向系统定位测量、洞内施工导线测量、洞内控制导线 测量、水准控制测量、管片偏差(高程、水平)测量、隧道中线测量、盾构机姿 态的测量等,全方位控制掘进施工精度,及时纠正掘进偏差。(1)准备工作1)对盾构推进线路数据进行复核计算,计算结果请监理工程师书面确认。2)实测出发、接收井预留洞门横向和垂直的偏差
17、,请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 后进行下道工序。3)按设计图在实地放样盾构基座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基座就位后立即测定 与设计偏差。4)施工总体布置考虑到隧道施工测量的要求,在盾构内留出合适位置安装测量标志,以保证测量时通视。5)盾构就位后精确测定相对于盾构推进设计轴线的初始位置和姿态。安装 在盾构内的专用测量设备就位后立即测量,测量成果应与盾构初始位置和姿态相 符,并报监理工程师备查。6)盾构测量的技术手段应根据施工要求和机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尽量 以实测的测量手段,及时准确地提供盾构在施工中的掘进轨迹和瞬时姿态。(2)轴线偏离量测定每隔一定距离实测隧道实际轴线与设计的偏离量,在曲线段加测五大桩。根
18、据里程计算隧道中某处的轴线三维位置,根据地下控制网结合几何分中的方法确 定该处的实际轴线,并计算偏离量,保证盾构沿设计轴线推进。(3)盾构姿态测量1)盾构姿态测量包括纵向坡度、横向旋转角、平面偏离值、高程偏离值、 切口里程。2)各项测量误差为:纵向坡度W%。、横向旋转角秘3、高程偏离值秘5mm、 切口里程10mm。3)每环推进结束后的盾构姿态及时提供报表,视施工需要也可在推进前和 推进过程中增加报表次数,并及时将结果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备查。4)当盾构配备自动姿态测量仪器提供姿态数据时,应用专门的技术手段对 自动测量成果的正确性随时进行检测和校正,并将结果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备查。(4)管片成环现状测
19、量1)管片成环现状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片拼装的水平和竖直直径、计算 椭圆度、环片中心的平面和高程偏离值及环片前沿里程等。2)每环管片拼装完毕,立即进行观测,并用报表形式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 供测量成果,供其核查。3)根据施工需要,不定期地测设隧道里程标志,测定环片面平整度,并为 特定目的进行相应测量放样。3、泵房、联络通道的施工测量在本标段工程施工期间对区间隧道的泵房、联络通道等结构的轴线定位及设 计空间尺寸测量,确保施工精度。4、隧道贯通测量主要进行为保证隧道顺利贯通而进行的控制测量,在盾构机到站前开始加密 掘进测量工作和对控制导线的复核,直至贯通。5、洞门施工测量主要进行洞门轴线定位测量及
20、设计空间尺寸的施工控制。竣工测量1、区间竣工测量在本标段贯通测量完成后,根据经贯通测量平差后的测量成果施放线路中线 控制点。线路中线点包括直线段百米桩、曲线要素点(ZH (ZY)、HY、QZ、 YH、HZ (YZ)O洞内高程点应在复测的基础上每公里埋设一个永久水准点。 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经检测后,除了在边墙上加以标示之外,需列出实测成果表, 注明里程,必要时还需绘出示意图,作为竣工资料之一。2、车站净空断面测量以测定的中线点为依据,直线段每10m,曲线上包括曲线元素点每5m应测 设一个结构横断面。结构断面可采用全站仪进行施测,测定断面里程误差允许为 50mm,断面点与线路中线法距的测量中误差为
21、 10mm,断面点高程的测量 中误差为 20mm。3、竣工测量完成后,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填写测量成果数据,并对监理工 程师有疑问的地方给予合理解释。9. 2施工监测方案9.1.1 施工监测总体方案现场监控量测是监视围护稳定、判断支护设计是否合理平安、施工方法是否 正确的重要手段;了解和掌握盾构掘进过程中因地表隆陷而引起的房屋及其它构 筑物下沉及倾斜情况。通过专业监测小组进行监控量测工作。在信息化施工中, 监测后及时对各种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判定稳定性,并及时反应到施工中去 指导施工。9.1.1.1 监测的目的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作比拟,判断上一步施工工艺和支护参数是否符合或到达预期要求
22、,同时实现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 实现信息化施工。2、通过监测确保本标段车站基坑开挖期间周边的建(构)筑物、道路和管线正常运行;3、通过监测观察地下水位、水压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周围建筑 物不因地下水位变化过大而引起下沉、倾斜;4、通过监测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隧道结构施工。由于设计所用的土压 力计算采用经典的土压力公式,与现场实测值相比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施 工过程中迫切需要知道现场实际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与设计时采用值进行比拟, 必要时对设计方案或施工过程进行修正,从而实现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5、为了实施对隧道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掌握地层、地下水、管片支撑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型 地铁 项目 施工 测量 监测 方案 5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