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摘要整理复习资料(知识点、实验和练习).docx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摘要整理复习资料(知识点、实验和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摘要整理复习资料(知识点、实验和练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主要内容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 水、土壤、光、空气和温度等。(2)我们可以通过比照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在实验中只能改变 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第2课比拟种子发芽实验(3)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土壤、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 条件。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 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3)植物的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
2、称为向光性。第4课蚯蚓的选择(1)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 适应环境的生存技巧。第5课当环境改变了(1)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2)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冬眠、迁徙、长毛、变色 等第6课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 互影响的。(2)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 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这样的食物关系, 叫作食物链。我们一般用箭头
3、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指向捕 食者。(4)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 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重点实验模拟温室效应实验实验名称模拟温室效应实验实验材料透明密封袋、温度计等实验步骤1 .取一个透明密封袋和两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一支温度计装入密封袋内,封好口袋。2 .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置在阳光下。3 .按照记录表时间间隔观察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在同一时间内,透明密封袋内的温度计读数大实验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温室内的温度升高的更快。五年级下册第三
4、单元环境与我们典型练习1.许多科学家研究说明,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 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会 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被称作“温室效应”。.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透明玻璃瓶模拟了 01 .甲图中,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 计的读数可能是()A. 25 B. 12 C. 10 D. 82 .从图乙中可知,同一时间和区域,海拔较低地区的温度比海拔较高地区的 温度(填“高”或“低”),主要是吸收了图乙中 (填序号)。参考答案:1 .温室;. B;2 .高,。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主要内容
5、第1课温度与水的变化(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KMTC,水结冰时的温度是些。水沸 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基本不变,保持在100C。(2)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是:“白气”、水翻滚、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温度逐渐降低,白气逐渐减少。停止加热,温度逐渐降低,白气逐渐减少。第2课水的蒸发和凝结(1)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 水蒸气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发的现象:湿衣服晾干了、水洼里的水变干了。水凝结的现象:早晨草地上的露珠、刚洗完澡后浴室的玻璃上有水。(2)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低,水凝结越快。(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6、,加入食盐后温度隆低,导致小水珠变 多。(4)云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霎是水蒸气受冷凝 结而成的小水珠,漂浮在低空;震是低空的水蒸气在0C以下受冷形成的小冰晶; 雪是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的小冰晶。第3课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导致高温物 体温度下降,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至两个物体温度相同。第4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1)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局部传递到另一部 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爸仝方囱逐渐扩散的过 程。(2)热量传递方式: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第5课热在
7、水中的传递(1)热对流:流体各局部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使热量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 物体的过程。(2)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 种传热方式主要是热对流。取暖器和空调主要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第6课哪个传热快(1)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热比拟快,塑料和木头传热比拟慢。(2)像金属这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传热快,散热也快。像塑料、木头这样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散热也慢。(3)热的良导体:铜、铁、铝、不锈钢。热的不良导体:玻璃、木头、陶瓷、棉花、空气、水。第7课做个保温杯(1)保温杯只能起到尽量减热量传递的作用,不能阻止热量
8、传递。(2)保温杯的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镀银内壁是减少热辐射,内壁与瓶身间是真空,无热传导与热对流。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重点实验1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实验名称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实验材料试管、烧杯、二个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步骤(1)烧杯中放入热水,在试管中放入冷水,分别测出热水和冷 水的温度,(2)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分别测试管里的水温, 和烧杯中的水温。实验现象在测量过程中会发现,试管中的水温在慢慢升高,而烧杯中的 水在慢慢下降。实验结论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热会传导。2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实验名称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9、方向实验材料一个圆形铜片、蜡烛、火柴、铁架台、实验步骤(1)在圆形铜片上用蜡把火柴贴在铜片上备用,(2)把贴好火柴的铜片入在铁架台的夹子上固定,(3)把点燃的蜡烛实验现象距离点燃蜡烛越近的火柴,掉的越早、越远的火柴,掉的越迟, 更远的会不掉下来。实验结论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是向各个方向传递的。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典型练习.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热的传递方法()A、热传导 B、直射 C、热辐射.在家烧菜的锅为什么会按一个木制、塑料等材料做的握手,主要原因()oA、更好看 B、可以省材料 C、减慢热传导.以下现象属于凝结的是()。A、水坑里的水慢慢变少 B、湿衣服晾干C、眼镜起“雾”.大小、形状
10、都相同的以下物体中,传热最慢的是( )oA、铁棒 B、铜棒 C、塑料棒.冬天,人们喜欢用空调取暖,这种传热方式有、o.在日常生活中,烧开水时,发现锅盖缝里有白色“雾水”冒出,这个“雾水”是 O参考答案:1.B2. C 3. C 4. C5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6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7 .小水珠第7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1)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 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2)生态瓶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重点实验1 .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名称蚯蚓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五 年级 下册 科学 摘要 整理 复习资料 知识点 实验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