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纺织工业--作业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重要)纺织工业--作业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纺织工业--作业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2作业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6441-1986、生产过程危 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类目录,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因素、致毒物、伤害 方式等,经分析该工程生产过程所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 灾、爆炸、粉尘爆炸、容器(含压力管道)爆炸、中毒窒息、触电、 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灼烫、低温冻伤、淹溺、 车辆伤害、坍塌、噪声危害、高温危害、粉尘危害、采光照明不良、 自然灾害影响等。3. 2. 1火灾、爆炸1)物质的燃烧和爆炸危险性(1)物质的燃烧爆炸性该工程所涉及的主要原辅材料、
2、二苯基甲烷二异氟酸酯、二甲基 乙酰胺、乙二胺、二乙胺、丙二胺、产品氨纶、包装材料(纸箱、纸 管、薄膜袋)及危废库房存放的废油脂、废氨纶等等均为可燃物质。二苯基甲烷二异氧酸酯为可燃液体,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 或遇水、酸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烟气。二乙胺为极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二甲基酰胺为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与强氧化剂、氯仿、卤素、浓硫酸、发烟硝酸等禁配物接触, 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乙二胺为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
3、强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丙二胺为易燃液体,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 碍及车辆超速。4)厂内交通管理不力,未设置警示牌、交通平安标志等。3. 2.10高处坠落高处坠落事故是由于高处作业引起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该工程精制装 置、氨纶车间等场所运行中的观察、检查及检修存在高处作业,均有 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造成高处坠落伤害的主要原因有:1)梯子无防滑措施,或强度不够、固定不牢造成跌落;护栏等 损坏、松动、强度不够造成坠落;未穿防滑鞋或防护用品穿戴不
4、当, 造成滑跌坠落;梯段高度超过3m的固定式钢直梯,未按规定设置护 笼,造成高处坠落;在大风、暴雨、雷电、霜冻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登 高作业,不慎跌落等。该工程各种塔器、装置中平台、设备等,假设因 梯子、扶手以及顶部的防护栏杆设置不当或者由于日久失修,损坏或 长时间腐蚀失去应有的防护作用,因安装、检查、维护不当造成防护 设施结构失效,均存在平安质量隐患。2)人员巡视或登高作业时,操作人员在作业或检修交叉作业时 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的危险。3)高空支撑体不牢固、使用梯子不当、高处作业不使用平安绳, 可能造成高处坠落。4)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患有不适应高处作业疾病的,如高血压、 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等,
5、或酒后从事高处作业,可能致使从高处 坠落。3. 2.11物体打击该工程作业人员在作业及检修设备交叉作业中,如作业人员操作 不当容易造成物体打击危险,造成物体打击危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 情况:1)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巡回检查、设备维修时,由于工器具、 零件等摆放不稳,自由落下打击伤人。2)高处作业时,工具、材料、构件等坠落,击伤下层作业人员。3)在撤除高处的脚手架或清扫垃圾时,向下抛掷物件。3. 2.12灼烫(包括高温烫伤、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 伤危害)1)该工程生产性热源较多,在聚合反响过程、纺丝过程、蒸汽 系统等涉及高温设备、管道及物料。高温物料存在烫伤危害,如果高 温物料喷出溅到人
6、体,或人体暴露部位接触隔热层破损或隔热措施不 当、缺失的设备外壳,易产生高温灼烫伤害。2)二苯基甲烷二异氟酸酯、乙二胺、二乙胺、丙二胺等均为皮 肤腐蚀性物质,对人体皮肤和呼吸粘膜有强烈的化学灼伤作用。假设涉 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氨酸酯、乙二胺、二乙胺、丙二胺的设备、管道或 阀门泄漏,物料溅出,加上操作人员防护不当,上述物质溅到人体暴 露部位而未及时清洗救治,会对操作人员产生化学灼伤危害。3)检修时,金属焊接、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电弧、金属熔渣。在 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如果焊工焊接时没有穿戴好电焊专用的防护 工作服、手套和皮鞋,尤其是在高处进行焊接时,因电焊火花飞溅, 假设没有采取防护隔离措施,易造成
7、焊工自身或作业面下方施工人员皮 肤灼伤。1. 2.13低温冻伤该工程设有冷媒水系统,系统设计温度TO-5,假设人员无防 护措施,长时间接触该低温冷媒水系统设施,有可能造成低温冻伤。3. 2. 14坍塌假设建(构)筑物基础的选型、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地基情况、上部 结构形式、荷载大小,防洪及抗震等级时,基础有可能出现沉降等 现象及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均可能造成建构筑物的坍塌事 故。4. 2. 15淹溺该工程设有冷却水池、事故应急提升池、化粪池等水池,假设平安 防护措施不力或损坏,有发生淹溺危害的危险。在运营期间作业人员根据操作要求需要定期到装置现场进行巡 视检查,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或作业人员自我
8、保护意识不强、操作通 道设计不合理,均有可能使人员失足跌落造成淹溺事故。5. 2.16噪声危害该工程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氨纶车间、精制装置等的纺丝设备、空 压站的空气压缩机、冷冻系统及各类泵等。止匕外,还有运输车辆产生 的交通噪声。噪声对人产生多重危害,主要如下:1)对听觉器官的损伤:人听觉器官的适应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会引起听觉疲劳,听力下降。假设常年累月在强 噪声的反复作用下,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出现噪声性耳聋。2)引起心血管系统病症:噪声可以使交感神经紧张,表现为心 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波动,心电图测试阳性增高。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噪声会引起神经衰弱症侯群,如头痛
9、、 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的阳性检出率随噪声强度的增 高而增加。4)噪声还能引起胃功能紊乱,视力下降。5)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人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工作易出差 错,不仅影响工作进度,而且容易引起工伤事故。6)噪声还会掩蔽信号、干扰通讯而产生误操作,引发事故发生; 当噪声超过生产控制系统报警信号的声音时,淹没了报警音响信号, 也容易导致事故发生。3. 2. 17晨温危害高温作业过程中的疲劳可使人的大脑皮质机能降低和适应能力 减低,使注意力和动作的正确性、反响速度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较长时间从事高温作业时,因体内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可能导致 中暑。该工程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性热源,各
10、高温设备、管道运行时产 生的热量,会影响作业环境温度,如果未采取隔热措施,有可能产生 高温灼伤危害,或未采取防暑措施或防暑措施不到位,易引起作业人 员中暑。另外,在高温季节,生产过程中一些不可防止的露天作业, 受太阳辐射,存在高温危害。4. 2.18粉尘危害该工程聚合生产加料过程中,添加剂如二氧化钛、硬脂酸镁为粉 状固体,止匕外,在氨纶纺丝、整经生产工艺过程及成品包装过程中可 能会产生纤维粉尘。在此环境中的作业人员假设未采取个人防护设施或 个人防护设施失效,加上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粉尘伤害。5. 2.16采光照明不良危害生产作业场所假设采光不良或作业环境的照明灯具设置不当,造成 照明照度不够或
11、均匀性达不到要求,作业人员长期处在光线缺乏的作 业环境里作业,会对作业人员视力造成损害,降低操作人员辨识物体 的能力,损害视力,降低生产率,甚至会成为诱发事故的原因。事故照明缺失,将导致救援不力、不到位;人员疏散逃生不迅速, 易造成混乱、拥挤、踩踏,事故进一步扩大、蔓延,增加人员伤亡。6. 2.17自然灾害1)暴雨、洪水该工程可能会受到暴雨、洪水或内涝威胁,如该工程厂区内排水 设施、设备能力缺乏,可能导致厂房、设备被淹,有可能进一步引发 其它事故。2)雷电该工程所在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0天,所在建筑物有遭受雷击 的危险,由于雷电具有电流很大、电压很高、冲击性很强的特点,一旦被雷电击中,不但可能
12、损坏有关设备和设施,造成大规模停电,而 且还会导致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假设所在建筑物防雷设施 未跟上、不到位、或未定期进行检查、检测、维护而损坏失效,雷雨 天,可能由于雷击而造成损失和破坏,及给人造成伤害,给企业带来 巨大损失。3)地震该工程所在地区属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发生地震时设备、建 筑等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生产瘫痪或引起严重的次生灾害。地震时建 (构)筑物倒塌,会给避震和抢险救灾带来困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 亡。4)台风危害该工程位于福建省连江县,夏季台风较集中,且带有强烈的狂风 暴雨,对其所经过的地区影响极大。出现台风时,建筑、设备设施可 能因设计或施工原因,风载荷超过其承受
13、能力,从而发生坍塌或变形 破坏。台风袭击时常伴有大雨或暴雨。在台风或强阵风影响期间,有 可能引起停水、停电等事故。为此,当接收到当地气象台预报有关台风登陆时,应及时做好防 台风准备,把台风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3.3 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该工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3.3-lo表3.3-1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表、危险、有 素存在场所、火 灾爆 炸容 器 爆炸粉 尘 爆 炸触 电机 械 伤 害车 辆 伤 害起 重 伤 害电 梯 伤 害物 体 打 击高 处 坠 落中 毒 窒 息灼 烫淹 溺低 温 冻 伤坍 塌噪 声 危 害高 温 危 害粉 尘 危 害照 明 不 良自
14、 然 灾 害氨纶车间一N危废库房7公用工程间qqqqPTMEG罐区q精制装置qqDMAC罐区qq事故应急提 升池、生产废 水收集池厂区道路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产品氨纶、包装材料纸箱、纸管、薄膜袋及危废库房存放的废 油脂、废氨纶均为可燃物质,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可能发生火灾危 险。(2)物质泄露的主要原因可能发生泄漏的主要设备该工程生产中所使用的主要设备中可能会发生泄漏的设备为:反 应器类、塔类、容器类、换热器类、过滤器类、储罐、储存容器、泵 类、管道等。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从人-机系统来考虑造成各种泄漏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四类:A、设计失误基础设计错误,如地基下沉,造成设备底部产生裂缝,或设备
15、变 形或错位等;选材不当,强度不够。耐腐蚀性差,规格不符等;布置 不合理,如泵和输出管没有弹性连接,因振动而使管道破裂;选用机 械不合适,如转速过高、耐温、耐压性能差;选用计测仪器不合适; 塔器未加液位计等。B、设备原因加工不符合要求,或未经检验擅自采用代用材料;加工质量差, 特别是不具有操作证的焊工焊接质量差;施工和安装精度不高,如泵 和电机不同轴、机械设备不平衡、管道连接不严密等;选用标准定型 产品质量不合格;对安装的设备没有按相关要求进行验收;设备长期 使用后未按规定进行检修,或检修质量差造成泄漏;仪表仪器未定期 校验。造成计量不准;阀门或开关泄漏,未及时更换;设备附件质量 差,或长期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要 纺织工业 作业 过程 主要 危险 有害 因素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