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泥土的生命一古代陶器与瓷器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学生分析:陶器和瓷器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关于陶器 和瓷器的性质及其原材料、工具,工艺技法等方面的特点便于理 解,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有利条件;但学生对古代的陶器和瓷器 是陌生的,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这一情况广泛地相关材料, 帮助他们加强认识与理解。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量大,知识的专业性强。要在短短的一 节课里带着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器与瓷器的艺术成就很困难。教 师要抓住不同时期的重点作品展开教学,注重向学生渗透鉴赏的 点,使学生学会方法,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分析其他相关作 品O三、教学目标:1 .认识目标: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艺术成就及中 国古代
2、瓷器的艺术成就。2 .技能目标:学会从造型与装饰结合的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 品O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郭安华古代陶器与瓷器是人教版高中美术中国美术鉴赏局部的第三 课内容,共一课时,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本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7兄兄:3 .教师讲解陶瓷的定义,简单介绍陶器的产生及其开展史。4 .多媒体课件中出现各个时期典型的陶器作品,教师重点介绍 彩陶人面鱼纹盆、彩陶舞蹈纹盆、彩陶旋涡纹瓮等等) (图1图6)(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教师提问:原始社会的陶器和唐宋时期的陶器相比,它的特点 是什么?5 .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归纳:原始社会时期受生产力的影响
3、,陶器造型简单, 色彩不是很丰富。图案比较简洁。6 .教师评价并作相关补充:原始社会时期陶器的图案绘制的特点 以及它的艺术特色。【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呈现,将本课大量的内容进行浓缩和归 纳,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古代陶器文化,大量图片与古代音乐的相 得益彰,再次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三)表演体验,主动探究。1 .教师过渡语:瓷器的产生比陶器较晚一些,在商代出现了最早 的青瓷。青瓷最美的它的青釉,古代工匠从大自然的山光湖色中 探寻最美的釉色施于瓷器坯体上,就形成了光亮的青瓷。古代青 瓷色泽如何之美呢?我们先听听古代诗人是如何描述的吧!2 .学生代表装扮成唐五代诗人,边欣赏青瓷边朗诵赞美越
4、窑青瓷 色泽温润清新之美的古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 来。”.学生根据诗意想象青瓷的色泽,讨论交流。【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诗词的朗诵表演,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探究学习的状态, 发表自己的感知、体验。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了解瓷器相关的 人文知识。3 .教师继续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现青瓷和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各种 有代表性的瓷器,重点讲解青瓷。(图7图12(图7)(图8)(图9)(图 10)(图 11)(图 12).教师继续提问:陶器和瓷器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如何去 区分它们?4 .学生带着问题看陶器、瓷器烧制过程的视频。5 .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6 .教师归纳:瓷器和陶器两者间存在着密切的联
5、系,如果没有 制陶术的创造及陶器制作技术不断改进所取得的经验,瓷器是不 可能单独创造的。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五五个方面,一、烧 成温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武器,最低甚至到达 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那么比较高, 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到达1400左右。二、坚硬程度 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闷; 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三、使用 原料不同。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那么需要选择 特定的材料,以高岭土作坯。烧制而成四、透明度不同。陶器 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瓷器的胎体无论薄 厚,都具
6、有半透明的特点。五、釉料不同。陶器有不挂釉和挂 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 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 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观看,让学生详细了解制造陶瓷的工艺,了解陶器与 瓷器的区别。为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提供保障。7 .教师过渡语:一件优秀的陶瓷艺术品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去欣 赏,造型与装饰。造型指陶瓷整体的构造,装饰指的是陶瓷外表 或者内部的图案设计。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审美需求 也在不断提高,陶瓷的造型与装饰随着社会的开展,不断变化, 尤其是陶瓷的装饰,不同时期的古代陶瓷艺术品的装饰图案涵盖
7、 了当时的中国文化和社会习俗等等。现在请大家一起看书,学习 了解这些装饰图案的内涵。8 .学生自学课本、翻阅自带的有关陶瓷装饰图案的资料。9 .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图案的知识。学生汇报归纳: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衍的祝福含义,彩陶 上的鱼纹是多子多孙的象征;瓷器上的龙纹样和云纹样很多,这 些吉祥纹样内容反映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以及对生活 的美好憧憬。.教师归纳: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自 由、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 走兽、花鸟、日月星晨、风雨雷电、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 谚语为题材,通过比较、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 吉
8、祥寓意完美结合的美术形式。我们把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 民间特色,又蕴涵吉祥企盼的图案称之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吉 祥图案是以象征和寓意来实现其价值的,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 深在陶瓷装饰中尤为表现突出,丰富了吉祥图案的表现力,形成 了画中有意,意传吉祥的普遍现象。东周作为吉祥的青龙、白虎, 朱雀、玄武,象征四方顺达吉祥。东周时期的吉祥纹样,不仅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唐代, 经济繁荣,此时的吉祥如意题材众多,色彩华丽,气势雄厚典雅。 牡丹一直具有百花之王的称号,又象征着富贵繁荣,于是便有龙 凤牡丹,凤穿牡丹的图案。展现在陶瓷上的牡丹纹样,姿态各异, 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
9、觉。宋代陶瓷装饰常表现一些吉庆内容的纹 样,如:牡丹纹(代表着富贵),婴儿嬉戏等等。明代,吉祥图 案题材陶瓷装饰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装饰的主要内 容,如:五谷丰收,平安如意,年年有余。【设计意图】:学生以书本为媒介,开展自主学习,了解陶瓷装饰图案的相关知 识。(四)巩固知识,拓展探究。1 .教师过渡语: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陶器、瓷器的开展史,了解 了它们的艺术特色,学习了鉴赏的基本方法。现在请大家做鉴宝 师,来鉴定老师带来的陶瓷艺术品是仿的什么时期的陶瓷作品, 用你刚学习的知识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2 .教师展示两件陶器两件瓷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 的鉴赏。(图13图16)(图
10、13)(图 14)(图 15)(图 16)【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鉴宝师鉴宝的活动让学生在拓展探究的 同时体会获得知识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制作练习,实践探究。1 .教师过渡语:同学们学会了鉴赏古代陶瓷艺术品,接下来我们 一齐感受一下原始先民的制陶的程,进行“徒手捏陶”竞赛。2 .教师演示制陶步骤。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运用泥工技法仿制陶器的造型与花纹,并 在其中表现一定的想法与个性。4 .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图 17)(图 18)(图 19)(图 20)(图 21)(图 22)(图 23)(图17图23为局部学生作品)【设计意图】:学生在制作实
11、践的过程中,提高了思维想象能力,造型和审美能 力。(六)展示作品,汇报交流。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交流创意,相互评价。让学生大胆发 表意见并与同学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自信心。(七)课后拓展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祖国古代陶瓷文化,学会了鉴赏 陶瓷的基本方法。请同学有机会常到陶瓷店、博物馆,运用自己 所学的有关知识去看去品,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眼界, 最终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七、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开展史、 不同时期陶瓷的艺术特色。整节课充分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 理念,通过“陶瓷艺术博览会”;扮诗人
12、诵读赞美青瓷的诗文;“徒手捏陶”竞赛等一系列生动有趣活动的开展,最大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热情。课堂的教与学到达了预期的效果。本节课既注重 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学生通 过本课的学习,爱上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和爱国主义情感。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工艺美术鉴赏课,主要是对陶器与瓷器单元内容作一个 全面总结,使学生在巩固工艺美术史上对陶与瓷作全面的了解。 陶瓷是门实用性很强的工艺美术,它要求以简洁、朴实、明了的 外型及图案,强烈的视觉效果,给每位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课以大量的陶器与瓷器为主线,辅以生动的讲解,结合图片、 多媒体、
13、幻灯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从陶瓷的应用和审美双重功能 中感受到工艺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对审美创造 的认识。2、教学目标确实定及依据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让学生在对美的玩味中陶冶思想情 操,提高对美术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因此,确定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初步了解陶与竟之间的区别;并培养学生 鉴赏陶瓷艺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具体鉴赏陶瓷的教学情境中,通过问题引领学 生讨论,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欣赏陶 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开展所作出的贡献, 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教学重点及难点
14、因为陶瓷艺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陶瓷的 艺术造型与设计。同时由于学生起步水平不同,观摩生活的感受不一样,所以确定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鉴赏名瓷作品。二、教法设想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学习内容,结合高一学生的身心 特点,遵循科学性和目标性原那么,教师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以收到良好的效果。1、目标教学法: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和观赏实物,基本掌握 陶器与瓷器的形成、并对其艺术特点有比较完整的把握。2、情景教学法:设置不同情景,利用游戏把学生带入教学情 景中。3、注重个性教学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在教学 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释放出个性色彩,设 置不同
15、的难度,让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留下选择的余地和开展 的空间。4、师生互动教学法: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 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 共同体”,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教学任务。三、学法指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生生对话,共同完成问题的探究。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 除了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外,还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 我力求在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运用独特的 导入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我采用了游戏导入法。1、游戏:教师充分利用实物
16、等教学工具,分组进行,让学生在 活动中体会制陶瓷的魅力所在,为此课学习内容作铺垫。设计依据:提高娱乐身心,激发兴趣,活跃气氛,增加美的情操;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辩论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在师生 共同参与下,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景中。(二)新课教学X陶瓷的艺术造型与设计(重点)。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并在以下问题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生 生对话。1、设疑:古代陶器与瓷器有哪些区别?如何鉴别四大名窑? 设计依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并在阅读中了解陶器与瓷 器的异同点。2、释疑:生生对话,学生相互间交流学习的成果;师生对 话,在生生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诠释。3、探究:结合图片、
17、幻灯、多媒体,分组探讨,找出课本中有 代表性的作品,并说说这些作品各自的特点。设计依据: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开拓学生思维想象力;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克服个别学生在游戏辩论时害怕的心理;充分发挥 组长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讨、自我控制的能力。4、释疑: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作品和归纳作品的 类别。设计依据:使学生了解陶与瓷的美术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对 比、建立完整的鉴赏理念,培养学生自鉴自赏的能力。以此突出 重点。名瓷鉴赏的标准(难点)1、思维拓展:设置不同难度,学生自选练习。设计依据:让学生仔细观察名竟,并认真作好记录,看看能否 从中发现什么;师生对话,共同归纳名瓷鉴赏标准。A根据各时期陶瓷
18、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B根据各时期陶瓷纹饰的特点来判断;C根据各时期陶瓷造型的特点、来判断;D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断。2、鉴赏小试:出示名家陶瓷图片及收藏实物;学生分组合 作观赏,学生代表分别展示对陶瓷的认识、鉴赏。设计依据:在上一环节对名瓷认识的基础上的再认识;通过 师生对话互评,让学生懂得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从中培养学生 对美的追求。3、个性表达。出示问题:同学们,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请你们睁开发现 的慧眼,说说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优美的瓷器,它美在哪里? 设计依据:课程是生活。这一环节其目的是引领学生观察生活, 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学生追求美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
19、。(三)小结反思:通过学习陶器与瓷器的知识,不仅让学生重新 认识了泥土的生命,而且还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并在师生互动 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通过反思,促进了教学相长。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一、陶瓷的艺术造型与设计设问:古代陶器与瓷器有哪些区别?如何鉴别四大名窑?二、名章的鉴赏标准A根据各时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B根据各时期陶瓷纹饰的特点来判断;C根据各时期陶瓷造型的特点来判断;D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断。(四)板书设计设计依据:根据授课重点、难点要求,通过醒目、简洁的文字板 书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学设计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
20、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一 一玉器、陶瓷和青铜艺术。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 精髓局部,本课通过对陶器的产生、开展及古代瓷器的介绍,使 学生对陶瓷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积淀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激发学 生对陶瓷的赏鉴和陶瓷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了解中国古代 瓷器的艺术成就。2 .体会从造型与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3 .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传统的陶瓷艺术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 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环节,进行学习探究,了解陶瓷 的开展史,以及不同时期陶瓷的制造工艺和主要艺术特点。教
21、学难点:了解陶瓷装饰纹样、图案的含义。动手制作一个有特 色的陶器作品。四、设计思想:在新课程标准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原那么的指导下,这节课 通过模拟“陶瓷艺术博览会”实物展示,激发学生对陶瓷品鉴的 兴趣;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对古代陶章艺术品的鉴赏能力 有所提高;通过视频学习,了解陶瓷的制作流程,看教材自学、 分组讨论,探究实践等多元学习方式的运用,开展和提升学生自 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五、教学准备:1 .学生课前一些有关陶瓷的知识,(如果有条件)准备一两 件陶瓷工艺品。准备一些陶土、塑料刮刀或竹片、塑料袋、水粉颜料等。2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品四
22、件。六、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流程安排:创设情景,活动导入。欣赏分析,尝试 探索。表演体验,主动探究。巩固知识,拓展探究 制作练习,实践探究展示作品,汇报交流。课后拓展 (一)创设情景,活动导入。设置环境: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陶瓷艺术博览会”,并在教室一 角布置一个小展区,在展区中布置好师生带来的陶瓷艺术品。1 .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搞一个“陶瓷艺术博览会”活 动,首先请大家来鉴赏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陶瓷艺术品。谈一谈, 你最喜欢或者最为关注的一件陶瓷艺术品,同时说出你喜欢、关 注的理由。如果在鉴赏时有什么疑惑不解的地方,可以在小组交 流时一并提出来。2 .学生分小组鉴赏、讨论,交流自己喜欢、关
23、注的陶瓷并说出喜 欢的理由,同时提出不懂的问题。3 .每一小组组长代表本组交流鉴赏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汇报归纳:喜欢陶器的古朴、喜欢陶器上面粗狂、简洁的花 纹。喜欢造型独特的陶器。喜欢陶瓷的润洁光滑,喜欢青花瓷器 蓝白两种色调的比照,喜欢景德镇瓷器上五彩的装饰图案陶 器与瓷器的区别是怎样的?陶瓷上的一些奇怪的装饰花纹有什 么特定的含义?4 .教师对于学生的观点和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评价。【设计意图】:实物展示刺激学生视觉感官,互动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组讨论交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学生 更好地学习。(二)欣赏分析,尝试探究。1 .教师过渡语: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最富民族 特色的日用工艺品。随着中国历史的开展,对外经济、文化的交 往,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陶瓷与茶叶、丝绸并称为中国三 大特产而名扬中外,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接 触到许许多多的陶瓷用品,但对于古代陶瓷我们是很陌生的,如 何去鉴赏我国古代的陶瓷艺术品,了解陶之艺术浓郁的文化传 承,感受它的艺术美,我们还需进一步地去学习去研究。2 .播放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和瓷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