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案 备课人:_ 书目 11等腰三角形 3 第1课时三角形的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 第2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6 第3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8 第4课时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1 12直角三角形 15 第1课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5 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9 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2 第1课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2 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及作图 24 14角平分线 27 第1课时角平分线 27 第2课时三角形三条内角的平分线 31 第一章复习三角形的证明 33 21不等关系
2、 40 2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2 23不等式的解集 44 24一元一次不等式 46 第1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6 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49 2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52 第1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52 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54 2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56 第1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56 第2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58 其次章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0 31图形的平移 63 第1课时平移的相识 63 第2课时坐标系中的点沿x轴、y轴的平移 66 32图形的旋转 69 第1课时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69 3
3、3中心对称 74 34简洁的图案设计 77 第三章复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80 41因式分解 85 42提公因式法 87 第1课时干脆提公因式因式分解 87 第2课时变形后提公因式因式分解 89 43公式法 91 第1课时平方差公式 91 第2课时完全平方公式 94 第四章复习因式分解 96 51相识分式 102 第1课时分式的有关概念 102 第2课时分式的基本性质 105 52分式的乘除法 108 53分式的加减法 112 第1课时同分母分式的加减 112 第2课时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114 54分式方程 119 第1课时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列分式方程 119 第2课时分式方程的解法 121 第3
4、课时分式方程的应用 123 第五章 复习分式与分式方程 126 6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35 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边和角的性质 135 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 138 6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40 第1课时利用四边形边的关系判定平行四边形 140 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与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142 63三角形的中位线 145 6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148 第六章复习平行四边形 151 11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三角形的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相关性质; 2理解并驾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能够运用其解决简洁的几何问题(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5、探究: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图中虚线对折并减去阴影部分,再把它绽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如图,已知12,则不肯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ABDCD BABAC CBC DBADCAD 解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SAS,AAS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A.12,AD为公共边,若BDCD,则ABDACD(SAS);B.12,AD为公共边,若ABAC,不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不能判定ABDACD;C.12,AD为公共边,若BC,则ABDACD(AAS);D.12,AD为公共边,若BADCAD,则ABD
6、ACD(ASA);故选B. 方法总结: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要留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需有边的参加,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需是两边的夹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ABCCDA,并且ABC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12 BACCA CDB DACBC 解析:由ABCCDA,并且ABCD,AC和CA是公共边,可知1和2,D和B是对应角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因而前三个选项肯定正确AC和BC不是对应边,不肯定相等ABCCDA,ABCD,1和2,D和B是对应角,12,DB,AC和CA是对应边,而
7、不是BC,A、B、C正确,错误的结论是D.故选D.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依据已知条件正确确定对应边、对应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探究点二:等边对等角 运用“等边对等角”求角的度数 如图,ABACAD,若BAD80,则BCD() A80 B100 C140 D160 解析:先依据已知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求BBCDD的度数,再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B,ACDD,从而得到BCD的值BAD80,BBCDD280.ABACAD,BACB,ACDD,BCD2802140,故选C. 方法总结:求角的度数时,在等腰三角形中,肯定要考虑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平行线时,要考虑平行线
8、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相交直线中,对顶角相等,互为邻补角的两角之和等于180. 分类探讨思想在等腰三角形求角度中的运用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30,求它的顶角的度数 解析:本题可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由于本题中没有明确30角是顶角还是底角,因此要分类探讨 解:当底角是30时,顶角的度数为180230120; 顶角即为30. 因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30或120. 方法总结:已知的一个锐角可以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也可以是底角;一个钝角只能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类探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探究点三:三线合一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9、进行计算 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BA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ADC125.求ACB和BAC的度数 解析:依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EBC,再求出CDE,然后依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DCE,依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CB,再依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BAC. 解:ABAC,AE平分BAC,AEBC.ADC125,CDE55,DCE90CDE35.又CD平分ACB,ACB2DCE70.又ABAC,BACB70,BAC180(BACB)40. 方法总结: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进行计算,有两种类型:一是求边长,求边长时应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
10、与其他两线相互重合;二是求角度的大小,求角度时,应利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与其他两线相互重合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进行证明 如图,ABC中,ABAC,D为AC上随意一点,延长BA到E使得AEAD,连接DE,求证:DEBC. 解析:作AFDE,交BC于点F.利用等边对等角及平行线的性质证明BAFFAC.在ABC中由“三线合一”得AFBC.再结合AFDE可得出结论 证明:过点A作AFDE,交BC于点F. AEAD,EADE. AFDE,EBAF,FACADE. BAFFAC. 又ABAC,AFBC. AFDE,DEBC. 方法总结: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出结论时,先必需
11、已知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可以是底边上的中线,也可以是顶角的平分线解题时,一般要用到其中的两条线相互重合 三、板书设计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 3三线合一: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中,只要知道其中一个条件,就能得出另外的两个结论 本节课由于采纳了动手操作以及探讨沟通等教学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感性相识,提高了学生对新学问的理解与感悟,因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所学的新学问驾驭较好,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不足之处是少数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理解不透彻,还须要在今后的教学和作业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第2课时
1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进一步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角平分线(两腰上的高,中线)的性质; 2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其解决问题(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我们观赏下列两个建筑物(如图),图中的三角形是什么样的特别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我们是怎样定义的,有什么性质?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两腰上的高、中线)的相关性质 如图,在ABC中,ABAC,CDAB于点D,BEAC于点E,求证:DEBC. 证明:因为ABAC,所以ABCACB.又因为CDAB于点D,BEAC于点E,所以AEBADC90,所以ABEACD,所以ABCABEACBACD,
13、所以EBCDCB.在BEC与CDB中,所以BECCDB,所以BDCE,所以ABBDACCE,即ADAE,所以ADEAED.又因为A是ADE和ABC的顶角,所以ADEABC,所以DEBC. 方法总结: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腰上的中线相等,两腰上的高相等 探究点二: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性质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角度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AC上一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E,DE.若ABE40,BEDE,求CED的度数 解析:因为ABC三个内角为60,ABE40,求出EBC的度数,因为BEDE,所以得到EBCD,求出D的度数,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CED的度数 解:ABC是等边
14、三角形,ABCACB60,ABE40,EBCABCABE604020.BEDE,DEBC20,CEDACBD40. 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是特别的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都是60,这特性质经常应用在求三角形角度的问题上,所以必需娴熟驾驭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 如图:已知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D,DMBC,垂足为M,求证:BMEM. 解析:要证BMEM,由题意证BDMEDM即可 证明:连接BD,在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DBCABC6030,ACB60.CECD,CDEE.ACBCDEE,E30,DBCE30.DMBC,DMBDME90,在DM
15、B和DME中,DMEDMB.BMEM. 方法总结:证明线段相等可利用三角形全等得到还应明白等边三角形是特别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完全适合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 ABC为正三角形,点M是边BC上随意一点,点N是边CA上随意一点,且BMCN,BN与AM相交于Q点,求BQM的度数 解析:先依据已知条件利用SAS判定ABMBCN,再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QNABC60. 解:ABC为正三角形,ABCCBAC60,ABBC.在AMB和BNC中,AMBBNC(SAS), BAMCBN,BQMABQBAMABQCBNABC60. 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
16、综合运用,一般是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探究三角形全等 三、板书设计 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两腰上的高、中线)的相关性质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本节课让学生在相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相识等边三角形学习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让学生在探究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培育空间观念,熬炼思维实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新奇心,增加动手实力和创新意识. 第3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反证法 1驾驭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学会运用;(重点) 2理
17、解并驾驭反证法的思想,能够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一、情境导入 某地质专家为估测一条东西流向河流的宽度,选择河流北岸上一棵树(A点)为目标,然后在这棵树的正南方南岸B点插一小旗作标记,沿南偏东60度方向走一段距离到C处时,测得ACB为30度,这时,地质专家测得BC的长度是50米,就可知河流宽度是50米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样估测河流宽度的依据是什么吗?他是怎么知道BC的长度是等于河流宽度的呢?今日我们就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确定等腰三角形的个数 如图,在ABC中,ABAC,A36,BD、CE分别是ABC、BCD的角平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
18、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解析:共有5个(1)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2)BD、CE分别是ABC、BCD的角平分线,EBCABC,ECBBCD.ABC是等腰三角形,EBCECB,BCE是等腰三角形;(3)A36,ABAC,ABCACB(18036)72.又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DABC36A,ABD是等腰三角形;同理可证CDE和BCD也是等腰三角形故选A. 方法总结:确定等腰三角形的个数要先找出相等的边和相等的角,然后确定等腰三角形,再按依次不重不漏地数出等腰三角形的个数 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E是BAC的角
19、平分线,AE与CD交于点F,求证:CEF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依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ABEACD,然后依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CEFCFE,依据等角对等边求得CECF,从而求得CEF是等腰三角形 解:在ABC中,ACB90,BBAC90.CD是AB边上的高,ACDBAC90,BACD.AE是BAC的角平分线,BAEEAC,BBAEAEC,ACDEACCFE,即CEFCFE,CECF,CEF是等腰三角形 方法总结:“等角对等边”是判定等腰三角形的重要依据,是先有角相等再有边相等,只限于在同一个三角形中,若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中,此结论不肯定成立 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如图,在ABC中
20、,ABAC,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且BECF,BDCE. (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2)当A50时,求DEF的度数 解析:(1)依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C,利用“边角边”证明BDE和CEF全等,依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EEF,再依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证明即可;(2)依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DECEF,然后求出BEDCEFBEDBDE,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平角的定义求出BDEF. (1)证明:ABAC,BC.在BDE和CEF中,BDECEF(SAS),DEEF,DEF是等腰三角形; (2)解:BDECEF,BDECEF,BEDCEFBEDBDE.BBDED
21、EFCEF,BDEF.A50,ABAC,B(18050)65,DEF65. 方法总结:等腰三角形供应了好多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判定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手段 探究点二:反证法 假设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必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 A有一个内角大于60 B有一个内角小于60 C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 D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 解析: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先假设结论不成立,所以可先假设三角形中每一个内角都不小于或等于60,即都大于60.故选C. 方法总结: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留意考虑结论的反面全部可能的状况,必需把它全部否定 用反证法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年级 下册 数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