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1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1套.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1套(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 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 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是()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2、“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 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运至雄州交割。”以下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澧渊之盟A.辽军攻宋发生澧渊之盟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
2、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金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3、“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这那么材料说明隋朝大运河()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C.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C.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D.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4、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见,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5、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 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表达了南宋统治者怎样的心 态?()A.立志北伐,收复中原B. 一心求和,与金对峙C.偏安江南,不思进取D.开展经济,向往和平6、宋
3、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 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渴望夺回幽蓟地区B.崇武抑文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重文轻武7、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有这 样一位历史人物对抗蒙古族入侵,兵败后被俘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A.岳飞B.文天祥 C.陆秀夫 D.寇准8、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假设惟署诏赦, 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 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分散宰相权力
4、C.减少决策失误D.加强中央集权9、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耙,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开展 D.畜牧业繁荣10、他统治前期,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开展, 唐朝的国力进入鼎盛时期。材料表达的盛世局面的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n、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是()A.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C.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D.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12、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
5、程,至南宋时最终完 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开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13、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 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各地经济开展不平衡C.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14、隋朝主持开通大运河的是(A.隋文帝 B.隋炀帝( )A.西周各地经济开展不平衡C.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14、隋朝主持开通大运河的是(A.隋文帝 B.隋炀帝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D.西周手工业中冶
6、铜业十分落后C.唐太宗 D.秦始皇15、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开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下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青铜铲铁制农具打制石器骨招A.B.C.D.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16、唐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那么明,偏信那么暗。”魏 征还经常劝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唐太宗深以为然,常以征为镜。 材料主要说明唐太宗()A.轻徭薄赋B.虚心纳谏 C.减省刑法D.注重文教17、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土不问家世”“一 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表达出科举制的特点是()A.注重门第家世B.取土方式多样C.关注道德品质D.公开公平竞争18、他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
7、当政,纲纪紊乱,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 除害,受到民众拥护,队伍开展迅速。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19、“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税,二为省脚乘。”文中的“会子”在什么时期通行()A.隋唐时期 B.北宋前期C.北宋后期 D.南宋时期20、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21、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22
8、、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假设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A.行推恩令B.设刺史 C.推察举 D.行郡县23、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开展生产,使人 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 划定中国幅员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A.黄帝B.舜C.禹D.启24、历代开国名君大都能够休养生息,崇尚节俭,励精图治,其实质是;( )A.维护封建统治B.开展社会经济的策略C.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D. “仁政”思想的实践25、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A.黄河流域B.江南地区 C
9、.东北地区 D.长江流域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 只用一种 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 (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缺乏 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摘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 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 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摘自史
10、记商君列传(材料三)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 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 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卫鞅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 (2)卫鞅的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 施?(3)根据材料三,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较早进行汉化改革的皇帝,他在公元496 年,领头把复姓拓跋改为元,从此他的姓名就成了元宏。其他如独孤氏改姓为 刘,步六孤氏改姓为
11、陆。当时鲜卑民族改姓达一百多。-摘自中新网材料二:“太和改革”由孝文帝亲自设计和主导,基本上取得了成功。一 方面是因为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是先进文化、制度对落后文化和制度的取 代;另一方面,孝文帝本人的改革意志和决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改革面临 保守派阻挠和挑战的时刻,孝文帝始终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对破坏改革的势 力进行强有力打击,扫除改革障碍,同时他还注意选贤任能,培养改革中坚力 量,推动改革持续不断向前迈进。-摘编自北京日报(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哪一项汉化措施?请你再列举出两项他所 实行的其他汉化措施。(2)因当时北魏孝文帝的年号是太和,这场改革也被称为“太和改革”。这场 改
12、革的历史作用如何?(3)根据材料二,谈一谈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今天的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3、阅读以下材料并作答: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活动40多 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知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 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根据材料一归纳“他”的历史地位,并列举出两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 的成就或主张。
1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你赞成哪一种 观点,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B2、D3、C4、B5、C6、D7、B8、C9、A10、D11、D12、A13、C14、B15、C16、B17、D18、C19、D20、D21、A22、A23、C24、A25、A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商鞅;法家。(2)秦孝公;奖励军功。(3)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开展,军队战斗力加强,使秦国开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2、(1)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等。(2)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改革要顺应历史开展潮流;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开拓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惟改革创新者胜等。3、(1)孔子、韩非;(儒家、法家。(2)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3)孔子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教化百姓”,韩非主 张“法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