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
《1.3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球的圈层教学设计侯丽珀教学课题地球的圈层课时安排1课的类型新授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整合,突破教学重难点。采用课前准备、课上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人地协调观:通过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球各圈层产生影响,帮 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形成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运用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学生认识到不同内部圈 层的物质组成差异,知道地球外部圈层和岩石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的,生物圈的破坏会引起其他圈层的破坏,形成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而自然环境和人 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加深对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的认识。地理实践力:通过
2、绘制示意图,构架起地球圈层结构的认知框架。教学重点1 .各圈层划分的依据;2 .地球各圈层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教学难点1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2 .地球内圈层的空间分布、组成和特点。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视频导入观看地心历险记预告片提出问题:我们的地球内部的结构真的如 电影中的那样吗?世界上最深的钻井是俄罗 斯的油井(12 345米),但这个深度不及地 球半径的516分之一,那地球内部状况的直接 证据缺乏。俗话说:“上天有路,入地无门。”议一 议,在“入地无门”的情况下,你知道科学家 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奥秘的吗?那就先从地 震
3、说起。二、探究新知(一)地震和地震波(1)地震、与地震相关的一些概念分别 是什么?(2)地震多发地分布在哪?地震有什么 危害?(3)结合课本P28页活动,思考地震发 生前后我们该如何应急避震?(4)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有什么异同?自主探究一学生观看视学生回答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举手发言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 入到课堂活动中 来。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并回答下列问题,提高学生提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增强对地震分布和危害的认识,学生意识到预警地震和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的重要性,并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后教师展示相应的PPT图片 并补
4、充总结:(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 灾害。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 震级。一般来说,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 程度的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常造成极大的破 坏。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 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2)地震的分布:世界两条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 带。地震的危害: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破坏 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也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还会诱发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 漏、疾病蔓延等灾害。破坏
5、资源环境和生态系 统,严重损害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3)应急避震地震发生前:通过地震预警发出警报,迅 速撤离和自救。地震发生后:观看视频总结(4)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思考活动题 目,通过观看 视频总结应 急避震的方 法。学生通过观看视 频获得正确的应 急避震方法,增强 学生的画面感,也 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学生通过填写表 格整理和完善思 路,增强知识的总特点类传播 速度传播 介质共同点纵波(P波)较快固体、 液体、 气体在不同介质 中传播速度不同, 经过不同介质的 界面时,会发生反 射和折射现象横 波(S波)较慢固体过渡:虽然地震波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给 人们带来深刻的灾难,但它却是照亮地球内部
6、 的一盏明灯,是通往地球外部的信史。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介 质所能传播的地震波也不同,因此,我们能通 过地震波的反应来推测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 质组成。(二)地球的内部圈层自主探究二结归纳能力把过渡到通过地 震波的反应来推 测地球的内部结 构和物质组成。PPT展示图片,教 师能通过电子白 板直观表达抽象 的内容,提高学生 的读图能力。通过分析地震波 的速度随距离地 表深度的的变化, 学生深刻认识到学生认真听, 并将思维转 到如何利用 地震波探测 地球的内部 结构。学生认真听关系示意图,思考回答一下问题:学生读图(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什么?(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深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地球 结构 教学 设计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