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言文 翻译技巧.docx





《初中语文 文言文 翻译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 文言文 翻译技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 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 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戾始食,遂大通六经之 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 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 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 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 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 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
2、这样,他领悟了六经 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 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 下,安事一室乎? 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 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 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 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
3、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20、张溥与七录斋(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 钞,如是者六七始己。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辍,日沃 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 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翻译:张溥小时侯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抄完了,朗诵一遍, 就(把所抄的)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 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茧。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 水浸好几次。后来命名读书的书房叫七录.张溥作诗和写文章 非常快。各方来索取的,(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 上就完成,因为这样所以(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很高。21
4、、晋平公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 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 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 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翻译:晋平公问师旷说:我七十岁了,想学习(音乐),恐怕己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却戏 弄他的君王的呢? 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 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 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拥有) 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
5、 平公说:说得好啊!22高凤专心致志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翻译: 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到田地(劳作),在 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守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 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子流走了。妻子回来感 到惊讶询问,高风才醒悟过来。23、叶廷圭与海录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 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 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翻译: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
6、 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时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 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常遗憾没有 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 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24、为人大须学问(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 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 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 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翻译: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 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 到处安静(没有
7、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 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 的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 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25、任末好学勤记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 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 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 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 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翻译: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 险困阻。常常
8、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 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晚 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 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 欢他的勤学,便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他)不是圣人的 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 学的人,即便是活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26、王充市肆博览(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 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翻译: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说
9、他对母亲很孝敬。后来到了京 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王充爱好广泛, 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 街上的书店,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他)广 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后来回到家乡,退居在家教书。27、欧阳修“三上”作文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 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 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 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 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 思尔。翻译:钱惟演(钱思公)虽
10、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在西 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 史书,睡者则读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令。 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一起 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古书之声,清脆响亮, 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竞到了如此地步。我因此对谢绛说:我平生 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因为只有这样 才可以好好构思啊。28、林逋论学问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 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 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
11、容不问。翻译:求学的人提问,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 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 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这 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 难。作为一个人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29、欧阳修诲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 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翻译: (如果)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 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 不琢墨制作成
12、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 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 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 道不值得深思吗?30、王安石伤方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 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 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翻译:金
13、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 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 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 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 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 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 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招待,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 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己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
14、 出来的诗己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俄)从扬州回 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 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31、李存审出镰教子(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 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锻者凡百馀。 因授以所出镰,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翻译: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 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 在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 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 子们看,吩咐
15、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之家, 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 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 字又云:仰琪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琪者,孝肃 之子也。翻译:包孝肃公(包拯谥号)包拯在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代包家子 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回归 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上。如不继承我的志向, 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 又写道:希望包琪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
16、竖立在堂 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 包琪,就是包拯的儿子。33、陶母责子退鲜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用爵饷母。母封解付吏,反书责侃曰: 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翻译: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一些腌鱼送给母 亲。母亲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34、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 落,多不接世,悲
17、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 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 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 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 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 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 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 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
18、自己 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35、陆游家训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 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 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翻译:后辈中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 当引以为忧,而不可以高兴。一定要经常认真地严加管教,令他 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 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这样经过十 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要不然,可以忧烦的事情决非一件。 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
19、都要谨慎地对待,不要 留下后悔的遗恨。36、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 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 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 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翻译: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 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 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 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 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 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
20、才是孩子居住的地 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37、曾子杀猪明不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翻译: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 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曾 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 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曾子说: 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言文 翻译技巧 翻译 技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