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名词解释 [浅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ocx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名词解释 [浅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名词解释 [浅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名词解释 浅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R221 A1672-3873(2011)03-0036-02 英文中有disease、illness、sickness三个不同的词来标记疾病的概念。disease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明病人的躯体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不正常,是可以视察测量的异样。illness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病人有主观不适感觉,如感到恶心、头痛、焦虑等症状。sickness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明某人病了,不能进行正常日常活动了,失去了健康人一般的行为,这是第三者的看法,同时病人也接受,是上面两种状况的结果。本文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对疾病的影响分别进行剖析,对生
2、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客观的评析,相识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当今社会形势下的重要影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模式 心理 伦理 疾病预防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看法或方式。在其演化过程中有两个经典的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优点在于,奠定了试验探讨的基础,推动了特异性诊断及疗法的发展,指导了医疗卫生实践,有效地限制了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了人类健康水平。然而其缺点在于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对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视不够。为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显得更加人性化了。相比之下其优点在于,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医学探讨的思路得以扩大
3、,社会、心理预防的应用让疾病预防提高到新的层次,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由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人类对健康需求的迫切,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影响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显得更加适合当今的时代发展。 1989年WHO深化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由四个层次的涵义组成:第一,没有躯体疾病,即传统意义上的健康;其次,没有主观不适感,即自我感觉良好,无不良心情困扰和行为问题的心理健康;第三,社会适应良好,即能胜任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与人和谐相处,与四周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第四,道德品质良好,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恰当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仍属于心理、精神层面的,可归属于心
4、理健康的范畴1。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转变的基础上也发生了变更,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医学系统思想,就是把医学探讨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并从整体动身探讨各要素组成系统的方式。系统思想的考虑方法是“由上而下”、“由总而细”。它不只着眼于个别的元素、部件的优良与否,而是要求奇妙地利用元素之间的联系,来大力提高整体的水平。医学探讨的任务就是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动身,既要揭示系统、子系统,以及各级要素、各级层次之间的纵向联系;又要提示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除了微生物、各种物理化学因子外,社会生活中种种事务,如与他人关系不融洽,工作上不称心,经济上
5、困难,都有可能影响健康,引起疾病。所以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时,既要重视生理因素,又不要忽视反映社会因素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生命活力的本质,探明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规律性2。 一.生理因素方面 现代医学的特点是科学学问很发达,而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都是日新月异地在变更与发达。 在药理方面,胰岛素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药物,对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尤其危重症的抢救亦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体内最重要的促合成激素,胰岛素不仅仅能降低高血糖,而且能改善代谢失调、炎症应答、免疫功能及出凝血状态,并促进创面愈
6、合等。胰岛素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渐渐受到重视,例如危重病、创伤外科、感染外科等等3。 在医技中,磁共振成像可供应病变组织在形态学变更和生理功能方面的信息,已成为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亦是介入技术导引的手段。由于MRI具有无创性和信息容量多等点,使其能在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作深化的探讨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由于其良好的图像辨别率,能更为精确地辨别粥样斑块的细微环节特征,成为识别易损斑块,推断支架贴壁状况及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一种新手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指导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5。 对疾病相识,传统观念认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缘由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
7、衰竭综合征。近年,随着对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基础和临床探讨的深化,发觉有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由于造血干细胞质异样所致6。1型糖尿病除了位于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区的IDDM1和位于人胰岛素基因区的IDDM2被公认为是T1DM的主效基因外,不断有新的潜在致病基因被发觉。几个参加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的编码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B、PTPN22、SUMO4以及Tbet相继在一些人群探讨中被发觉与T1DM相关7。 以上这些只是临床上众多突破中的凤毛麟角,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创新,临床的各种检查及治疗方法也都是日新月异地在变更与发达,为人类的健康做着贡献。但在这个多因素的社会里,健康的
8、影响因素犬牙交错,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健康,我们医务工作人员的任务还是很艰难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疗外,我们还要做好“上工治未病”,努力限制心理、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方面 中医学里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其致病的特点:干脆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影响病情转归8。 藏医学中四部医典指出:“常显憔悴担心心烦躁”,“伤于寒凉胃疲加哭泣,悲伤又使忧心语叨叨”。即是说“怒伤肝、悲胜怒、喜难过、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势必造成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名词解释 浅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 心理 社会 医学 模式 名词解释 浅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