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新文化运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1课新文化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新文化运动.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课新文化运动第 11 课 新文化运动 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 朱琳 内容主旨: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要真正培植国民的民主精神,还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变革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拉开了这场思想变革的序幕。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以浅显易懂的白话文为载体,促进了人民大众的政治觉醒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十月革命之后,新文化运动渐渐发展成为宣扬马克思主义的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学目标:1、从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口号、对象、主要代表人物、阵地和发展趋势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况。 2、创设情境,体会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分及各自的特点,
2、理解白话文对提升国民素养和传播新思想的重要作用,学习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3、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感受当时的学问分子为宣扬民主、科学不断做出的努力。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的救亡图存探究供应了新的思路。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流程:环节一:从自强新政起先,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进行着变更中国的尝试。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经验了两次帝制复辟,中西文化之间再次出现激烈碰撞,中国的革命之路将何去何从?以此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回顾之前所学学问,引导学生思索中国要想救亡图存还应在哪些方面进行尝试。环节二:出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图、袁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新文化运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