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部编人教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及答案.docx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部编人教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部编人教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部编人教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及答案 湖北省十堰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小题3分,第8题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稽首(j) 蓦然(m) 惟妙惟肖(xio) 箪食壶浆(dn) B.彩釉(yu) 羸弱(li) 仰之弥高(m) 彬彬有礼(bn) C.殉职(xn) 鲜腴(y) 笔耕不辍(zhu) 吹毛求疵(c) D.豢养(jun) 龟裂(gu) 拈轻怕重(nin) 接踵摩肩(zhng) 【答案】B A.有误,“稽首”的“稽”应读“q”,“惟妙惟肖”的“肖”应读“xio”; B.正确; C.有误,“笔耕
2、不辍”的“辍”应读“chu”,“吹毛求疵”的“疵”应读“c”; D.有误,“豢养”的“豢”应读“hun”,“龟裂”的“龟”应读“jn”。 故选:B。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揣度 取决 铢两悉称 销声匿迹 B.竹篾 崎伛 目炫神迷 正襟危坐 C.骈进 羁绊 千均之力 段章取义 D.荣鹰 轩谢 不言而喻 随机应变 【答案】 A正确; B有误,“崎伛”的“伛”应为“岖”,“目炫神迷”的“炫”应为“眩”; C有误,“千均之力”的“均”应为“钧”,“段章取义”的“段”应为“断”; D有误,“荣鹰”的“鹰”应为“膺”,“轩谢”的“谢”应为“榭”。 故选:A。 3.依次填入下面
3、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的鸟类_反嘴鹬、红嘴鸥和灰雁居多。它们在湖面上时而逍遥_地游弋,时而冲天而起,像喷泉的水花一样在空中翻飞起舞。这来自大自然的舞蹈_着人的心绪,足以_心头所有的烦恼。 A.由 悠闲 拨弄 洗刷 B.由 散漫 撩拨 洗刷 C.以 散漫 拨弄 冲散 D.以 悠闲 撩拨 冲散 【答案】根据“居多”的提示,第一空选“以”恰当; 悠闲:悠然自在,闲适自得。 散漫:随便,不遵守纪律的。根据“逍遥地游弋”的提示,选“悠闲”恰当; 拨弄:来回拨动;摆布;摆弄。 撩拨:挑逗;招惹。根据“心绪”的提示,选“撩拨”恰当; 洗刷:冲洗,刷净。 冲散:受冲击而分离散开。根据
4、“烦恼”的提示,选“冲散”恰当。 故选:D。 4.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先生文笔犀利,敢发常人未发之音,时至今日读其文章,仍觉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B.此刻波光粼粼的汉江水,与晴朗天幕上的星河融为一体,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C.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 D.为了把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同学们拿到剧本就开始准备,熟悉并揣摩人物形象。 【答案】 A.有误,“震耳欲聋”意思是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本句表达先生的文章使人惊醒,用“震耳欲聋”不恰当,可用“振聋发聩”。 B.有误,“浮光掠影”意思是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
5、,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本句用来形容江面美景,属于望文生义。 C.正确。 D.有误,“入木三分”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本句形容表演逼真,用错了对象。 故选:C。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B.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无疑不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榜样。 C.事实证明,当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是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一代。 D.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语言凝练含蓄,内容博大精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答案】 B否定
6、不当,“无疑”意为“没有疑问”,“无疑不是”就和所表达的意思相反了,故应去掉“不”字,或把“无疑不是”改为“无一不是”。 故选:B。 6.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战国到魏晋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里,中国人主要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 中国先民不仅编竹为筏,还将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 孔子因勤于读书,把牛皮绳多次翻断,于是有了“韦编三绝”的佳话。 儒家经典很多写在竹简上。 人们先砍竹削片,晒干后钻孔,再用牛皮绳串起来编结成书,就是所谓的“韦编”。 由于竹简的利用,中国文字记载的经典得以保存传世,可以说竹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A.
7、B. C. D. 【答案】 是领起句,再说明韦编,引出“韦编三绝”的故事,再说战国时期的情况,举儒家的例子说明,进行小结,即:。 故选:D。 7.下列关于名著阅读、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这首诗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 ABD正确; C有误,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故选:C。 8.古诗词默写填
8、空。 (1)_,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纳兰性德浣溪沙) (2)此中有真意,_ 。 (陶渊明饮酒其五) (3)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借魏尚自比,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 (5)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 ,_。 【答案】 (1)身向云山那畔行 (2)欲辨已忘言(注意“辨”的书写) (3)瀚海阑干百丈冰(注意“瀚”的书写)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注意“遣”的书写)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根据
9、要求回答问题。(16分,9、10题各2分,其余每小题3分) 守望 尹小华 双望和庆莲定亲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双望高呼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加入了志愿军队伍。临走那天晚上,两人在村边老槐树下见了个面半个月亮在云层里时隐时现,他们在老槐树旁靠了一会儿,说了几句话,庆莲送给双望一副亲手做的鞋垫,双望拉了一下庆莲的手,然后一人朝西,一人向东。 庆莲不唤双望名字,叫“那谁”。那谁走后,庆莲心里就觉得空荡荡的。那谁在家时,庆莲常能见到他。比如,有时村里开会,还有在庙会上,庆莲都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寻找那谁,当终于看见他时,心头嗡的一声,似乎达到了某种目的,便转身往回走。是的,在那些场合下,只
10、是看一眼,心里就暖暖的。那谁这一走,再想看见可就不容易了,庆莲不由叹息一声。声音虽轻,还是被自己听到了,不由一惊,生怕被娘也听到,说她有心事。 庆莲有时在地里干农活,也不住地东想西想,想来想去,总离不开那谁。那谁不用干农活了,跨过鸭绿江打侵略者去了。庆莲这样一想,就紧张起来:枪子儿哪有长眼的,那谁要有个好歹怎么办?这种念头刚刚冒出来,庆莲就笑自己傻要是人人都贪生怕死,还怎么打胜仗?接下来,她又盼着那谁英勇杀敌,荣立战功。这时庆莲一抬头,飞来一只鸟,叽喳叫了几声飞走。如果鸟知晓自己的心事就好了,飞去看看那谁。 收工后,庆莲来到小河边,就看见了水里自己的影子。照理说,她熟悉自己的长相,可每次都忍不
11、住在水里照一照,但又不敢久照,停留时间稍长,脸就发烫。回家时,路过村边的老槐树,树上又有鸟在叫。她停下来,抬头望望,引来更多的鸟叽叽喳喳欢叫起来那一刻,她真的以为,那些鸟是那谁派来的信使。她想,若是自己能听懂鸟语多好。 有一次,庆莲站在老槐树下,朝东张望时,正遇邻居大嫂路过大嫂张口便问:“有双望的消息吗?” “没有。” “这个双望!”大嫂责怪后,又改口道,“打仗哩,可能不得空,双望肯定像你惦记他一样惦记你。” 厌莲听了这话、害羞地低头一笑,但想到那谁不知何时回来,便陷入了沉默。 大嫂似乎看出了庆莲的心事,说我帮你打听打听,等有双望的信儿,就快点告诉你。大嫂的话,给了庆莲一些盼头。大嫂常去县城,
12、那里人多,知道的信儿也多。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转凉,庆莲要给那谁做双棉鞋,她边纳鞋底,边像云一样游移着去了大嫂家。大嫂知道庆莲是来打听双望音信的,但她不说破,只说庆莲鞋底纳得密实。闲聊一阵后,绕来绕去,庆莲还是绕不过那谁。大嫂摸着庆莲手里上好鞋帮的棉鞋说:“仗总会打完的,你把日子过好,等他回来。” ⑪从那天起,老槐树下少了庆莲张望的身影。她穿梭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洒扫庭院,春种秋收,时光在忙碌的生产劳动中悄然而过。柜子里新纳的鞋早已攒了厚厚一摞。 ⑫两年多后的一天,庆莲又一次去大嫂家,终于得到一个消息战争结束了。 ⑬成群结队的人们载歌载舞地迎接志愿军将士凯
13、旋,庆莲远远地望见队伍里那个熟悉的身影,胸前的红花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庆莲的心剧烈跳动起来,怦怦怦,一阵紧似一阵好像要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了 ⑭后来,庆莲成了我奶奶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小说的主要内容。 10.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第段划线句子 1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庆莲生怕被娘听到自己的叹息声,是因为她怕娘担心双望的安危。 B.第(4)段“更多的鸟叽叽喳喳欢叫起来”使心事重重的庆莲更加烦躁、厌恶。 C.结尾双望荣立战功、平安归来,与前文庆莲盼双望立功的心理形成照应,突出中心。 D.文章多次写到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湖北省 十堰市 中考 部编人教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解析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