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2022年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_精品资料_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画的特殊景色,体会表现手法.2. 通过自读自悟,领会作者细致观看、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3明白作者的游玩次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领会作者细致观看、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时: 13 课时1、古诗词三首【设计理念】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 带领同学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懂得古诗词的意 思,体会作者的情怀.【教学目标】会认“螺、谙”等2 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 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
2、洞庭 . 3懂得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画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课前预备】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 .“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课时支配】3 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师:同学们,假期我们游玩了不少的方吧?课件出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同学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再以课件形式出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师:这些的方美丽吗?知道这是哪些的方吗?(假如不知道,老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
3、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我们就去领会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 课古诗词三首.(师板书课题“ 1. 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 课件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开课出现敬亭山、 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 可以帮忙同学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同学懂得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师:我们今日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简介作者及敬亭山.我们今日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亭,读 t ng, 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 亭等.敬亭山,在今日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 公里,山高 286 米.老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
4、流利朗读.3. 同学借助注释,初步明白诗句意思.4. 沟通:(1)学了古诗,你明白了哪些内容?(2)你仍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争论.设计意图勉励同学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娴熟自读,再通过注释,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三、介绍背景,探究其义1老师介绍李白作诗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 (公元 753 年) 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 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味道,孤寂之感倍生.) 2再读古诗,自问互问.师:通过介绍,大家再读古诗,看有什么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的体会或疑问.3全班再读,老师追问.(1)“独”坐是“谁”
5、独坐?(2)读诗,认真体会,诗人独坐敬亭山,看到些什么?诗人听到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3)原来,仍有众多鸟相伴.原来,仍有一朵孤云为伍,但是现在它们都离我而去, 作者想了些什么了?这两句话与题目的哪个字呼应了?(4)“相看”是相互看.明明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敬亭山,谁和他相互看了,这里你读懂了些什么?生试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你觉得应当把哪些词语重读才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只有)(如同学已经问过上述某些问题,此环节的问题就可以删减. 如同学未能深化,老师需要再追问)设计意图 老师介绍诗人作诗背景, 让同学能透过诗句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人内心的感情.老师“追问”的目的,既是引导同学深化体会诗义
6、诗境诗情,又是检测反馈同学的学习成效.四、诵读尝试,背诵默写1通过探究,我们明白了诗意诗境, 你头脑中有一幅什么样的图画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情?)能不能试着读一读,用你 的声音的快慢、轻重来塑造这些画面? 2试读后,用铅笔在重读的字词下划“”,在长音后划“/ ”,再读给同桌听. 3全班沟通,老师点拨(同学擦掉自己用铅笔标注的错误记号,再用钢笔把正确的重音、长音标示出来) .同学作标记后再诵读.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设计意图对古诗的朗读节奏、重音的处理,不宜由老师直接下结论, 先由同学自己尝试后, 老师再赐予必要的点拨引导, 形成彼此认同的看法后诵读成效会更好.其次课时一、简介
7、洞庭,引入课题1齐背独坐敬亭山 ,这首诗写景也写情.看望洞庭 ,又写了什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么景什么情了?揭示课题并板书望洞庭.2介绍洞庭湖.设计意图由上一首古诗引入,除有复习作用外,主要表达前后两首古诗之间的联系.二、初读正音,多读明义1同学初读古诗. “螺”, 常见有田螺、 海螺等. “庭”“潭”“螺” 都是形声字, “庭”的中的“廴”, 要留意“横折折撇”和“平捺”的笔势.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初步懂得诗句.“和”,和谐.水天一色,和谐美丽.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外形,由于“君山”上树木葱郁,故称“青螺”.3互读古诗, 相互沟通.同桌互说对诗句的
8、懂得, 不明白的相互问询.设计意图让同学充分自读,再通过注释读懂诗句,然后相互沟通,初步明白诗句意思.三、再读古诗,启示想象,释疑解难,深化懂得 师:读古诗要会悟,而悟来源于多读多问多想象.1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头脑中有哪些美丽的图画?边读古诗,边想象,再说说头脑中的画面.2老师提出以下问题,分组争论沟通.(1)望洞庭能改为“看洞庭”吗?(2)“和”是和谐的意思. 你头脑中, 怎样的“湖光秋月”画面才“两相和”了?(3)古代“镜”是由铜磨平而成的.“镜未磨”是一种什么景象?(“有微波”,湖不是确定的平,有粼粼波纹的景象).这与“潭面无风”有冲突吗?(4)“翠”是什么颜色?山“翠”易懂,水“翠”
9、是怎么回事了?(5)“白银盘”指什么?这里的湖水“白”,与前面的水“翠”有冲突吗?(6)文中几处用了比如手法?末句改为“君山似乎一青螺”似乎更清晰,这样改行吗?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3. 全班汇报沟通.设计意图提出几个疑问,抓住几处看似冲突的的方,能引发同学深化摸索,体会诗的意境.四、诵读古诗,画出意境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诵读古诗,想象画面,画出意境.各组合作画一幅简笔画,一幅图配一句诗,看哪组画得更符合诗意.设计意图 画图是进一步体会诗意诗境的一种手段,因此画得漂不美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表达诗意.画配诗,形式好玩,而且静静的 实现了默写古诗的目标.第三课时一
10、、简介词牌学问,引入本首词的学习师:前两首都是诗,今日要学习的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师:现在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词(板书课题“忆江南”).设计意图第一、二学段涉及的古代诗文以诗为主,因此,要给同学点明“忆江南”不是诗名,而是词牌名.忆江南不是诗,而是词.二、自读正音,初知大意,反复练读,背诵古词1. 自读正音:留意“曾”是多音字,这里读cng, 是“曾经”的意思.谙, n,熟识.“能不忆江南”是反问句,要留意读出反问语气.2. 反复练读,背诵古词.自主练读,试背古词,然后同桌互考.3说说词的大意.设计意图白居易的词忆江南通俗易懂,对词句的懂得
11、并不难.这首词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历来是被人推重的千古佳句,被后人广泛传诵,因此,背诵是很重要的任务.三、借助前两首诗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诵读古词,探究其义1借助注释,懂得词句.2相互提问,释疑解困.3老师提问,争论解答.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1)江南好,好在哪里了?朗读相关词句来回答.(2)“风景旧曾谙”,既然作者对江南再熟识不过了,为啥只说江南 的“江花”“江水”的景象了?(依据同学的回答, 引导同学体会作者抓住最典型景物来表现江南春色的写法.)(3)“红胜火”,你想到了什么? “绿如蓝”又写出了什么景致?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同学想象“红”
12、“绿”颜色鲜明, 对比剧烈,体会诗人对江南风景由衷宠爱之情. )(老师提疑要以学定教, 如同学已经提出并解决了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不必再提出)设计意图老师提问,主要是检验同学摸索体会的程度,同时也引导同学深化懂得.四、以问引读,深化情感师引问:你现在知道“能不忆江南”的缘由吗?师引:能不忆江南?由于 .(同学用词来回答)师引(语气变化,情感加深) :能不忆江南?由于 .(同学仍用词来回答,语气要有变化. )师再引(语气变化,情感进一步加深) :能不忆江南?由于 .(同学仍用词来回答, 同学情感要有进一步的变化)设计意图老师引读语气的一次次加强,目的是要唤起同学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3、”的一次比一次剧烈的情感体会.五、综合比较(异同) ,总结全课1师:学完了这三首古诗词,你能将三首诗词连着背一遍吗?2比较异同.(老师板书)同: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景物的点同(都属于江南)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异: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忱颂景抒情.) 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其次首的比如很奇妙,第三首对比特别剧烈.)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3再读古诗词三首.师总结全课.教学反思:2. 桂林山水教学目标:1. 通过自主学习,熟识生字、新词.2. 指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14、课文.背诵课文.3. 读中入景,读中悟情,明白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4. 通过自读自悟,领会作者细致观看、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特殊的美.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领会作者细致观看、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预备:桂林山水的挂图或有关录象等. 同学外出旅行拍的风景照.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人,激发爱好.1. 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一趟,那满眼的画山绣 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 使人心旷神怡. 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
15、段段动人的奇妙故事.如父子岩, 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特别精湛,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 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死逼 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 预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 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愿干.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由于缺吃的,最终饿死了.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美丽景 色中仍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 爱好去观赏了 .再听听那奇妙的故事了.2. 今日,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看桂林山水,去领会它特殊的美.坐稳你们的
16、小船,我们动身了.二、整体感知,带人情境.1. 范读课文. 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 2. 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让同学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 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 板书: 甲天下 三、精读其次节,体会感情.1自由朗读.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的方用笔划出来,好好的练一练,把感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2沟通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 “静”、“清”、“绿”.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淌.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观察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似乎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7、(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 突出漓江水的静、 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的渐渐的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观察江底的沙石. “绿”这句读出称赞之情.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引导同学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宠爱之情.(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的说. 板书:静清、绿 1. 中体会作者详细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的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
18、为深刻?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仍要作详细、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淌.漓江的水很清,仍可以观察江底的沙石了.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5)再次播放录象,音乐伴奏,同学有感情朗读.4. 激情点拨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仍写大海和西湖了?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 让同学懂得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特殊的美.5. 理清表达次序,指导同学背诵.(1)这段话
19、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详细写漓江水的特点,最终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同学试背.四、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1. 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沟通的形式自学第三节.2. 出示要求.出示文字:读读:读第三节.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扶放结合,留意学法的迁移. )3. 朗读竞赛.要求: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学听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判.4. 全班沟通,并请进步特殊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观赏.(让同学读给老师
20、或同学老师听, 恰似给疲惫的同学注入了兴奋剂, 极大的激发了同学的朗读爱好,课堂气氛瞬时进入了高潮. 与老师或同学一对一、面对面的沟通,其成效不言而喻.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学 生的待人接物、语言交际、心理素养等综合才能得到了很好的锤炼,真 可谓一举多得,设计奇妙. )5. 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抓住特点详细的写.用整齐的句式 板书:奇、秀、险 (环绕教单目标,读写结合.让同学悟出写作方法.) 五、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节.1. 范读.播放录象,音乐伴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_精品资料_2. 激情点拨.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 公里,所以说是连续不断的画卷.这幅画
21、是谁画的. 生答:大自然 大自然可真是奇妙,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画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 板书:美如画 3. 出示动画,文字,生齐读最终一节,音乐伴奏.让我们把美景深深的印在心里吧.(对于桂林山水这样的精品,只有多读,方能领会文中之意, 体会文中之情,让同学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 六、读写结合,延长课外.1. 其实, 同学们也游玩过许多名胜. 让同学沟通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明白的名胜古迹, .2. 说一说,仿照第2、3 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详细的描写.教后记: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爱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 2022 年人教版 语文 第八 第一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