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张枃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张枃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张构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杓字定叟,以父恩授承奉郎。方年少,已有能称,浙西使者荐所部吏而不 及杓,孝宗特令再荐。召对差知袁州戢豪强弭盗贼尉获盗上之州杓察知其枉纵去 莫不怪之未几果获真盗改知衢州。/VX/W/ZVZ/V/V/ZV/W/W/ZV/Z/ZV/ZWX/V/W/ZV/ZV奏事,帝大喜,谕辅臣曰:“张浚有子如此。改浙西,督理荒政,苏、湖二 州皆阙守,命兼摄焉。有执政姻党闭渠,杓首治之,帝奖其不畏强御,迁两浙转 运判官。未几,以直徽猷阁升副使,改知临安府。奏除逋欠四万缗,米八百斛, 进直龙图阁。都城浩穰,奸盗聚慝,杓画分地以警捕,
2、夜户不闭。张师尹纳女掖 庭供给使,恃以恣横,杓因事痛绳之,徒其家信州,其类帖伏。修三闸,复六井。 府衙火,延及民居,上疏自劾,诏削二秩。杓再疏乞罢,移知镇江。寻改明州, 辞,仍知镇江,后召为户部侍郎。 光宗即位,权刑部侍郎,复兼知临安府。绍熙元年,为刑部侍郎,仍为府尹。 内侍毛伯益冒西湖菱地为亭,外戚有杀其仆者,狱具,黄缘宣谕求免,杓皆执奏 论如律。孝宗观湖,杓以弹压伏谒道左,孝宗止辇问劳,赐以酒炙。未几,进徽 猷学士、知建康府。宁宗嗣位,归正人陈应祥、忠义人党琪等谋袭均州,副都统 冯湛间道疾驰以闻。杓不为动,徐局部掩捕,狱成,斩其为首者二人,尽释党与, 反侧以安。升宝文阁学士、知平江府,未行
3、,改知建康府。奉新县旧有营田,募民耕之, 亩赋米斗五升,钱六十,其后议臣请鬻之。始,征两税和买,且加折变,民重为 困,杓悉奏蠲之。进端明殿学士,复知建康府。以疾乞祠,卒。南渡以来,论尹 京者,以杓为首。(节选自宋史张杓传)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召对/差知袁州/戢豪强/弭盗贼/尉获盗上之州杓/察知其枉/纵去/莫不 怪之未几/果获真盗B.召对/差知袁州/戢豪强/弭盗贼/尉获盗上之州/杓察知其枉纵/去/莫不 怪之未几/果获真盗C.召对/差知袁州/戢豪强/弭盗贼/尉获盗上之州/构察知其枉/纵去/莫不 怪之/未几/果获真盗D.召对差/知袁州/戢豪强/弭盗贼/尉获盗
4、上之州/杓察知其枉纵/去/莫不 怪之/未几/果获真盗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兼摄,指本职以外同时代理其他职务;迁、授、升、权、进,都有调任 或升迁的意思。B.户部,六部之一,主观全国户籍、土地、军需、粮饷、贡赋、征役等事。C.建康,江苏省南京市的古城,著名的六朝古都,又称“建业”“金陵二D.乞祠,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请求赐予“奉祠”之职,以处闲散之地;也是官员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文中即指后者。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张构虽是凭借父亲张浚的恩泽做的官,但他年轻时就才能显著,广为人 知,皇帝为了他特令官员再次推荐
5、,可见皇帝对他的器重。B.外戚姻党张师尹,因为觉得自己朝里有依仗,便肆意妄为,横行霸道。 张构不但依照法律狠狠地处治了他,还将他全家流放。C.张杓一生做过京官,也做过地方官,兼职代理调任升迁,历任多种官职, 偶尔一次降级,也是自己勇于承当责任,主动上疏要求的。D.张构处理政务,既有果断的一面,又有灵活的一面。他明察秋毫,释放 盗贼;在平定叛乱时,不轻举妄动,而是徐徐图之。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外戚有杀其仆者,狱具,费缘宣谕求免,杓皆执奏论如律。译文:(2)宁宗嗣位,归正人陈应祥、忠义人党琪等谋袭均州,副都统冯湛间道 疾驰以闻。译文:14 .文末说“论尹京者,以杓为首”
6、,为什么这样评价张杓?请简要说明。【答案】15 .C11. A 12. B13 .(1)有个皇族外戚杀了自己的仆役,被判罪定案后,通过关系下令请求赦免,张杓都按照律法坚持上奏论罪。(2)宁宗继承帝位,归正人陈应祥、忠 义人党琪等人图谋袭击均州,副都统冯湛从小道飞速奔驰来报告。14 .张杓以才能著称,很受皇帝器重;张杓有政治才干,审理案件细致 果断;张杓不惧权贵,敢于惩办姻党外戚;张杓严于律已,出现问题后勇于 承当责任,自请免职;张杓平乱有方,思路缜密,徐徐图之。【解析】15 .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诏令(张杓)进官回答提问,派 遣(张杓)担任袁州知州,剪除豪强,平息盗贼。廷尉捕获盗
7、贼上交到州里,张 杓了解后知道他冤枉,释放了他,没有人不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不久,果然抓获 了真正的盗贼。“召对”,完整的句子应是“(孝宗)召(张杓)对“,主语(孝宗)、兼语(张 杓)省略,本句句意完整,前后断开,排除D; “杓察知其枉“,“杓”是传主, 是句子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A; “纵去”是“释放”的意思,“纵去”之间 不应断开,排除B。应选C。16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权”是暂时代理官职,不 是调任升迁。应选A。17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 “外戚姻党张师 尹”错误。将张师尹归入外戚姻党概述有误,根据原文第2段“张师尹纳女掖庭 供给
8、使,恃以恣横,杓因事痛绳之,徒其家信州,其类帖伏”,可知是他将女儿 送入后宫是供人使唤,并没有婚姻。应选 Bo18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狱具”,判罪定案; “费缘”,通过关系;“宣谕”,下令;求免,“论二 论罪;“如律”,按照律法。 (2) “嗣”,继承;“间道”,从小道;“闻”,使动用法,使闻,报告。19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根据第1段“方年少, 已有能称,浙西使者荐所部吏而不及杓,孝宗特令再荐”,可总结出张杓以才能 著称,很受皇帝器重;根据第1段“召对,差知袁州,戢豪强,弭盗贼。尉获盗 上之州,构察知其枉,纵去,莫不怪之,未几,果获真盗
9、”,可总结出张杓有政 治才干,审理案件细致果断;根据第2段“有执政姻党闭粢,杓首治之,帝奖其 不畏强御,迁两浙转运判官”和第3段“外戚有杀其仆者,狱具,萱缘宣谕求免, 杓皆执奏论如律”,可总结出张杓不惧权贵,敢于惩办姻党外戚;根据第2段“衙 火,延及民居,上疏自劾,诏削二秩。杓再疏乞罢,移知镇江二 可总结出张杓 严于律已,出现问题后勇于承当责任,自请免职;根据第3段“杓不为动,徐部 分掩捕,狱成,斩其为首者二人,尽释党与,反侧以安”,可总结出张杓平乱有 方,思路缜密,徐徐图之。【参考译文】张杓字定叟,因为父亲的恩泽被授予承奉郎一职。他年轻时,已经有才能而 被称赞,浙西使臣荐举下属官员而没有提及
10、张杓,孝宗特令再次推荐。诏令(张 构)进官回答提问,派遣(张杓)担任袁州知州,剪除豪强,平息盗贼。廷尉捕 获盗贼上交到州里,张杓了解后知道他冤枉,释放了他,没有人不对这件事感到 奇怪,不久,果然抓获了真正的盗贼。后改任衢州知州。上奏政事,皇帝非常高兴,告谕辅臣说:“张浚竟有这样(优秀)的儿子J 改任浙西,督查管理荒废的政务,苏州、湖州都缺太守,诏命他兼任代理。有执 政的外戚禁止卖出粮食,张杓首先整治他们,皇帝夸奖他不畏豪强,升任两浙转 运判官。不久,(张杓)以直徽猷阁的身份升任副使,改任临安府知府。上奏请 求减免拖欠的赋税钱四万缗,米八百斛,升任直龙图阁。京城人口众多,奸人盗 贼集聚藏匿,张杓
11、划分地区来进行戒备和搜捕,使京城夜不闭户。张师尹把女儿 献给后宫供使唤,仗势肆意横行,张杓因他犯事狠狠地依法处分了他,并将他全 家流放信州,其他类似的人全都驯服。修三闸,又打六井。官府着火,殃及百姓 房舍,(他)上疏弹劾自己,皇帝下诏削去官阶二级。张杓再次上疏请求罢免, 转任镇江知府。不久改任明州知州,辞谢没有赴任,仍掌管镇江,后来奉诏回朝 廷任户部侍郎。光宗即位,(张杓)代理刑部侍郎,又兼任临安府知府。绍熙元年,任刑部 侍郎,仍任府尹。宦官毛伯益霸占西湖菱地修建亭子,有个皇族外戚杀了自己的 仆役,被判罪定案后,通过关系下令请求赦免,张构都按照律法坚持上奏论罪。 孝宗观湖,张杓以弹压的身份伏地谒见于道旁,孝宗停车慰劳,赐给酒肉。不久, 晋升徽猷阁学士、任建康府知府。宁宗继承帝位,归正人陈应祥、忠义人党琪等 人图谋袭击均州,副都统冯湛从小道飞速奔驰来报告。张杓没有马上行动,而是 慢慢乘其不备抓捕他们,罪案审完,斩杀其中为首的二人,其余同党全都释放, 叛乱平定。(张杓)升任宝文阁学士、平江府知府,没有赴任,改任建康府知府。奉新 县原来有营田,招募农民耕种,每亩交赋一斗五升米,六十钱,其后议臣奏请卖 掉营田。最初,征两税和买,并且加上折变,百姓负担沉重生活贫困,张杓全都 上奏减免了赋税。进升端明殿学士,又掌管建康府。因病请求辞官,后去世。南 渡以来,评论京城官员(政绩),首推张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