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通则.docx
《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通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通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通那么1审核基本原那么1.1 合规性企业应在审核中全面落实产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节约等方面的法律、法 规、标准、文件等要求。1.2 真实性清洁生产审核应以企业客观现状和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为依据。1.3 逻辑性清洁生产审核应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联性,问题与方案的对应性。1.4 针对性企业应围绕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等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审核工作。1.5 持续性企业应在完本钱轮审核后,将审核机制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2审核逻辑2.1 发现问题通过合规性分析、现场调查、员工座谈、专家指导、实测数据分析等方式,查找和明确 企业生产过程中
2、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等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部位、环节和性状,获得清 晰明确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源等详细信息。2.2 分析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从原辅材料和资源能源、工艺技术、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物、 管理和员工等八个方面追踪、排查,分析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应针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原因进行深入、全面地分 析。2.3 解决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确定防止问题发生或减轻问题影响的备选清 洁生产方案,通过简单筛选,技术、环境和经济等可行性分析,确定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 并实施。2.4 审核程序审核程序包括七个阶段: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
3、、方案的产生和筛选、方案确实定、 方案的实施、持续清洁生产,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产出应符合图1要求。3.2.10.2 清洁生产目标设置的依据设置依据应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和市节能减排分解指标、企业环保现状以及生态环境管 理要求,如达标排放、区域总量控制、限期减排、限期治理、有毒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排放 等;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或清洁生产标准;行业先进水平、企业历史最好水平、企业 资金与技术实力等。3.2.10.3 清洁生产目标设置的要求目标设置应考虑但不限于:清洁生产目标应定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可考核性;包括绝 对量和相对量指标,应有清洁生产方案作为支撑;可分为企业整体目标和审核重点目标两
4、 级,应含有与审核重点存在问题相对应的指标;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应根据审核要 求将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原因、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减排与完成总量控制指标、能 源消耗符合能耗限额、能源削减与完成总量控制指标、有毒有害物质使用/排放削减、碳减 排等相关的具体要求纳入清洁生产目标。单一方案可实现多个清洁生产绩效的宜设置唯一最 佳目标。提出并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应通过员工座谈、专家咨询、现场查看等方式,结合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估发现的问 题,从原辅材料和资源能源、工艺技术、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物、管理和员工等八个 方面研究并提出备选清洁生产方案,具体参见附录A。应针对审核重点和清洁生产目标研究
5、并提出备选清洁生产重点方案。明显易行的备选方案经初步筛选后应尽快组织实施。3.3 审核3.3.1 审核重点概况分析3.3.1.1 审核重点基本情况应分析审核重点基本情况,明确审核重点主要存在的资源、能源及生态环境问题等。3.3.1.2 审核重点工艺流程应明确审核重点工艺流程、 重点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2。应明确审核重点工艺流程、 重点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2。废 水 废渣各生产单元功能、产排污节点和输入、输出物质情况。审核图2审核重点工艺流程示意图3.3.2 审核重点计量器具分析应调研审核重点计量器具的详细分布、配置,计量器具使用、维护、统计与管理等情 况。计量器具应至少满足平衡测试要求,计量器具配
6、备和管理应符合GB 17167和GB 24789 相关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应进行完善。平衡测试应以实测为主,各类计量器具应齐全、满足清洁生产平衡测试要求。实测条件 无法满足的,可采用其它方法进行平衡分析。3.3.3 审核重点实测方法和要求3.3.3.1 总体要求应以预审核阶段的问题线索为基础,以深入挖掘问题及产生原因为目的建立平衡并进行 分析。平衡包括物料平衡、水平衡、能量平衡、特征污染因子平衡及其它必要平衡,企业可根 据管理部门要求及自身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实测,并建立平衡。工业企业应建立物料平衡;列 入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的企业、取用地下水、废水直接排向环境水体的企业应建立水平 衡;列入重
7、点用能单位名单或超能耗限额企业应建立能量平衡;“双超”企业、“双有”企 业应建立特征污染因子平衡。平衡测试应以实测为主,实测范围和周期应符合相关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实测数据, 应从原辅材料和资源能源、工艺技术、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物、管理、员工等八个方 面分析物料损失及能耗高/水耗高/污染重的产生原因。具体参见附录A。3.3.3.2 实测准备应制定实测计划,明确实测工程、实测点位、实测工具、实测方法,确定实测时间和周 期,确定实测人员。3.3.3.3 实测要求实测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a)实测工程:应对审核重点全部的输入、输出物流进行实测,包括原辅材料、水、气、 产品及中间产品、循环使用物质
8、、污染物等。物流中组分的测定应根据实际工艺情况而定, 原那么上实测工程应满足对物质流的分析;b)实测点位:实测点位的设置应满足平衡计算的要求,即主要的物流进出口应实测;对 因工艺条件所限无法实测的某些中间过程,可用理论数据代替,理论数据应有可靠来源;C)实测工具:实测工具应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计量认证规定和技术规范的实测设备;d)实测方法:水平衡测试应按照GB/T 12452有关规定进行,能量平衡测试应按照GB/T 3484有关规定进行;e)实测时间和周期:周期性(间歇)生产的企业应按正常生产周期进行逐个工序的实 测,至少实测三个周期。连续生产的企业应连续(跟班)实测不少于72小时。输入输出物 流
9、的实测应保持同步性,应在同一生产周期内完成;f)实测条件:实测时生产设施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生产负荷应不低于审核期平均生产负荷;g)数据要求:应边实测边记录,及时记录、保存原始数据,并记录测定的工艺条件(温 度、压力等)。数据单位应统一,应与生产报表及年、月统计表有可比性,且不得使用月 度、年度统计数据代替实测数据。间歇生产的产品,可采用单位产品进行统计;连续生产的 产品,可采用单位时间产量进行统计。3.3.4 审核重点物料平衡的建立和分析建立物料平衡应符合如下步骤:a)开展实测。依据审核重点的工艺流程,构建工艺流程图,开展实测;b)平衡测算。根据实测结果,分析输入、输出物流的总量到达平衡的情
10、况。输入总量与 输出总量之间的偏差在5%以内(一般情况)的,可采用物料平衡的结果进行后续评估与分 析;反之,应分析造成较大偏差的原因,并重新实测或补充实测;C)构建物料平衡图。依据实测和平衡测算结果构建物料平衡图。审核重点涉及有毒有害 物质的,物料平衡图中应明确其成分和数量,或每一成分单独编制物料平衡图。工艺流程 物料平衡图和物料平衡总图例如分别见图B.1和图B.2;d)物料平衡结果分析。结合物料平衡图,识别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废物及其产生部 位,对物料平衡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应包括:1)输入、输出物料平衡的偏差;2)主要原辅材料及有毒有害物质利用率;3)物料流失的环节、部位和去向;1)流
11、失物料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以及对生产和环境的影响;2)污染物产生环节、部位、数量和去向,包括无组织排放。3.3.5 审核重点水平衡的建立和分析水平衡实测准备应符合7.332的要求,实测要求应符合733.3的要求。审核期当年开展 过水平衡测试的企业,可直接引用水平衡测试的数据及平衡。应按照GB/T 12452开展水平衡测试,构建水平衡图,明确主要用水节点、废水产生点及 废水产生情况。应分析水的利用效率、水流失情况,对流失原因进行排查,对水消耗原因进 行分析。应与同行业或同工序先进工艺技术或设备比照,研究并提出减少水量消耗的改进措 施。3.3.6 审核重点能量平衡的建立和分析能量平衡实测准备应符
12、合733.2的要求,实测要求应符合7.333的要求。审核期当年开 展过能源审计的企业,可直接引用能量平衡测试的数据及平衡。结合审核重点,应按照GB/T 3484开展能量平衡测试,构建能量平衡图,明确主要用能节点。应分析能源利用效率、消耗强度与负荷,对能耗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应与同行业或同 工序先进工艺技术或设备比照,研究并提出减少能源消耗的改进措施。3.3.7 审核重点特征污染因子平衡的建立和分析3.3.7.1 实测准备及要求特征污染因子平衡应关注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 机物(可以非甲烷总烧等具体物质表征)、重金属(汞、铭、镉、铅、碑等)等重点污染 物。特征污染因
13、子平衡实测应包括但不限于污染物产生环节、产生量、排放量及排放去向, 废气有组织排放的收集方式及收集效率,污染治理设施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及关键技术 参数(如压力、流量、温度、湿度等)。实测工具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和计量认证认定的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在线监测 设备、便携式监测设备等。实测的其他准备应符合733.2的要求,其他要求应符合7.333的要求。3.3.7.2 特征污染因子平衡建立及结果分析特征污染因子平衡的建立可参照734规定。特征污染因子平衡分析应对污染物的产生环节、产生量,污染物的收集方式及收集效 率、污染治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处理效率,污染物排放去向、排放量进行分析。应针对产生
14、 污染的物料、生产环节、设备装置、收集及处理设施等进行原因分析,从源头削减、过程控 制、末端治理全方位研究并提出污染物减排的改进措施。3.3.8 提出并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应针对审核重点,根据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分析,继续提出、实施清洁生产 重点方案。3.4 方案的产生和筛选3.4.1 清洁生产方案的类型清洁生产方案应分为一般方案和重点方案。3.4.2 备选清洁生产方案产生的途径产生方案的途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a)预审核阶段和审核阶段提出的备选方案;b)限期整改或治理方案;c)超能耗限额构成高耗能的治理方案;d)根据平衡分析结果,提出的改进措施;e)组织专家及咨询机构进行技术咨询获得的改进
15、措施建议;0发动全体员工提出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g)参照国内外同行业在原辅材料和资源能源、工艺技术、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 物、管理和员工等八个方面可以借鉴的实践结果。3.4.3 清洁生产方案的筛选和确定初步可行的备选重点方案方案筛选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采用定性判断进行初步筛选,二是采用权重总和计分排 序法进行筛选和排序。对所有方案,应采用定性判断进行筛选和确定;对初步可行的重点方 案,还应采用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进一步筛选和确定。应围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有毒有害物质替代或减量,污染物减 排等绿色生产方面研究并提出相应方案。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应针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 核原
16、因、围绕审核重点和支撑清洁生产目标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双超”企业应按要求提出 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清洁生产方案。超能耗限额企业应按要求提出降低能源消耗的清洁 生产方案。“双有”企业应按要求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和排放的清洁生产方案。列入 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的企业、取用地下水的企业应按要求提出降低水资源消耗的清洁生产 方案。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产生的技术可行、环境效果显著,但经济效益不明显或不产生 经济效益的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可行性分析的备选重点方案;对纳入国家污染综合 防治规划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可行性分析的备选重点方案应包含污染物削减方案。3.5 方案确实定351总体要
17、求对初步可行的备选重点方案应开展可行性分析。对技术路线较为复杂的重点方案,应开展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调研、筛选,多 个可选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环境可行性分析和经济可行性分析。对技术路线相对简单的重点方案,应至少调研方案的工作原理/技术路线,明确详细的 节能/节水/降耗/减排效益核算(包括数据来源、核算依据和核算过程等)。对投资额度较大的一般方案可开展详细的可行性分析。3.5.1 技术调研应对多个可选方案的技术工艺流程图、技术要点、方案实施途径、主要设备清单及配套 设施要求、方案所到达的技术经济指标、环境和经济效益预测、方案投资总费用等进行比照 分析,明确是否属于国家或市推荐的节能、节水
18、、污染防治可行技术。3.5.2 技术可行性分析应对多个可选方案采用的技术,包括技术原理、方案工艺流程、相关设施设备、主要技 术参数等进行比照分析,并分析与国家节水、节能、降耗、减排等政策的符合性,以及在国 内外同行业中的先进性、成熟性、平安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应对不同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照分析。3.5.3 环境可行性分析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多个可选方案实施后产生的直接环境效益和间接环境 效益进行预测,并对不同方案的环境绩效进行比照分析。环境效益应包括但不限于节能、 节水、降耗、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 重金属、固体废物、噪声等)减排,有毒有害
19、物质使用削减、有毒有害污染物减排。还应 分析改造后可能引起的新的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节能方案的节能量计算方法应按照GB/T 13234的要求。污染物减排方案的环境可行性分析方法应符合725.6的要求。计算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 过程中,涉及产值的应以审核基准期的价格为不变价折算成年度数据,涉及产品产量的应 以审核基准期的产品产量为基准折算成年度数据。3.5.4 经济可行性分析应包括但不限于:a)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的计算;b)利用财务指标分析、判断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对多个可选方案的经济绩效进行比照分 析。356确定可行的重点方案应根据备选方案技术、环境、经济可行性分析结果,确
20、定最正确可行的重点方案。3.6 方案的实施3.6.1 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汇总分析实施效果方案应按照边审核、边提出、边实施、边见效的原那么进行实施,拟实施的方案应制定详 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方案的启动、计划完成时间、资金来源和负责部门等)。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应针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原因、围绕审核重点和支撑清洁生 产目标提出并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涉及废水、废气治理工艺、设施改造的污染减排方案实施后,应对污染治理设施进出口 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检测,并进行分析。其它方案实施后,应结合环境效益测算等需求开 展相关检测并分析。应对已实施方案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汇总分析,依据已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对清
21、洁生产审核近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依据拟实施方案的预期实施效果,对已实施、拟实 施方案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汇总分析,预测所有方案实施后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对清洁生产审核中远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预测。“双超”企业的环境效益应包括超标污染物的达标和总量削减情况;超能耗限额企业的 环境效益应包括能源消耗削减情况;“双有”企业的环境效益应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排放削减情况。3.6.2 审核期企业状况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情况分析362.1总体要求应对审核期企业生产经营、资源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状况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情况进行 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应分析审核期的产量产值、原辅材料消耗、资源能源消耗等。
22、对涉及审核重点、审核目 标和清洁生产方案的指标值,应与审核基准期的指标值进行比照分析;清洁生产指标值劣于 审核基准期的,应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3.623资源能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状况应分析审核期的资源能源节约及环境保护情况,包括节能、节水、降耗、废水和废气产 生排放情况,污染物控制措施,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处置情况等。应核 算审核期资源能源节约和污染物排放量,并分析清洁生产方案在资源能源节约及污染防治水 平提升方面的效果。对涉及审核重点、审核目标和清洁生产方案的指标值,应与审核基准期 的指标值进行比照分析;清洁生产指标值劣于审核基准期的,应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3.624清洁生
23、产水平提升情况应对照企业所在行业现行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或清洁生产标准,分析清洁生产水平 提升情况。应依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对清洁生产审核近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目 标未完成的,应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应评估“双超”企业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到达了国家或地 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许可指标及污染物减排指标,“双有”企 业是否有效地削减了其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的使用量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能耗限额 企业是否到达单位产品能耗限额。3.7持续清洁生产应包括但不限于: 健全持续清洁生产组织机构; 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落实拟实施方案; 提出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企业 清洁 生产 审核 技术 通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