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新人教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新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质检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60分)L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文献中有“百谷”“九谷” “六谷”“五谷” 的演变。这说明先秦时期()A.农业走向衰退B.外来作物引进C.作物历经选择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百谷”“九谷”“六谷” “五谷”反映出古代农业的开展,农作物种类经历了优胜劣汰的 选择过程,故A项错误;农作物品种由多变少,与引进外来品种无关,故B项错误;农作物品种经历了 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说明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存在着培优选优,故C项正确;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 南移,故D项错误。2.逸周书时训
2、对于节气和物候的认识和记录已经成熟,如“惊蛰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 来。又五口,草木萌动。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先秦 时期节气观念的开展源于()A.适时耕种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B.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C.农业科技水平制约农业经营活动D.诸子百家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 适时耕种对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先秦时期节气观念的开展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故A项正 确。B项是对题干材料现象的概括,而不是原因,故排除。“科技水平制约”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 故排除C项
3、。D项说法太绝电,故排除。3.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以北占到55%;据北宋 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那么为40. 9%。这一变化()A.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B.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D.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答案:C解析:材料“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 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故A项错误;从户口数量来看,虽然有变化,但缺乏以说明政治中心南移,故B项 错误;通过唐宋南北户口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南方户口增力n,而北方相对减少,南北经济
4、 结构有所变动,故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户口数量,没有土地占有量的统计数据,故无法确定人地矛 盾的情况,故D项错误。4.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陶说记载,占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 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说明()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开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居世界前列1).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答案:A解析:材料用磁石”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骁才不会有黑斑”,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 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唐朝制瓷业的成就和唐朝瓷器的世界影响,故B、C两项错误;材料
5、只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应用于制瓷业的状况,并没有涉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故D项错误。5. (2020山东淄博模拟)据大量出土的汉简记物许多重要的物产名号往往辅以地名,如:“河内廿两 帛” “广汉八稷布”“济南剑”等。这反映汉朝()A.区域经济分工明显B.品牌意识深入人心C.手工业技艺水平高1) .区域生产特色鲜明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分工,故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技艺 的高超,故排除C项;“河内廿两帛”“广汉八稷布”“济南剑”分别以河内、广汉、济南等地方 作为名称,所以表达的是地方特色,应选D项。6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闵中所绘的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6、(以下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 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不可能在宴会上出现的 是()A.放水果的秘色瓷B.放糕点的班琅彩C.侍女的丝织手帕D.盛酒的青铜爵答案:B解析:法琅彩起源于清代康熙晚期,题干材料涉及的时间信息是“五代十国时期”,因此B项不可能 在宴会上出现。应选B项。7 .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表达“规范之美”,而北宋汴京城那么表达“自由之风”。唐宋城市出 现不同布局的根源是()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8 .城市商品经济开展C.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海外贸易得到开展答案:B解析:宋代兴起的理学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与汴京“自由之风”不符,
7、故A项错误;唐代城市 的主要功能为政治、军事,宋代商品经济开展,打破坊市界限,更显自由,故B项正确;C项与题意不 符,排除;长安、汴京都处于内陆,海外贸易不是布局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8 .元代纸币的流通数量,中统元年(1260年)发钞73 352锭,平均每人为62文;到至元二十四年 (1287年)时,发行数额猛增至5 098 285锭,每人合13 134文;再过20年左右,纸币流通数量又增 长数十倍。元代纸币政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开展9 .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C.削弱了政权统治基础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元代纸币发行过多,易形成通货膨胀,这
8、种状况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开展,故A项错 误;通货膨胀易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这削弱了政权统治的基础,故C项正确,B项错误; 通货膨胀会影响经济的开展,不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D项错误。10 通典食货二规定,凡18岁以上男子受永业田2()亩;凡有爵级、官品、勋级者,可依爵级、 官品请受永业田5顷至100顷。据此可知,唐代均田制下()A.小农经济日益壮大B. 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大量土地集中到了官僚阶层手中土地国有化程度提高D.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受到限制答案:D解析:仅凭材料无从得出“小农经济日益壮大”的结论,故A项错误;据材料反映的规定,无法得知 当时现实中的土地兼并情况,故B项错误;
9、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国有化程度,故C项错误;唐朝通过法 律的形式对贵族和官僚等特权阶层的土地占有额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给予小农经济一定的保护, 故D项正确。10.明末沈氏农书记载了当地的一句谚语:“当的穷,六月里骂长工。”意思是说,在农历六月 的夏收夏种大忙季节,务必与长工搞好关系,否那么长工闹起情绪来,这一年的收成就成问题了。这反 映了当地()A.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C.租佃关系下地主的无奈I ).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在农历六月的夏收夏种大忙季节,务必与长工搞好关系,否那么长工闹起情绪来,这 一年的收成就成问题了,可知长工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不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专用 2023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质检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