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护理进展.docx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护理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护理进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护理进展摘要本文阐述了跌倒的定义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的概况、相关危险因 素、护理研究进展,将文献资料进行归纳与总结,对提高临床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 跌倒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关键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跌倒;护理;综述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几率超过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四。随着我国 人口老龄化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率的不断增高,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 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跌倒后容易危及其生命平安。跌倒是指患者在行走时突然或者非故意 的停下来,身体倒在地面上或者比初始位置低的地方,患者跌倒后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心理 均带来较大的危
2、害,如对跌倒产生的恐惧、焦虑,因行动不便影响原发疾病的恢复,因治疗 跌倒伤造成的经济负担等。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64.6万人因跌倒而死亡,在我国, 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首位伤害因素。因此,预防、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已被正式纳入我国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数为60岁以 上的老年人,病情复杂变化快,心脏受损心功能低下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易发生跌倒,是临 床常见护理不良事件之一。预防跌倒可以减少患者受伤率,防止二次住院的机会,提高患者 的生命质量。本文结合国内外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 应的护理措施,为减少跌倒发生的风险、提
3、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1跌倒的定义、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跌倒的概况定义 王彦婷等学者指出,跌倒属于非自主、突发性事件,患者体位改变不以其意志 为转移,其倒在比初始平面更低的位置。可伴或不伴有外伤。还有学者认为,跌倒与患者身 体某器官、组织平衡力下降有关,导致患者身体某部位与更低水平面接触,称之为跌倒。流 行病学调查发现,跌倒在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原因中排列第4位,在65岁以上人群意外伤害 导致死亡的原因中排列首位,也在意外伤害导致慢性残疾的原因中排列第3位。1.1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的概况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往往年龄大,更易发生意外而跌倒。据调查,每年大约有30%的 老年
4、患者发生1次或屡次跌倒,而且跌倒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约有5%10%的患 者跌倒后会出现脑部及软组织的损伤、骨折等。有研究显示,年龄265岁、具有糖尿病 并发症病史、合并步态不稳、使用易致跌倒均为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患者的体内 代谢处于紊乱状态,同时又合并血管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发生跌倒的风险大约为正 常人群的15倍。2跌倒的危险因素自身因素2.1.1 年龄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均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 同时,由于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及听力、视力均不断下降,可 能引起行动缓慢、反响变慢,容易发生跌倒。2.1.2 疾病因素糖尿病
5、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神 经介导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固有的心血管疾病。2.1.2.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全部是依靠葡萄糖的供能,严重的低血糖、酮 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均可引起大脑的供能障碍,进而导致患者乏力、头痛、 复视、焦虑、饥饿或行为异常,出现意识恍惚、神志不清、昏昏欲睡导致晕倒。2.1.2.2 神经介导性晕厥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多由于神经介导性晕厥引起,其中老年患者最 常见的原因是颈动脉窦超敏综合征、餐后低血压;而40岁以下人群那么多为血管迷走性晕厥。2.123 体位性低血压 无明显诱因的晕厥、跌倒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体位性低血压,
6、其中又以 直立性低血压的比例最大、危害最大,容易给患者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2.124 固有的心血管疾病明确患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心律失常是导致其发生晕厥的直接 原因,心率过快、过慢均可导致患者跌倒。而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脏结构畸形 也可通过影响血压、心率造成患者跌倒,属于间接原因,占所有原因不明跌倒患者的5%-10%。 心理认知因素局部老年人存在较强的自主意愿且不服老,担忧遭家人嫌弃、或怕给 家人和护工带来麻烦,或者对自身体力过于高估,比方提过重的物品、踩板凳,单独去卫生 间,单独去就餐等,对危险因素认识缺乏,他们认为这些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却加大了跌倒 的风险。另外,老人存
7、在不良情绪,可能会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未能够及时发现周围危 险因素,进而造成跌倒事件发生;还有对跌倒产生恐惧心理也会使老年人行为能力降低、活 动受限,导致其步态不稳、缺乏平衡进而引发跌倒。2.125 药物因素使用药物也可导致患者发生跌倒。使用容易导致心律失常、血容量缺乏的 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上述两种药物均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服用后患者可能由于药物原因 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跌倒。服用降糖药物后,患者也可能发生低血糖而引起跌倒。2.2外部因素环境因素 老年患者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比拟差,如果住院环境的光线较暗、地面 湿滑、病房通道有障碍物、病床未固定好、床尾摇手使用后未及时归位、餐板放置于
8、床尾、 未穿防滑鞋等原因都可以造成患者跌倒。王彦艳等研究结果显示夜班发生跌倒率最高,卫 生间、病床边是发生跌倒的主要地点,与患者此时段进食、洗漱、如厕等活动有关。因此, 环境是造成老年患者跌倒的主要外部因素。2.2.1 药物因素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长期用药。冠心病患者服用血管扩张药、高 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通常会因为变换体位的幅度过快而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现象的发生;心 衰患者服用利尿剂、地高辛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尿量增多如厕频繁,而尿量增多后 很容易带来低钾低氯等问题,引起头晕、乏力;应用镇静安眠类药物后,药物的后续作用容 易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平衡能力变差;止痛药可抑制中枢神经系
9、统,导致感觉迟钝;降糖 药导致患者低血糖、平衡失调等并发症。以上都是易引起眩晕而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2.2.2 管理因素 护理人员平安管理意识淡薄,未及时对患者及家属开展预防跌倒相关平安 知识普及教育,护士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不全面。防跌倒护理措施未实施到位,对患者的关 注程度缺乏,未按照规定的时间、频率巡视病房,未准确地掌握患者的身心情况,如定期询 问患者有无发生身体不适、睡眠缺乏等病症。没有在特定的时段、对局部特殊的患者采取特 殊的护理措施,如没有在夜间或者室内光线较差的时候、对服用过易跌倒药物的患者实施提 前干预措施。3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护理风险评估在患者入院之初,责任护士应该及时使用坠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合并 心血管疾病 患者 跌倒 护理 进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