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产业集群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集群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产业集群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罗友花Summary:依据浙江义乌172家集群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17. 0和AM0S7.0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证实产业集群劳动分工资源、产业集 群环境资源和集群企业网络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均带来正效应,但集群环 境的物质资源和集群企业网络资源的管理能力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作用效应不 显著。Key:产业集群资源;集群企业;竞争优势;集群资源效应:F403, 3:A:1000-2529(2009)04-0083-04、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有关的产业集群资源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集群内分工网络、交易网络因素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有显著正向影响
2、,其路径 系数分别为0 127、0.218; C.R.分别为2. 279、2. 438,临界比C. R.均大于推 荐的标准值1.96,路径系数在0.05水平以上显著,这说明集群内分工网络和 交易网络的开展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密切相关,集群内分工和交易网络越发 达。越有利于集群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因此,假设Hl、H2成立。集群内知识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以及市场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有显 著的正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O 140、0.127、0.123、0. 143; C.R.分别为 2.055、4.930、4.343、6. 722,临界比c. R.均大于推荐的标准值1. 96)。但从 数据显示的结果
3、看,集群的知识资源、制度资源和市场资源的路径系数在P小 于0.05水平以上显著,而集群的物质资源,虽然可以给企业竞争优势带来一定 的效应,但结果并不显著。这说明产业集群环境的物质资源给其企业带来的竞 争优势是有限的,因此,假设H3, H4, H6得到验证,假设H5得到局部支持。集群企业网络的网络结构、企业网络关系链、网络管理能力对集群企业竞争优 势有正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0. 135、0.092、0. 120; c. R.值分别为5. 362、 7.092、8. 292O其中,集群企业的网络结构资源、网络关系链资源的路径系数 在P小于0. 05水平以上显著,而网络管理能力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
4、的效应 不显著。这一方面可能与本研究抽样的对象产业特征有关,因为本次调研样本 所在的产业基本上都是我国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且基本上都是中小企 业,因此,企业之间互补性、关联性相对较小。这样,一方面,产业集群内集 群企业网络的管理能力难以形成,另一方面,产业的复杂度相对较低,因此, 企业网络管理能力难以表达为企业直接的竞争优势,假设H9得到验证,H10得到局部支持;H7, H8在模型修正时,由于两变量的共享性明显,最后合并成一个变量,即集群企业网络结构,并得到数据验证。产业集群声誉资源因素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有显著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为0. 229,以兄值2.151,且P在小于0. 05水平
5、以上显著,因此,假设H11成立。一全文完一关于产业集群资源,特别是无形资源在经济地理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虽然都有 描述,但将产业集群作为集群企业外部环境资源来探寻集群区内不同资源对其 竞争优势影响的文献相对较少,结合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理论, 本文在达摩坡嗒等人对产业集群资源识别的研究基础上,将产业集群资源整体 分为三个基本层面,即劳动要素的分工、产业环境和集群企业网络。其中,劳 动要素分工是指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专业从事一个或几个工序时企业将获得较 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弹性专精能力。产业环境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 内的文化,如态度、知识、传统技术、信息渠道、劳动流动性、对风险和利益
6、 的社会认知以及信任和能力的组合等;二是指基础设施,如经营地点的可获得 性、通信设施、社区服务、当地的融资以及各种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设 施配套等。集群企业网络是指借助于集群在市场中的调节能力所形成的相互联 系,主要涉及企业稳固的商业联系,集群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的外部形 象等。1,产业集群内的劳动要素分工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实际上,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思想,其精髓就是强调人类生产活 动的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性,并认为专业分工是规模报酬递增的根本原因,规模 经济的本质是专业化经济,因为分工使得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以及运用劳动 时所表现出更好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马克思开展了斯密
7、的理论,分析了分 工与协作所带来的效率改进问题,认为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 力量,就会造成一种新的力量,这种新的力量和它的单个力量的总和有着本质 的差异。依照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我们可以把自然人之间的分工协作衍生为组 织(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产生了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局部化”和专业化,“局部化” 了的企业同“局部工人” 一样,有利于生产 经验的积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体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它创 造了一种分散生产情形下不存在的集体生产力,这种新的生产力就是协作力。 集群内众多企业所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供应链系统,不仅为每个节点专业化 开展提供了施展其潜能
8、的场所,而且各单元的有效协作也使其更加适应迅速多 变的国际市场环境,增强获利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集群效能。基于产业集群组织的劳动分工特质,我们知道,集群组织分工能够有效地防止 企业纵向一体化所带来的巨大的管理本钱,也减少市场组织分工伴生的内生交 易本钱,而生产主体在地理区位上的集聚也相应降低市场交易的外生交易费 用。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开展,交易效率继续提高,交易行为的种类和频率大大 增加,各个分工单位之间的依赖性加强,从而产生更强的节约交易费用的欲 望,由此进一步促使企业向同一区位的聚集;当专业化程度开展到足够高时, 不同的制造业产品生产者之间以及和其他厂商与机构间出现高水平分工时,那么 所有交
9、易集中在同一地点进行要比在多个地点进行多个双边交易更有效率,分 工的开展要求分工网络、交易网络都必须扩大。因此,本研究将产业集群分工 资源归结为“分工网络”和“交易网络”两个变量,并据此提出以下假设:H1集群分工协作资源的分工网络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带来正效应;H2集群分工协作资源的交易网络扩大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带来正效应。2,产业集群内的环境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集群一旦形成,必然导致分工网络和交易网络的开展,大量企业在空间上近邻 和产业上具有关联性。然而,第一批进入该地区的企业必然是由于一些非集聚 性的因素所吸引。这些因素往往是一般性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地理性的区位优势,
10、如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本钱低廉,交通、通信等基础设 施环境良好等。二是非物质性区位优势,如市场机制健全,人文环境开放以及 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后者不会随着区内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受到直接的影 响,甚至有时还会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得到加强,如市场机制得到完善,文 化的包容性、开放性更大。与此同时,产业关联的大量企业在区内会逐渐发生 集聚效应,集群区位优势逐步向网络优势转化,表达为分工协作的拓展与深 化,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要素和信息的高度集散等。集群企业获得了这样的 区位优势,一方面根植于地方系统,形成社会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并促进了源 于正式与非正式交流形成的社会一致性;另一方面,由于行业的相关性
11、使企业 具备了吸收外溢知识的基础平台,技术领域的相同消除了专业技术的沟通障 碍,从而提供了企业的共同认知,共同经验和共同的参照系。提升了共同的文 化(March&01 sen, 1989),而且,企业为了获取复杂知识的外溢效应,也会积 极从事技术研发等相关活动。一般来说,社会一致性越强,那么越能够提供非常 复杂的知识,从而推动集群外溢效应的开展和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最终促进 集群企业获得了特定的区位优势,显然,这种区位优势不可复制,无法替代, 是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为便于研究,在相关文献对产业环境资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不同产 业集群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产业集群环境资源的具体内容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集群 资源 企业 竞争 优势 影响 实证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