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最新说明:本文整理了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内 容涵盖了上册的所有单元,主要来源多年教学工具中的精 华局部,与所有同仁提供。第(一)单元第2课第1课时课题2 .水沸腾了作课时间作课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5-6页课时 教学 目标1 .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了 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2 .区分蒸发与沸腾的区别,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水 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3 .认识到正确使用试验设备的重要性,培养严谨实验态度.课时教 学重难点1 .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 ,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3 .了
2、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4 .区分蒸发与沸腾的区别教具 学具漏斗、塑料袋、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 盖、水、(计时器)。板书设计水沸腾了 温度计-使用方法观察水沸腾的各种现象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大大增加。(响水不开,开水不响)作业设计观察生活中家长做饭水沸腾的现象,注意平安。导 学 过 程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 .课件出示图片提问:你烧过水吗?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2 .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20分钟)(一)预测活动(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 这个问题的看法。记录在书本
3、的记录框里。(预设:(1)说: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2) 用画图的形式。)(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材料准备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 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1 .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2 . 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3 .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学生实验4 .结合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补充介绍。)水沸腾时的活动记录,表格已经详细的呈现出了需要观察的四个角 度,这里容易将水中和水面的现象混到一起,此时水中和水面都有气 泡产生,
4、要注意观察区别。导学过程学生活动5.实验平安提示。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 据。(屏幕出示电子计时器或分组提供计时器。)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班级研讨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热 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 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2.提问:水在到达什么温度时沸腾?正常压强下是100。(同时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 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3.演示实
5、验: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小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第父课第一课时课题3 .水结冰了作课时间作课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7-9页课时教学 目标1 .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2 .观察、比拟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 .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课时教学 重难点1 .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2 .观察、比拟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具学具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 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各种冰的图片、热水、教学课件等。板书 设计3.水结冰了水(液态)一凝固 (0或0以下) 冰(固态)作业设计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
6、)A.会上升B.不变C.会下降学生活动(预设:会和室 内温度一样。如 果继续下降会 怎样呢?水会 结冰。)学生填写活动导 学 过 程一、揭示课题材料准备:热水、水银温度计、各种冰的图片1 .出示一杯热水并测量水的温度提问:如果我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2 .出示几张各种冰的图片。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3 .揭示课题:水结冰了(板书)二、探索: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材料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 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1 .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本课的实 验方法。提问:说一说我们对这个问题
7、的想法?今天在教室里,我 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 .学生相互合作,测量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同时体会变 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3 .出示活动手册第9页,明确实验要求,并记录观察比拟水 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三、研讨:实验发现材料准备:结冰后的试管、碎冰内加食盐的烧杯、碎冰内不 加食盐的烧杯、直尺、水银温度计.学生反响交流: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小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 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 时间保持在0时工.提问: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导学过程学生活动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3 .冰还是水吗?引发学生去思考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4
8、 .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 里的冰一样吗?它是哪里哪里来的?和哪些现象类似?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不是冰,不一样。(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也会只是液化成小水珠。)5 .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 验的温度,到达预期的效果。四、拓展: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材料准备:结冰的水、试管、烧杯、清水1 .提问: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 便?好处:可以看到美丽的冰雕,吃到冰淇淋。不便:路滑给人们行走带来了不便。2 .出示装有冰的试管。提问:我们有什么方法能把冰取出来? 比一比谁
9、的方法更科学?你为什么这么想?3 .提问: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学生猜测。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学生课外自主 探究教学反思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内容是让学生比拟水与冰的相同和不同。需要在 学生通过观察冰和水之后,再研讨归纳后填写。第(一)单元第上_课第_课时课题冰融化了作课时间作课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0-11页课时教学 目标1 .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2 .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3 .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课时教学 重难点1 .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2 .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教具 学具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
10、试管(或碎碎冰)、烧杯、热水、 记号笔板书设计4.冰融化了吸”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攵热量互相转化热量作业设计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0A.固态转化成液态 B.气态转化成液态C.液态转化成固态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导 学 过 程一、揭示课题这是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二、科学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材料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1.吸管吹冰块(I)科学家研究说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就会开始融化。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 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2)学生用吸管朝冰块一个部位吹气。(3)交流现象: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的快。(4)这个现象说明了
11、什么?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2 .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1)讨论: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可 以怎么做实验?(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3)提问:怎么利用以上材料做这个实验?(4)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后实验方法。3 .讨论比拟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学生活动 手册三、研讨:实验发现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导学过程学生活动(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2)冰融化前是什么状态的?(3)冰融化一半是什么状态的?(预设: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 混合物)(4)冰完
12、全融化后是什么状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 什么变化?(5)除此之外你还观察到其它什么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 成的?(6)冰完全融化成水体积有什么变化吗?2 .学生补充。3 .学生观察水状态的各种图片。它们之间能不能相互转化?4 .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5 .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 转化?6 .教师小结: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 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四、课后拓展我们课后如果要研究“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个融 化得更块一些? ”应该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同学们回家
13、后认真准备,完成实验。(预设:水的 状态变化与热 量有关,水的 三种状态之间 是可以互相转 化的。如水遇 冷转化成冰, 冰加热转化成 水)教学反思1.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 里。2.冰在融化过程中用眼睛观察,不能动手触摸移动试管和烧杯。 3.冰完全融化后再在水面做好记号。第(一)单元第一匚课第一课时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作课时间作课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2-14页课时 教学 目标1 .通过比照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2 .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3 .学会使用比照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课时 教学 重难点1 .通过比照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食
14、盐和小苏打的数量。2 .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教具学具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板书设计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碱水量统一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作业设计以下物体组合中,都能溶于水的是()白糖食盐面粉沙子碱食用油A.B.C.一、学情分析3二、教材分析4三、教学进度5四、第一单元水教案6五、第二单元空气教案31六、第三单元天气教案56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之前 的生活经验进 行预测学生提出进行 实验设想学生小组交流, 讨论实验方法 和注意点导 学 过
15、程一、揭示课题.出示食盐,提问:把它放到水里,会怎么样?1 .老师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2 .提问:除了食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中?3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小苏打和碱,并出示小苏 打和碱。4 .提问:如果我在这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一直加一直加,食 盐能够不断溶解吗?那小苏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吗?5 .提问:那么,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一样吗?6 .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二、探索: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L提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 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如果这节课我们就用食盐和小苏打来研究 这个问题,怎么研究?7 .根据学生意
16、见,适时出示小组讨论的提示:要知道同样多的 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我们打算怎么做?我们还应注意 什么?8 .全班交流实验设计方案,教师选择关键词进行板书。份完全 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板书:水量统一,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 解后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4,阅读科学书13和14页,思考并交流还有什么需要注意?5 .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并演示。导学过程学生活动.出示活动手册第3页,指导学生实验要求及记录:6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量。教师进行巡视 和指导,巡视的注意点:(1)是否按照流程进行实验;(2)小组内 是否人人参与;(3)是否对实验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学生交流
17、想 法。达成共识: 这样一份一份 地加入,能够 清楚地知道, 食盐和小苏打 在水中能够溶 解的份数。7 .学生完成实验后整理器材,汇总全班的数据到黑板上或者课 件上。三、研讨:实验发现1 .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实验数据汇总表,进行交流:50毫升水能 溶解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小结我们的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2 .组织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 加入?这样加,有什么好处?四、拓展:其他东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1 .教师出示白糖、味精、红糖,提问:如果想知道这几种东西在 水中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怎样研究?2 .回
18、家后同学们可以利用今天课堂上的实验方法,探究这些物 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反思在学生研究活动过程中,根据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情况,进行记 录。当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完全溶解的时候,在表格中打一个 /,在实验结束时,通过统计/的数量,来表示食盐或小苏打溶解的 份数。第(一)单元第_心课第l课时课题加快溶解作课时间作课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5-16页课时教学 目标1 .通过比照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2 .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3 .学会使用比照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课时教学 重难点1 .通过比照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2 .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教
19、具学具相同质量的食盐4份、四杯水(三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玻璃 棒1根、秒表1只板书设计6.加快溶解比照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加快溶解的方法:用热水作业设计以下各种措施中,不能加快食盐溶解的是()。A.搅拌B.用热水C.加盐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填写活动手 册导 学 过 程一、揭示课题教师出示食盐和水。提问:把食盐放入水中会如何?提问:这些食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大约需要多少时间?提问:谁 有方法使食盐更快的溶解?二、探索:加快溶解活动一:如何进行实验。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用热的水、用 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2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3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比
20、照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做比照实 验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活动二: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1 .提问:要研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需要哪些材料?(预 设:食盐、烧杯、冷水、热水).出示实验记录表2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3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4 .介绍实验要求以及学生活动手册的填写方法。(1.小组合作;2.分步进行;3.及时记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活动三: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1 .提问:要研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又需要哪些材料?(预 设:食盐、烧杯、水、玻璃棒、秒表).出示实验记录表导学过程学生活动3 .
21、组织学生结合上一个实验,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4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5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三、研讨:实验发现L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 怎么知道的?6 .学生反响交流。小结: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速度。7 .提问: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里,还可以怎样做? 四、拓展:请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加快溶解的方法。1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有哪些?2 .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不止两个,你们还想做实验研究其 它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吗?学生小组讨论教学反思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
22、记录,培养学生 良好的记录习惯。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根据不同时间下,水中的食盐 是否已经溶解来进行记录。还没有溶解的,下面打义,已经溶解的, 下面打Vo第(一)单元第_课第_课时课题混合与别离作课时间作课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7-18页课时 教学 目标1 .使用过滤装置,别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2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3 .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课时教学 重难点1 .使用过滤装置,别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2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教具 学具食盐、干净的细沙、食盐与沙混合物、玻璃棒、清水、石棉网、酒 精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小学 三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