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3课《量筒》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3课《量筒》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3课量筒课标要求17. 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学习目标1 .知道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认识量筒及其结构组成;知道液体体 积的计量单位;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2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液体体积;能根据量筒特征,自制 简易量筒;能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制作过程;能对自 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3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量筒表现出探究兴趣。评价任务1 .任务一:认识什么是量筒?(检测目标1)2 .任务二:探究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检测目标2)3 .任务三:如何自己制作一个量筒?(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 .量筒是青岛版六制
2、三年级上册测量工具单元的第三课时。教材图 示四种盛有水的容器,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容器中的水多,进而引发学生对标准测 量工具量筒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展开对量筒的认识和使用。通过图片或实 物展示,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的探究与实践奠定基础。2 .学习过程:首先,分发容器,引出量筒;接着,认识什么是量筒;再次, 探究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探究声音,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3 .本课学习重点是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液体体积(检测目标2)难点是:能 根据量筒特征,自制简易量筒。(检测目标3)学习过程课前探究教师课前准备好不同形状的容器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比拟。让学生比拟哪一个容器里面的水多,引发
3、学生思考与讨论:如何知道那个容 器的水多?量筒课前预习单使用能准确的测量。我采用的方法是:1.2.任务一:认识什么是量筒?(检测目标1)教师出示量筒,并向各组分发量筒,请同学仔细观察量筒,观察时注意引导 学生从外观和细节上观察,并提醒学生注意轻拿轻放,学生观察结束后,然后教 师通过大屏幕展示量筒各局部的名称功能多媒体出示,并向同学们渗透“毫升” 这一单位评价标准:(1)每个同学能够认真观察;(2)认真观看多媒体展示;(3) 知道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任务二:探究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检测目标2)活动一:测量液体体积。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小组讨论结束后,全班汇报,学 生汇
4、报时教师要给予指导,指导学生掌握量筒正确的使用方法。大屏幕出示量筒 使用考前须知。方法指导:(1)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将量筒微微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让水缓缓 流入量筒内。(2)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水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 水平。学生掌握量筒使用方法后,学生分组操作,测量水的体积,在操作时教师要 不断巡视,及时指导。活动二: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学生完成测量水的体积后,对学生提出新的任务,如何量取固定体积液体,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汇报想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指导测量方法, 引导学生完成量取固定体积液体。学生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轻拿轻放,注意保护仪器及试验台整洁。评价标
5、准:(1)实验过程中对于量取液体体积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人人参与;(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收获在全班交 流。任务三:如何自己制作一个量筒?(检测目标3)活动三:制作简易量筒经过学生对量筒的认识和使用,学生对量筒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量筒?激发学生自己设计量筒的兴 趣,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如何自制简易量筒,然后全班提供各自小组的方法,学生 汇报时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然后小组合作分别制作简易量筒,并将制 作过程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然后全班展示作品。4.归纳总结:教师带着学生复习回顾本节课知识,并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 生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操作规范、认真观察、结论正确;(2)表述语言 清晰、条理、正确。检测与作业L选择题(检测目标2)(1)用量筒测量液体读数据时,视线要与()水平。a.液面。b.刻度c.量筒(2)测量体积一般用()作单位,用符号“ml”表示。a.毫升b.升2 .填空题(检测目标1、目标2)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2)测量水的体积,选用合适量程的,注意将微微倾斜,让盛水的瓶口紧挨,让水慢点流入。3 .小制作(检测目标3)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量筒。学后反思1 .通过这一课的探究,我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有哪些?2 .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需要注意哪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