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2021年二季度策略:立足估值修复聚焦“创新+消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药行业2021年二季度策略:立足估值修复聚焦“创新+消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2021年二季度策略:立足估值修复聚焦“创新+消费”.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识的增强,消费属性明显。建议关注眼科、口腔科、体检、医美等,标的 选择上建议以商业模式成熟且业绩较为确定的标的为主。 风险提示(1)行业政策严于市场预期,推进速度快于预期;(2)上市公司业绩低于市场预期。1.3业绩整体向好,继续呈现边际改善医药制造业整体盈利持续改善2021年1-2月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4182.5亿元,同比增长37.7%;利润 总额804.5亿元,同比增长95.4%;行业毛利率为46.39%较去年同期增加2.29 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医药制造业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持续恢复,2021年的 高增速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医药行业运营的全 面正常化。预计202
2、1年全年行业收入及盈利增速均有望持续提高。图23、医药制造业累计营收及同比增速图24、医药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及同比增速资料来源:Winds湘财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s湘财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s湘财证券研究所图25、医药制造业毛利率图26、医药制造业资产负债率ON 一T0OJ 工工)7 so,oe 2 0,07 二,GL 596L 。0,6 一 0,6一 78L 20,8 L 三,8 一 -000【 二,Z.L ” 一 (0,二 2 0,/.一资产负债率(%)资料来源:Winds湘财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132已公布年报显示,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向好从医药行业上市
3、公司2020年业绩情况看,截止3月26日,有57家上市公 司公布年报,占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总数的17%0已公布年报上市公司中,有近 65%的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70%的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化学制药和医药商业的业绩表现略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医疗服务、器械、生物制品 表现居前。图27、医药行业营业总收入增速分布图(已公布)资料来源: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图28、医药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布图(已公布)资料来源: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图30、分子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公司占比(已公布)总体而言,经过充分回调之后,医药
4、行业估值已回落至合理水平,估值优 势凸显,叠加业务快速恢复之下的业绩持续改善,目前医药行业价值重现。2医药行业主要影响因素:政策推动创新自医改以来,政策是影响医药行业最主要的因素。围绕深化医改这一中心, 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在不断推进。图31、新医改政策围绕三医联动展开医药医药集采政策审评审批政策鼓励研发创新缩短创新药上市时间药品降价慢性病、常见病纳入采购医改政策一致性评价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开展 支持社会办医 推进分级诊疗 推动医药消费升级资料来源:湘财证券研究所整理医药政策明确鼓励药品研发创新2.1.1 审评审批政策:提高审评效率,缩短创新药上市周期审评审批政策方面,包括药品注册管理方
5、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方法、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鼓励研发创新, 保障供给可及。2015年国药监局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 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凡 对临床数据进行自查和核查,规范了临床数据的真实 可靠性;2016年公布了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 见, 加快了好品种的上市速度;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促使药品注册制度从上 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相捆绑的状态转变为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别离的状态,使获得 药品批文的主体由药品生产企业扩大到研发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研发创新; 2017年发布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加快
6、了具有临床 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上市;同年发布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 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提出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 促进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和仿制药开展等36项改革措施。之后,针对药品审评审 批、简化程序以及药品管理等出台了 一系列政策。2020年药品注册管理方法出台并实施,落实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并将以往审 评、核查、检验的串联改为并联,明确审评过程中提出核查检验启动时间点为 受审后四十日内,完成时间点为审评时限结束前四十日,优化了审评审批流程, 保证了审评总时限的可控。在政策提速优化下,我国药品受理数量及药审提速十清楚显。戊戌数据显 示,2020年,
7、国家药审中心共受理10306个受理号,较2009年增长27.5%。 从结构来看,受理药品中,化药占比77%,生物制品占比18%,中药占比5%。图33、2020年受理药品分布情况化药生物制品.中药其他(含诊断试剂和药械组合)资料来源:戊戌数据公开资料、湘财证券研究所从新药受理情况看,化药申报数量中,化药新药的占比在逐年增加,2020 年国产化药新药占化药总申报数量比到达9.05%,较上一年上升1.5个百分点。 化药1类创新药(含国产及进口)按受理号计算共计753个。图34、2020年各类型化药受理情况图35、化药新药(国产)占比(按受理号)资料来源:戊戌数据公开资料、湘财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戊戌
8、数据公开资料、湘财证券研究所生物制品2020年共计受理1850个,其中,1类生物药受理数达338个。 生物制品申报数量在药品总申报数量的占比近年来不断提升,2020年占比接近 18%;生物创新药在政策支持下,研究及申报数量也快速恢复,2020年生物创 新药占生物制品申报数量比为18.27%,同比增加7.34个百分点。图36、生物创新药申请受理情况资料来源:戊戌数据公开资料、湘财证券研究所图37、生物制品及创新药申报数量占比资料来源:戊戌数据公开资料、湘财证券研究所从审评完成情况看,2020年共完成新报任务审评6490个受理号,其中, 化药占比70.74%,生物制品占比24.01%,中药占比5.
9、25%;共完成补充资料 任务审评2910个受理号,化药占比84.12%,生物制品占比11.44%,中药占 比 4.43%0图38、2020年新报任务审评完成情况图38、2020年新报任务审评完成情况图39、2020年补充资料任务审评完成情况5.25%5.25%化药生物制品中药4.43%化药生物制品中药资料来源:戊戌数据公开资料、湘财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戊戌数据公开资料、湘财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戊戌数据公开资料、湘财证券研究所从审评效率看,近三年以来化药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审评平均时长大约在 70日,新药上市申请在227天左右;生物制品的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平均时长在 72天左右,上市申请在231天左
10、右,审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图40、近三年化药新报任务平均审评天数资料来源:戊戌数据公开资料、湘财证券研究所图41、近三年生物制品新报任务平均审评天数资料来源:戊戌数据公开资料、湘财证券研究所从审评审批政策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即药品审评数量大幅增加,新药 受理占比逐年提升,审评审批效率不断提高,新药上市周期不断缩短。审评审 批政策显示出,加强药品全过程监管、提高审批效率、鼓励研发创新、从供给 端保障药品供应的趋势十清楚显,对新药尤其是创新药形成政策利好。2.1.2 集采政策:集采扩围常态化,推动药企精细化管理+创新转型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 家组织
11、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明确了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 思路。随后,11月15日,11个试点地区委派代表组成的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 了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4+7”集采试点正式开始。第一批试点在4 个直辖市和7个其他城市(广州、深圳、厦门、成都、西安、沈阳、大连)试 点推行新招标模式,即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和原研药进行招标采购,并 且保证其50%左右的市场份额,采购周期为1年,低价者中标。“4+7”试点的 结果显示,拟中选品种25个,6个流标品种,成功率超过80%。其中,通过一 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有22个,原研药有3个,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仿制药的替代效 应,与此同时,药品降价幅度
12、也超出之前的市场预期,中标的25个品种整体降 价幅度到达52%,局部品种降价幅度高达90%。2019年9月1日,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发布,25个省形成联盟, 在“4+7”试点的基础上开展跨地区联盟集采,即“4+7”扩围。采购品种依然 是“4+7”中标的25个品种,以不高于“4+7”的中标价格申报,引入“多家 中标”,最多3家。中标企业不超过2家的品种,采购周期为1年,中标企业为 3家的品种,采购周期为2年。实际中选企业为1家的,首年约定采购量为首 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50%;实际中选为2家的,首年约定采购量为首年约 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60%;实际中选3家的,首年约定采购量为首年约定采购量
13、计算基数的70%。共有77家企业申报,最终45家中选,与“4+7”相比, 价格降幅继续扩大,整体降幅达59%。继“4+7”试点及扩围之后,2019年12月29日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 采购和使用工作开始。第二批集采共33个品种,50个品规,设置了最高有效 申报价,入围企业数量大幅提高,最多可达6家。实际中选企业为1家的品种, 采购周期为1年;中选企业为2-3家的品种,采购周期为2年;中选企业为4 家及以上的品种,采购周期为3年。中选企业为1家的,首年约定采购量为计 算基数的50%;中选企业为2家的,首年约定采购量为计算基数的60%; 3家 的首年约定采购量为计算基数的70%, 4家的首年约定采
14、购量为计算基数的 80%o中选企业中采购量所占市场份额大幅提升,未中选企业市场空间变小。 最终结果显示,第二批集采的33个品种中,32个采购成功,共100个产品中 选,122家企业申报,拟中选企业77家,整体降价幅度达53%,最高品种降幅 达 93%。2020年7月29日国家联采办正式发布了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第三批 集采于8月20日在上海拉开序幕,目录涉及55个品种,规模较前几次有较大 增长。在中选规那么上,允许最多8家企业中选。抗生素和注射剂产品在采购量 和采购周期上均做了单独划定,在限抗背景下,抗生素的采购量较其他品种下 调10%。第三批集采拟中选结果显示,拟中选产品价格最高降幅达95
15、%,平均 降幅为53%O2021年2月,第四批国采在上海竞标,集采规那么较第三批无较大变化,趋 势上延续了集采趋势,即中选厂家和治疗领域继续扩围,参与竞争的企业家数 可达5家及以上,采购规模继续扩大。集采保证企业合理利润,注射剂品种数 有较大提高,达8个。共纳入45种药品,全部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价格 降幅为52%,涉及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等 多个治疗领域。图42、药品集采各批次情况4+7带量采购试点4+7带量采购试点匚飞第二批集采发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公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特点:25个品种中选;独家中标,采购周期1年;整体降价幅度达52%
16、,局部品种超90%。发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公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特点:25个品种中选;独家中标,采购周期1年;整体降价幅度达52%,局部品种超90%。发布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公布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特点:25个品种中选;引入“多家中标”,最多3家,采购周期1-2年; 中选企业首年约定采购量为计算基数的50-70% 整体降价幅度扩大至59%。发布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公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特点:32个品种中选;中选企业大幅扩大,最多可达6家;采购周期1-3年;中选企业首年约定采购量为计算基数的50-80% 整体降价幅度53%。第四批集采第三批集采发布全国药
17、品集中采购文件2020.02.30 开标特点:涉及45个品种,全部采购成功;中选企业继续扩容,最多可达10家;8品种之外首年约定采购量为计算基数的50-80%;平均降幅约52%。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2020.02.30 开标特点:涉及45个品种,全部采购成功;中选企业继续扩容,最多可达10家;8品种之外首年约定采购量为计算基数的50-80%;平均降幅约52%。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正式拉开序幕特点:涉及55个品种,规模继续扩容;中选企业继续扩容,最多可达8家;抗生素和注射剂采购量和周期均做单独划定; 8品种之外首年约定采购量为计算基数的50-80%,; 平均降幅约53%。资料来源:上海阳
18、光医药采购网、湘财证券研究所整理比拟四批集采可以看到,第四批集采的品种数和报量较第三批有所减少, 但总采购额继续增加,到达254亿。集采对药品的直接影响即降价,药企试图 寻求以价换量。从第一批“4+7”的结果看,半年后中标产品销量增幅达225%,销售收入增幅达30%; 药市场受到明显挤压。从企业个体看,中标企业有喜有忧,大多数未中选原研图43、四批国采开标前采购额图44、中标产品4+7执行半年后的情况中标产品资料来源:赛柏蓝、湘财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赛柏蓝、湘财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赛柏蓝、湘财证券研究所总体而言,目前集采仍以化药为主,涵盖多个大品种注射剂以及抗糖、抗 肿瘤等重要治疗领域用药。在
19、集采的政策趋势上,注射剂纳入品种有望加大; 生物制品和中成药的集采从中长期来看已是确定性趋势;高值耗材的集采有望 继续加快推进,品种将扩围至骨科、人工晶体、吻合器等。集采政策有利于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将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 中带量采购。在集采扩围及常态化、药品降价的趋势下,受冲击最大的是仿制 药。集采中选药品的降价也将带动非中选药品降价,因此降价效应将会进一步 扩展。企业在降价之后假设想保持较好的利润水平,就必须关注产品两端,即成 本和管线,尤其是创新药的管线布局。因此,集采的推进,将推动和倒逼仿制 药企业更加关注控本钱和创新转型,利好过评和创新药。创新药以及研发创
20、新 能力较强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未过评品种空间缩小,将以地方联盟采购为主。2.2 医保政策加快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医保谈判及动态目录调整:常态化为创新药迎来腾笼换鸟空间在医保政策方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建立医药价 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 案等方案相继出台,从政策层面突出鼓励创新,将认可度高、新上市且临床 价值高的药品通过医保谈判迅速调入目录。2015年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对局部 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的价格谈判机制。自2016年开始,国 家每年会进行一轮医保谈判。与集采有所区别的是,医保谈判
21、会纳入专利期药 品和独家药品。2016年医保谈判中有3个药品谈判成功,于次年纳入国家医保 乙类;2017年有36个药品谈判成功,纳入国家医保乙类;2018年有17个抗 癌药品谈判成功,纳入国家医保乙类;2019年有97个药品谈判成功,纳入国 家医保乙类,其中70个为新增药品;2020年医保谈判中,162种药品有119 种新药入围,包括谈判调入的96种独家药品和直接调入的23种非独家药品, 其中,抗肿瘤药、PD-1/PD-L1受关注度较高,谈判成功率为73.46%,谈判成 功药品的价格平均降幅为50.64%o从历年谈判结果看,平均降幅(医保新增药 品,不含续约药品)在40%-65%左右,医药企业
22、依然面临以价换量的压力。图45、历次医保谈判结果3个药品谈判成功次年纳入国家医保乙类3个药品谈判成功次年纳入国家医保乙类36个药品谈判成功 纳入国家医保目录17个抗癌药品谈判成功纳入国家医保乙类97个药品谈判成功 纳入国家医保目录119个药品谈判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资料来源:健康网、湘财证券研究所整理图46、历次医保谈判成功率及药品平均降幅谈判成功率平均降幅资料来源:健康网、湘财证券研究所医保谈判及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常态化,相对而言利好临床刚需用药和创新 药,医保基金将更有效率地用于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用药、慢性病用药和儿童 用药中,随着医保目录调整常态化的落地实行,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药 纳
23、入目录,而医保谈判叠加药品集采优化了支付端结构,对于研发创新能力较 弱的纯仿制药企业打击较大。2.2.1 医保支付:向DRGs+DIP多元复合支付方式开展在医保政策方面,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必然趋势,由按服务工程收费 逐步向预算管理付费转变。DRGs即(疾病)诊断相关分类,是当今世界公认 的较为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其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定额支付标准的制定, 到达医疗资源利用标准化。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 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因素把病人分入500-600个 诊断相关组,然后决定应该给医院多少补偿。DRGs支付方式改革在规范临床 诊疗路径的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药行业 2021 季度 策略 立足 修复 聚焦 创新 消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