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docx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词鉴赏,更多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词鉴赏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下面是大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寄扬州韩绰判官唐代: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译文青山隐隐隐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注释韩绰:事不详
2、,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视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草未凋(dio):一作“草木凋”。凋:凋谢。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于此,故名。”玉人:貌美之人。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一说指扬州歌*。教:使,令。鉴赏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
3、何处教美人*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这首诗当是杜牧离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详细写作时间约在大和九年秋或开成元年秋。杜牧在韩死后作过哭韩绰诗,可见他与韩绰有深厚的交谊。前两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回忆想像中江南的秋日风光:青山一带,隐现天际,绿水悠长,迢迢不断。眼下虽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暖和的江南草木尚未凋零,仍旧充溢朝气吧。扬州地处长江北岸,但整个气候风物,实与江南无异;不少诗人有“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说
4、明扬州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简直是花团锦簇,四季如春;而诗人此刻正在北方中原地区遥念扬州,因而他自然而然地将扬州视为风光绮丽的“江南”了。“草未凋”与“青山”、绿水组合在一起,正突现了江南之秋明丽高远,生气勃勃的特征。诗人特别怀念繁华的旧游之地,在回忆想像中便给予扬州以完备。这两句特意渲染山青水秀、草木常绿的江南清秋景色,正是要为下两句想像中的生活图景供应美妙的背景。而首句山、水相对,“隐隐”、“迢迢”迭用,次句“秋尽江南”与“草未凋”之间的转折,更构成了一种抑扬顿挫,悠扬有致的格调,诗人翘首遥思、怀恋繁华旧游的感情也隐隐表达出来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诗的三四两句美景落到旧日同游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扬州 判官
限制150内